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導高速磁浮軌道結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862681
- 條形碼:9787547862681 ; 978-7-5478-6268-1
- 裝幀:精裝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常導高速磁浮軌道結構 本書特色
1.以世界上**條商業(yè)化運營的磁浮列車示范線——上海磁浮線為背景,展現(xiàn)了我國高速磁浮系統(tǒng)技術應用領域里程碑式的風采。
2.在對德方技術轉移的基礎上,我國掌握了高速磁浮系統(tǒng)關鍵核心技術,在多方面取得了創(chuàng)新成果,并開展了國產化研究,全面攻克了一系列技術難關,促進了常導高速磁浮系統(tǒng)在我國的推廣和應用。
3.技術應用與理論研究相結合,擁有一手的線路軌道系統(tǒng)研發(fā)和運維經(jīng)驗,以及多年來線路軌道領域取得的研究成果,極具參考價值。
常導高速磁浮軌道結構 內容簡介
上海高速磁浮示范運營線的商業(yè)運營,是高速磁浮系統(tǒng)技術應用領域的一個里程碑。在該線路的建設過程中,我國技術人員在對德方技術轉移的基礎上,掌握了線路與軌道設計、制造和施工成套技術,并在復合式預應力混凝土軌道梁、軟土地基沉降控制、大跨越要求結構等各方面取得了創(chuàng)新成果。在上海磁浮線充分發(fā)揮其示范作用的同時,為了促進常導高速磁浮系統(tǒng)在我國的推廣和應用,在國家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我國科技人員開展了長大干線適應性研究、國產化研究,在線路軌道領域全面攻克了道岔、新型軌道結構體系和長定子工業(yè)化生產等一系列技術難關,為工程應用夯實了基礎。本書結合作者參與線路軌道系統(tǒng)研發(fā)和運維工作中取得的粗淺認識,梳理多年來線路軌道領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希望能給后來的研究者提供參考。
常導高速磁浮軌道結構 目錄
第1章 緒論 1
1.1 系統(tǒng)構成及特點 5
1.2 國外研究概況 7
1.3 國內研究進展 14
第2章 常導高速磁浮軌道結構技術要求 17
2.1 限界 19
2.1.1 正線 19
2.1.2 停車狀態(tài) 23
2.2 荷載 24
2.2.1 荷載分類 24
2.2.2 荷載取值 25
2.3 剛度控制條件 38
2.4 變形控制與幾何精度要求 39
第3章 常用跨度軌道梁型式 43
3.1 復合式軌道梁 46
3.1.1 預應力混凝土復合式軌道梁 46
3.1.2 鋼復合式軌道梁 47
3.2 整體式軌道梁 47
3.3 疊合式軌道梁 49
3.3.1 支承梁 51
3.3.2 軌道板 53
3.3.3 連接機構 55
3.4 組合梁 56
3.5 橋上梁結構 56
3.5.1 基本結構型式 56
3.5.2 軌道梁與支承橋梁的結合 59
3.5.3 軌道梁安裝和精調 61
3.6 隧道內軌道結構 63
3.7 道岔和移車臺 64
第4章 軌道梁設計 67
4.1 軌道結構選型 69
4.2 梁跨布置 71
4.2.1 梁跨布置方法 72
4.2.2 上海磁浮線布跨情況 72
4.3 軌道梁變形控制 73
4.3.1 預應力混凝土軌道梁的時效變形控制 73
4.3.2 “簡支 連續(xù)”變形控制 91
4.4 軌道功能區(qū)設計 103
4.4.1 磁浮系統(tǒng)對功能件的要求 104
4.4.2 功能件結構型式 105
4.4.3 安裝連接方式 108
4.4.4 功能件的制造公差要求 108
4.5 線路多級擬合技術 109
4.5.1 德國TVE試驗線的線路實現(xiàn)方案 110
4.5.2 多級擬合方法 111
4.5.3 擬合誤差分析 114
4.5.4 誤差分配 116
第5章 軌道梁設計中的動力問題 119
5.1 軌道結構模型 122
5.2 車輛模型 124
5.2.1 車體 127
5.2.2 懸浮架 128
5.2.3 懸浮磁鐵 130
5.3 懸浮控制模型 132
5.4 車輛垂向運動方程 134
5.5 軌道不平順的分析和模擬 135
5.6 系統(tǒng)方程及求解 138
5.7 列車通過復合式軌道梁的過程分析 139
5.8 單節(jié)車低速通過道岔的過程分析 143
5.9 5節(jié)編組列車通過道岔的過程分析 146
5.10 關于車 軌動力學研究的思考 148
第6章 軌道梁工廠制造 151
6.1 復合式軌道梁工廠制造 153
6.1.1 磁浮軌道梁制梁基地工藝布置 154
6.1.2 高精度可調節(jié)鋼模板體系 155
6.1.3 預應力施工技術 158
6.1.4 功能件制造技術 163
6.1.5 軌道梁整體機加工 164
6.1.6 軌道梁出廠前的線形檢測 170
6.2 整體式軌道梁工廠制造 173
6.2.1 高精度鋼模板體系和混凝土澆筑工藝 174
6.2.2 定子預埋件和導向板預埋件的定位 177
6.2.3 機加工前預檢 178
6.2.4 機加工工藝 178
6.2.5 滑行面磨削和涂裝 180
6.2.6 后加工锪后平面工藝技術 180
6.2.7 定子安裝 181
6.2.8 導向板制作和安裝 182
6.2.9 總裝檢測技術 182
6.2.10 整體式軌道梁機加工應急預案 184
6.3 混凝土軌道板工廠制造 184
6.3.1 制造工藝 184
6.3.2 機加工工藝 187
第7章 軌道梁現(xiàn)場施工 191
7.1 磁浮線路施工測量 193
7.1.1 測量系統(tǒng)精度要求 193
7.1.2 各施工階段控制網(wǎng)的精度要求 194
7.1.3 精密水平控制網(wǎng)布設 194
7.1.4 測量設備選擇 195
7.1.5 精密高程控制網(wǎng)布設 195
7.2 復合式軌道梁現(xiàn)場施工 198
7.2.1 軌道梁運輸 199
7.2.2 軌道梁吊裝 200
7.2.3 軌道梁精調 202
7.3 疊合式軌道梁現(xiàn)場施工 204
7.3.1 預應力混凝土支承梁生產工藝 204
7.3.2 疊合式軌道梁現(xiàn)場安裝工藝 205
第8章 下部結構 217
8.1 無級可調支座 219
8.1.1 磁浮軌道梁專用支座的技術要求 220
8.1.2 支座的摩擦副 221
8.1.3 支座力學性能試驗 223
8.1.4 支座的調節(jié)和安裝 224
8.1.5 支座的防腐 225
8.1.6 支座與軌道梁的精調 225
8.2 墩柱和基礎 227
8.2.1 墩柱 227
8.2.2 基礎 228
第9章 軌道結構運維技術 231
9.1 軌道高精度檢測 233
9.1.1 動態(tài)檢測 233
9.1.2 靜態(tài)檢測 239
9.2 軌道結構狀態(tài)與長期服役性能評估 249
9.2.1 線形狀態(tài)評估 252
9.2.2 軌道結構狀態(tài) 254
9.3 線形維護與調整 260
9.3.1 軌道調整量的計算 260
9.3.2 支座調整量的計算 261
9.3.3 現(xiàn)場實施 265
9.4 磁浮軌道智能運維 267
9.4.1 磁浮軌道運維現(xiàn)狀 268
9.4.2 磁浮軌道結構智慧監(jiān)測系統(tǒng) 268
9.4.3 初步探索與實踐 271
9.4.4 后續(xù)工作展望 273
參考文獻 276
致謝 279
展開全部
常導高速磁浮軌道結構 作者簡介
曾國鋒,同濟大學橋梁與隧道工程專業(yè)博士學位,副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同濟大學磁浮交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長期從事磁浮軌道結構、列車換線設備、車-軌關系理論及磁浮線路軌道檢測技術與評估關鍵技術研究。在多年的研究工作中,主持科技部“十三五”重點基礎研究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重點項目子課題1項。發(fā)表論文30余篇,獲得發(fā)明專利10余項,主編3項磁浮團體標準,參編2項磁浮國家標準。
葉豐,同濟大學橋梁與隧道工程專業(yè)博士學位,副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同濟大學磁浮交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線路軌道與工程咨詢研究室副主任,上海市振動工程學會會員。長期從事磁浮車軌關系及技術標準,磁浮軌道結構檢測、監(jiān)測與智能維護,磁浮軌道結構與外界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工作。在多年的研究工作中,主持“十三五”國家重點項目子課題1項,發(fā)表論文多篇,獲得專利多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