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漢賦篇名分歧考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823003
- 條形碼:9787522823003 ; 978-7-5228-2300-3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漢賦篇名分歧考辨 內容簡介
《漢賦篇名分歧考辨別》對203篇456例漢賦篇名分歧展開考辨,并總結異名為六類:據文命篇、簡全差異、因體命篇、換詞命篇、字形差異、避諱。誤名考辨為五類:亂、訛、倒、脫、衍。另附漢賦作者姓名分歧、賦著作權分歧、其他體裁作品歸屬漢賦考辨。經考辨得出:一賦多名是漢賦流傳過程中的常態,只認定一個篇名正確而其他均錯誤的觀念及做法需修正。漢賦篇名分歧分歧率高、分歧類型復雜。漢賦作者名下賦作篇名分歧程度一方面與漢賦作者賦作創作量及賦作存佚多少有關,另一方面與賦作者在文學目前的地位相關。分歧名產生與漢賦本身(漢代文獻命名特點、漢賦篇名生成、漢賦作者身份)及流傳過程(流傳時代背景、流傳參與者、流傳概率)相關。本成果試圖為漢賦研究提供完整的、全面的、可靠的文本文獻資料,利于推動漢賦、漢代文學研究,甚至對整個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均有意義。
漢賦篇名分歧考辨 目錄
緒論1
上編漢賦篇名分歧分篇考辨25
一劉友25
《臨終歌》25
二陸賈27
《孟春賦》27
三賈誼28
《吊屈原賦》28
《鳥賦》32
《旱云賦》34
《簴賦》34
四鄒陽36
《酒賦》37
五路喬如38
《鶴賦》38
六羊勝39
《屏風賦》39
七枚乘40
《七發》40
《柳賦》41
《梁王菟園賦》42
八劉勝45
《文木賦》45
九孔臧45
《諫格虎賦》45
《蓼蟲賦》46
《楊柳賦》47
十董仲舒47
《士不遇賦》48
十一劉安49
《熏籠賦》49
《招隱士》50
十二司馬相如51
《美人賦》51
《哀二世賦》52
《子虛賦》57
《天子游獵賦》57
《長門賦》59
《大人賦》60
《難蜀父老》61
《梨賦》63
十三劉徹64
《悼李夫人》64
十四枚皋68
《皇太子生賦》69
十五司馬遷69
《悲士不遇賦》69
十六東方朔70
《答客難》70
《非有先生論》72
《蚊賦》73
十七王褒73
《甘泉賦》73
《洞簫賦》75
《九懷》78
十八劉向78
《請雨華山賦》78
《雅琴賦》78
《九嘆》79
《雁賦》80
十九班婕妤80
《搗素賦》81
《自悼賦》81
二十桓譚85
《仙賦》85
二十一劉歆86
《遂初賦》86
《甘泉宮賦》87
二十二揚雄88
《蜀都賦》88
《甘泉賦》89
《河東賦》89
《羽獵賦》90
《校獵賦》91
《長楊賦》92
《都酒賦》92
《解難》96
《解嘲》97
《太玄賦》97
《逐貧賦》99
《覈靈賦》100
二十三班彪101
《北征賦》102
《覽海賦》102
《冀州賦》103
二十四馮衍106
《顯志賦》107
《楊節賦》107
二十五梁竦108
《悼騷賦》108
二十六杜篤108
《論都賦》109
《眾瑞賦》110
《祓禊賦》110
二十七班固112
《幽通賦》112
《兩都賦》114
《東都賦》115
《西都賦》116
《答賓戲》117
《耿恭守疏勒城賦》120
《終南山賦》120
二十八傅毅121
《七激》121
《神雀賦》122
《洛都賦》124
《反都賦》125
《舞賦》125
《琴賦》126
《羽扇賦》126
《郊祀賦》127
二十九崔骃127
《達旨》127
《七依》129
《反都賦》129
《大將軍臨洛觀賦》130
《大將軍西征賦》131
《武賦》131
三十黃香132
《九宮賦》132
三十一葛龔133
《遂初賦》133
三十二班昭133
《針縷賦》133
三十三李尤134
《平樂觀賦》134
《長樂觀賦》135
《辟雍賦》135
《德陽殿賦》136
《函谷關賦》137
《七歎》138
《果賦》141
三十四劉142
《玄根賦》142
三十五張衡143
《定情賦》143
《舞賦》144
《二京賦》146
《西京賦》147
《東京賦》148
《應間》148
《思玄賦》150
《七辯》152
《冢賦》152
三十六崔瑗153
《七蘇》153
三十七張升154
《白鳩賦》155
三十八崔琦155
《白鵠賦》155
三十九王逸156
《荔枝賦》156
《機賦》157
四十王延壽158
《魯靈光殿賦》158
《千秋賦》160
《王孫賦》161
四十一馬融161
《長笛賦》161
《梁將軍西第賦》162
《圍棋賦》164
《七厲》165
四十二崔寔165
《答譏》166
四十三張超166
《誚青衣賦》166
四十四劉琬167
《神龍賦》167
四十五邊讓167
《章華賦》167
四十六崔琰170
《述初賦》170
四十七蔡邕172
《霖雨賦》173
《述行賦》173
《釋誨》175
《琴賦》176
《漢津賦》177
《傷故栗賦》178
《靜情賦》180
《協初賦》181
《瞽師賦》183
《團扇賦》183
《玄表賦》184
四十八禰衡184
《鸚鵡賦》184
四十九趙壹185
《窮鳥賦》185
《刺世疾邪賦》185
五十張纮188
《瑰材枕賦》188
五十一丁儀190
《厲志賦》190
五十二丁廙190
《蔡伯喈女賦》190
五十三阮瑀191
《止欲賦》191
五十四潘勖191
《玄達賦》191
五十五曹操192
《滄海賦》192
五十六陳琳192
《應譏》193
《武軍賦》193
《神武賦》197
《止欲賦》197
《迷迭賦》198
《答客難》198
《瑪瑙勒賦》199
五十七王粲199
《游海賦》199
《浮淮賦》201
《投壺賦》201
《閑邪賦》201
《征思賦》202
《羽獵賦》202
《傷夭賦》203
《迷迭賦》204
《白鶴賦》204
《瑪瑙勒賦》205
《車渠椀賦》205
《大暑賦》205
《槐樹賦》206
《鹖賦》206
五十八應玚207
《靈河賦》207
《馳射賦》208
《迷迭賦》208
《車渠碗賦》209
《楊柳賦》209
《撰征賦》209
《西狩賦》210
五十九劉楨210
《大暑賦》210
《清慮賦》211
六十徐幹211
《齊都賦》212
《西征賦》212
《喜夢賦》213
《冠賦》213
《圓扇賦》214
六十一繁欽215
《柳賦》215
《愁思賦》216
《暑賦》216
《建章鳳闕賦》217
《征天山賦》218
《述行賦》218
六十二卞蘭219
《贊述太子賦》219
六十三劉協220
《皇德賦》220
六十四曹丕220
《浮淮賦》221
《哀己賦》221
《登城賦》222
《臨渦賦》222
《校獵賦》223
《迷迭賦》223
《瑪瑙勒賦》224
《愁霖賦》224
六十五曹植225
《登臺賦》225
《愁霖賦》226
《大暑賦》226
《慰子賦》226
《出婦賦》227
《槐賦》227
《宴樂賦》227
《橘賦》228
《九華扇賦》228
《離繳雁賦》229
《芙蓉賦》230
下編漢賦篇名分歧歸類考辨245
一異名考辨245
(一)據文命篇致異名245
(二)簡全差異致異名261
(三)文體混融致異名270
(四)換詞命篇致異名281
(五)文字差異致異名289
(六)避諱致異名292
二誤名考辨293
(一)亂294
(二)訛302
(三)倒310
(四)脫311
(五)衍311
三存疑名俟考312
結論331
一觀念修正331
二漢賦篇名分歧特點331
三漢賦篇名分歧規律332
四漢賦篇名分歧原因333
(一)漢賦本身的因素333
(二)流傳因素334
五漢賦篇名分歧考辨作用336
附錄其他分歧考辨339
一漢賦作者姓名分歧考辨339
(一)羊勝339
(二)鄒陽340
(三)枚乘340
(四)司馬相如341
(五)王褒341
(六)班婕妤341
(七)揚雄342
(八)劉玄343
(九)班彪343
(十)班固343
(十一)班昭343
(十二)崔骃344
(十三)劉344
(十四)崔琦344
(十五)崔寔345
(十六)張超345
(十七)蔡邕346
(十八)張紘347
(十九)丁廙347
(二十)劉楨348
(二十一)陳琳349
(二十二)卞蘭350
二賦著作權分歧考辨352
(一)誤屬鄒陽352
(二)誤屬枚乘353
(三)誤屬劉安353
(四)誤屬司馬相如353
(五)誤屬枚皋354
(六)誤屬東方朔355
(七)誤屬王褒355
(八)誤屬劉向356
(九)誤屬桓譚357
(十)誤屬劉歆358
(十一)誤屬揚雄358
(十二)誤屬班彪359
(十三)誤屬班固359
(十四)誤屬傅毅363
(十五)誤屬崔骃363
(十六)誤屬李尤363
(十七)誤屬張衡364
(十八)誤屬王逸367
(十九)誤屬邊韶368
(二十)誤屬王延壽368
(二十一)誤屬馬融368
(二十二)誤屬蔡邕369
(二十三)誤屬禰衡369
(二十四)誤屬丁儀370
(二十五)誤屬丁廙370
(二十六)誤屬王粲370
(二十七)誤屬應玚371
(二十八)誤屬劉楨371
三作品體裁歸屬分歧考辨375
(一)詩、歌被歸屬漢賦375
(二)文被歸于漢賦377
(三)頌被歸于漢賦378
(四)銘被歸于漢賦379
小結380
參考文獻382
索引394
后記413
表目錄
表1本研究檢索漢賦作者及賦作統計6
表2漢賦篇名分歧匯總230
表3文體混融統計(例)281
表4漢賦篇名分歧異名類型匯總(318例)314
表5漢賦篇名誤名類型匯總(121例)325
表6漢賦篇名存疑名(17例)329
表7漢賦作者姓名分歧351
表8賦作著作權誤屬統計373
表9其他體裁作品歸屬漢賦統計380
圖目錄
圖1漢賦篇名分歧作者統計6
圖2篇名分歧漢賦統計6
圖3漢賦作者名下可考賦作與篇名分歧賦作統計24
圖4班彪《北征賦》行程大致路線103
圖5班彪《冀州賦》行程示意106
圖6蔡邕《述行賦》行程示意175
圖7漢賦單篇篇名分歧數量統計244
圖8漢賦異名類型及數量293
圖9漢賦篇名分歧類型及數量329
圖10漢賦篇名分歧直接生成模式330
圖11漢賦篇名分歧遞進生成模式330
圖12漢賦著作權分歧類型及數量375
上編漢賦篇名分歧分篇考辨25
一劉友25
《臨終歌》25
二陸賈27
《孟春賦》27
三賈誼28
《吊屈原賦》28
《鳥賦》32
《旱云賦》34
《簴賦》34
四鄒陽36
《酒賦》37
五路喬如38
《鶴賦》38
六羊勝39
《屏風賦》39
七枚乘40
《七發》40
《柳賦》41
《梁王菟園賦》42
八劉勝45
《文木賦》45
九孔臧45
《諫格虎賦》45
《蓼蟲賦》46
《楊柳賦》47
十董仲舒47
《士不遇賦》48
十一劉安49
《熏籠賦》49
《招隱士》50
十二司馬相如51
《美人賦》51
《哀二世賦》52
《子虛賦》57
《天子游獵賦》57
《長門賦》59
《大人賦》60
《難蜀父老》61
《梨賦》63
十三劉徹64
《悼李夫人》64
十四枚皋68
《皇太子生賦》69
十五司馬遷69
《悲士不遇賦》69
十六東方朔70
《答客難》70
《非有先生論》72
《蚊賦》73
十七王褒73
《甘泉賦》73
《洞簫賦》75
《九懷》78
十八劉向78
《請雨華山賦》78
《雅琴賦》78
《九嘆》79
《雁賦》80
十九班婕妤80
《搗素賦》81
《自悼賦》81
二十桓譚85
《仙賦》85
二十一劉歆86
《遂初賦》86
《甘泉宮賦》87
二十二揚雄88
《蜀都賦》88
《甘泉賦》89
《河東賦》89
《羽獵賦》90
《校獵賦》91
《長楊賦》92
《都酒賦》92
《解難》96
《解嘲》97
《太玄賦》97
《逐貧賦》99
《覈靈賦》100
二十三班彪101
《北征賦》102
《覽海賦》102
《冀州賦》103
二十四馮衍106
《顯志賦》107
《楊節賦》107
二十五梁竦108
《悼騷賦》108
二十六杜篤108
《論都賦》109
《眾瑞賦》110
《祓禊賦》110
二十七班固112
《幽通賦》112
《兩都賦》114
《東都賦》115
《西都賦》116
《答賓戲》117
《耿恭守疏勒城賦》120
《終南山賦》120
二十八傅毅121
《七激》121
《神雀賦》122
《洛都賦》124
《反都賦》125
《舞賦》125
《琴賦》126
《羽扇賦》126
《郊祀賦》127
二十九崔骃127
《達旨》127
《七依》129
《反都賦》129
《大將軍臨洛觀賦》130
《大將軍西征賦》131
《武賦》131
三十黃香132
《九宮賦》132
三十一葛龔133
《遂初賦》133
三十二班昭133
《針縷賦》133
三十三李尤134
《平樂觀賦》134
《長樂觀賦》135
《辟雍賦》135
《德陽殿賦》136
《函谷關賦》137
《七歎》138
《果賦》141
三十四劉142
《玄根賦》142
三十五張衡143
《定情賦》143
《舞賦》144
《二京賦》146
《西京賦》147
《東京賦》148
《應間》148
《思玄賦》150
《七辯》152
《冢賦》152
三十六崔瑗153
《七蘇》153
三十七張升154
《白鳩賦》155
三十八崔琦155
《白鵠賦》155
三十九王逸156
《荔枝賦》156
《機賦》157
四十王延壽158
《魯靈光殿賦》158
《千秋賦》160
《王孫賦》161
四十一馬融161
《長笛賦》161
《梁將軍西第賦》162
《圍棋賦》164
《七厲》165
四十二崔寔165
《答譏》166
四十三張超166
《誚青衣賦》166
四十四劉琬167
《神龍賦》167
四十五邊讓167
《章華賦》167
四十六崔琰170
《述初賦》170
四十七蔡邕172
《霖雨賦》173
《述行賦》173
《釋誨》175
《琴賦》176
《漢津賦》177
《傷故栗賦》178
《靜情賦》180
《協初賦》181
《瞽師賦》183
《團扇賦》183
《玄表賦》184
四十八禰衡184
《鸚鵡賦》184
四十九趙壹185
《窮鳥賦》185
《刺世疾邪賦》185
五十張纮188
《瑰材枕賦》188
五十一丁儀190
《厲志賦》190
五十二丁廙190
《蔡伯喈女賦》190
五十三阮瑀191
《止欲賦》191
五十四潘勖191
《玄達賦》191
五十五曹操192
《滄海賦》192
五十六陳琳192
《應譏》193
《武軍賦》193
《神武賦》197
《止欲賦》197
《迷迭賦》198
《答客難》198
《瑪瑙勒賦》199
五十七王粲199
《游海賦》199
《浮淮賦》201
《投壺賦》201
《閑邪賦》201
《征思賦》202
《羽獵賦》202
《傷夭賦》203
《迷迭賦》204
《白鶴賦》204
《瑪瑙勒賦》205
《車渠椀賦》205
《大暑賦》205
《槐樹賦》206
《鹖賦》206
五十八應玚207
《靈河賦》207
《馳射賦》208
《迷迭賦》208
《車渠碗賦》209
《楊柳賦》209
《撰征賦》209
《西狩賦》210
五十九劉楨210
《大暑賦》210
《清慮賦》211
六十徐幹211
《齊都賦》212
《西征賦》212
《喜夢賦》213
《冠賦》213
《圓扇賦》214
六十一繁欽215
《柳賦》215
《愁思賦》216
《暑賦》216
《建章鳳闕賦》217
《征天山賦》218
《述行賦》218
六十二卞蘭219
《贊述太子賦》219
六十三劉協220
《皇德賦》220
六十四曹丕220
《浮淮賦》221
《哀己賦》221
《登城賦》222
《臨渦賦》222
《校獵賦》223
《迷迭賦》223
《瑪瑙勒賦》224
《愁霖賦》224
六十五曹植225
《登臺賦》225
《愁霖賦》226
《大暑賦》226
《慰子賦》226
《出婦賦》227
《槐賦》227
《宴樂賦》227
《橘賦》228
《九華扇賦》228
《離繳雁賦》229
《芙蓉賦》230
下編漢賦篇名分歧歸類考辨245
一異名考辨245
(一)據文命篇致異名245
(二)簡全差異致異名261
(三)文體混融致異名270
(四)換詞命篇致異名281
(五)文字差異致異名289
(六)避諱致異名292
二誤名考辨293
(一)亂294
(二)訛302
(三)倒310
(四)脫311
(五)衍311
三存疑名俟考312
結論331
一觀念修正331
二漢賦篇名分歧特點331
三漢賦篇名分歧規律332
四漢賦篇名分歧原因333
(一)漢賦本身的因素333
(二)流傳因素334
五漢賦篇名分歧考辨作用336
附錄其他分歧考辨339
一漢賦作者姓名分歧考辨339
(一)羊勝339
(二)鄒陽340
(三)枚乘340
(四)司馬相如341
(五)王褒341
(六)班婕妤341
(七)揚雄342
(八)劉玄343
(九)班彪343
(十)班固343
(十一)班昭343
(十二)崔骃344
(十三)劉344
(十四)崔琦344
(十五)崔寔345
(十六)張超345
(十七)蔡邕346
(十八)張紘347
(十九)丁廙347
(二十)劉楨348
(二十一)陳琳349
(二十二)卞蘭350
二賦著作權分歧考辨352
(一)誤屬鄒陽352
(二)誤屬枚乘353
(三)誤屬劉安353
(四)誤屬司馬相如353
(五)誤屬枚皋354
(六)誤屬東方朔355
(七)誤屬王褒355
(八)誤屬劉向356
(九)誤屬桓譚357
(十)誤屬劉歆358
(十一)誤屬揚雄358
(十二)誤屬班彪359
(十三)誤屬班固359
(十四)誤屬傅毅363
(十五)誤屬崔骃363
(十六)誤屬李尤363
(十七)誤屬張衡364
(十八)誤屬王逸367
(十九)誤屬邊韶368
(二十)誤屬王延壽368
(二十一)誤屬馬融368
(二十二)誤屬蔡邕369
(二十三)誤屬禰衡369
(二十四)誤屬丁儀370
(二十五)誤屬丁廙370
(二十六)誤屬王粲370
(二十七)誤屬應玚371
(二十八)誤屬劉楨371
三作品體裁歸屬分歧考辨375
(一)詩、歌被歸屬漢賦375
(二)文被歸于漢賦377
(三)頌被歸于漢賦378
(四)銘被歸于漢賦379
小結380
參考文獻382
索引394
后記413
表目錄
表1本研究檢索漢賦作者及賦作統計6
表2漢賦篇名分歧匯總230
表3文體混融統計(例)281
表4漢賦篇名分歧異名類型匯總(318例)314
表5漢賦篇名誤名類型匯總(121例)325
表6漢賦篇名存疑名(17例)329
表7漢賦作者姓名分歧351
表8賦作著作權誤屬統計373
表9其他體裁作品歸屬漢賦統計380
圖目錄
圖1漢賦篇名分歧作者統計6
圖2篇名分歧漢賦統計6
圖3漢賦作者名下可考賦作與篇名分歧賦作統計24
圖4班彪《北征賦》行程大致路線103
圖5班彪《冀州賦》行程示意106
圖6蔡邕《述行賦》行程示意175
圖7漢賦單篇篇名分歧數量統計244
圖8漢賦異名類型及數量293
圖9漢賦篇名分歧類型及數量329
圖10漢賦篇名分歧直接生成模式330
圖11漢賦篇名分歧遞進生成模式330
圖12漢賦著作權分歧類型及數量375
展開全部
漢賦篇名分歧考辨 作者簡介
彭春艷,女,漢族,湖南常德人。中國古代文學博士,集美大學文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先秦兩漢文學。出版過學術專著《李尤研究》、《漢賦系年考證》、《漢賦文本研究》。
書友推薦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唐代進士錄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