-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看不見的陪伴:與微生物共生的奇妙之旅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747230
- 條形碼:9787547747230 ; 978-7-5477-4723-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看不見的陪伴:與微生物共生的奇妙之旅 本書特色
進入被忽略的微觀世界,換個視角看日常 “如果我們清除地球上除微生物之外的所有組成成分,我們仍將在宇宙看到地球的模樣。” 微生物的數量如此巨大,我們卻時常忽略它們。跟隨作者,開啟另一種打開日常的方式,我們會發現,耐高溫的植物,變藍的奶酪,人類身材的胖瘦、心情的好壞……這一切都與看不見的微生物有關! 無需高深的生物學知識也能讀懂,帶你了解微生物如何塑造植物、動物和文明 本書語言風趣幽默,內容親切易懂,作者借助大量實例,帶領我們開啟了一段打破認知的科學之旅:通過菌根“聯網”,即使是無法進行光合作用的植物也能存活;鯨吃蝦時會剝殼;樹懶身上有顏色的毛是某種“美味”;養狗能降低兒童過敏的發生率;發酵食物是為了抵御毒素…… 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微生物陪伴并塑造著地球上的植物、動物和文明。
看不見的陪伴:與微生物共生的奇妙之旅 內容簡介
100℃的土壤里,植物為什么能存活?螞蟻為什么會在巢穴里種真菌?鯨吃蝦時怎么剝殼?不洗手或勤洗手,都容易讓人生病?身材的胖瘦,與腸胃微生物群落有關?細菌可以改變人的心情?…… 借助大量生動的實例,法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教授馬克-安德烈·瑟羅斯在書中討論了微生物共生,向我們展現了微生物如何在動植物體內生活,幫助它們完成各種時常關乎性命的任務,以及微生物如何影響人類的行為和文化。我們會發現,微生物無處不在,它們不僅僅與疾病或物質腐爛有關,還秘密地參與構造了植物、動物和文明。
看不見的陪伴:與微生物共生的奇妙之旅 目錄
看不見的陪伴:與微生物共生的奇妙之旅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馬克-安德烈·瑟羅斯(Marc-André Selosse),真菌學家、植物學家,法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教授,在法國、波蘭和巴西等國的大學任教,他也是云南大學客座教授(云南大學生態學與進化生物學實驗室)。瑟羅斯的研究重點是菌根共生,關注菌根共生真菌的種類和基因的多樣性。瑟羅斯是三家國際科學期刊(Symbiosis、New Phytologist和Botany Letters)的編輯,他發表過130余篇學術文章及同等數量的科普文章,并積極通過文章、視頻和紀錄片等形式推動科學通俗化。 譯者介紹黃行,常居巴黎的湖南人,畢業于武漢大學法語系和埃塞克高等商學院,從事品牌營銷相關工作。熱愛當代舞蹈藝術,常為英文線上舞蹈雜志Springback撰稿。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史學評論
- >
推拿
- >
巴金-再思錄
- >
煙與鏡
- >
月亮虎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