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曾燦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711645
- 條形碼:9787522711645 ; 978-7-5227-1164-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曾燦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以明末清初“易堂九子”之一曾燦為研究對象,對其生平經歷、著述、交游情況、詩歌創作、詩學主張及其所編大型詩歌選本《過日集》進行全面梳理與考察。力圖以曾燦個案研究為契機,揭示作家的生存狀態、人際關系、創作實績以及相關著述的文學史意義和精神品格,并回應、解決相關的學術問題。
曾燦研究 目錄
引言 曾燦研究現狀及相關思考
**章 曾燦家世、生平、著述考述
**節 家世述略
第二節 生平經歷述略
一 好學自勵的少年時期(1625-1645)
二 抗清、逃禪、隱居的青年時期(1645-1659)
三 依人謀食的壯年時期(1659-1673)
四 老牯曳犁的晚年時期(1673-1688)
第三節 著述考述
一 《曾青藜集》五種
二 《曾青藜詩》八卷
三 《六松堂詩文集》十四卷
四 《過日集》二十卷《名媛詩》一卷
第二章 曾燦交游考述
**節 曾燦與易堂諸子交游考述
一 曾燦與魏禧、魏禮、林時益交游考述
二 曾燦與邱維屏、彭士望、魏際瑞交游考述
三 曾燦與李騰蛟、彭任交游考述
第二節 曾燦與其他地區遺民交游考述
一 曾燦與錢澄之交游考述
二 曾燦與姜寓節交游考述
第三節 曾燦與仕清文人交游考述
一 曾燦與周令樹交游考述
二 曾燦與吳興祚交游考述
第三章 曾燦詩歌研究
**節 “蟪蛄及秋死,木槿向朝榮——曾燦的生存之思與詩歌中的價值表達
一 故國之思
二 高蹈之情
三 稻粱之謀
第二節 “世亂罕善謀,終歲走窮途”——曾燦的命運之嘆與詩歌中的情感宣泄
一 羈旅、孤獨、衰老之嘆
二 思鄉之情
三 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之嘆
第三節 曾燦詩歌的審美特質
一 跌宕頓挫的章法
二 壯麗悲涼的氣格
三 質樸勁健的語言
第四章 《過日集》研究
**節 《過日集》的編選
一 《過日集》的編輯體例
二 《過日集》的編選原則
三 《過日集》的征詩與刻資
第二節 《過日集》的詩學主張
一 以發乎性情為準繩的選詩原則
二 以沉雄典雅為主導的選詩風格
三 崇尚唐詩的傾向
第三節 《過日集》的詩歌評論
一 四言詩與樂府
二 五言古詩與七言古詩
三 五言律詩與七言律詩
四 五言絕句與七言絕句
結語
附錄 曾燦年表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曾燦研究 作者簡介
王樂為,女,1981年1月生,黑龍江佳木斯人,2003年畢業于哈爾濱師范大學中文系,獲中國文學學士學位;2006年畢業于西北師范大學中文系,獲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學位,導師尹占華教授。畢業后任教于東北農業大學,主講中國古代文學、古代漢語等課程。2017年在黑龍江大學文學院獲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師從杜桂萍教授,研究方向為明清文學與文化。曾發表學術論文《“蟪蛄及秋死,木槿向朝榮”——清初曾燦詩歌中的生存之思》(《求是學刊》2016年11月)、《論魏禧與曾燦的“始合而終乖”》(《學術交流》2016年9月)。主持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2項;參加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14ZDB076)1項;參加教育BU人文社科青年項目1項。
書友推薦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虎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巴金-再思錄
- >
姑媽的寶刀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回憶愛瑪儂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