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快樂:一部關于情緒的文化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882961
- 條形碼:9787500882961 ; 978-7-5008-8296-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快樂:一部關于情緒的文化史 本書特色
★『那些,關于你的情緒』系列之「快樂篇」。 ★ 小開本雙封四色設計,以不同色彩的大膽碰撞呈現情緒。 ★ 隨書附贈3張彩色書簽。 ★一部反思性的文化史著作。 ★這是一個關于憂郁、悲傷、悲劇、創傷的故事,挑戰了西方美學的主導敘事。 ★堅持情感自由吧,由此而生的快樂可以讓我們擺脫生活的束縛。
快樂:一部關于情緒的文化史 內容簡介
本書研究了在西方文化語境下,“快樂”含義的演變,以及“快樂”這一情緒概念在文學、哲學創作中的運用。本書的研究時段為中世紀末至21世紀。作者蒂莫西·漢普頓(Timothy Hampton),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多琳·湯森人文研究中心(Doreen B.Townsend Center for the Humanities)主任,著有《鮑勃·迪倫:歌曲如何起作用》《大使館小說:近代早期歐洲的文學與外交》。 作者認為,從現代早期至當代,“快樂”是西方文學、哲學、藝術創作的重要主題,但因其具有的溫和屬性,一直以來都被文學和哲學研究者所忽略。這也構成了作者寫作的動機。作者在書中追溯了“快樂”的情感源流,追蹤了其在不同文體中的含義的變化——從宗教改革時期的新教神學評論,到現代美學,不一而足。作者以美國新冠疫情大流行時期作為全書的結束,再次強調了“快樂”是一種重要的情感力量,它所具有的至關重要的作用往往在危機時刻得以顯現。在災難的壓力下,“快樂”能讓人保持輕松的心態。 作者捕捉到了“快樂”這一轉瞬即逝的、強有力的、變革性的情感的眾多表象,系統地追溯了“快樂”的歷史和文學軌跡。
快樂:一部關于情緒的文化史 目錄
快樂:一部關于情緒的文化史 作者簡介
[美]蒂莫西·漢普頓(Timothy Hampton),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多琳·湯森人文研究中心(Doreen B.Townsend Center for the Humanities)主任,著有《鮑勃·迪倫:歌曲如何起作用》《大使館小說:近代早期歐洲的文學與外交》。 譯者簡介: 喬曉燕,華東師范大學文學碩士,現任內蒙古科技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英美文學、翻譯理論與實踐。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隨園食單
- >
莉莉和章魚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