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zhàn)為何爆發(fā)及戰(zhàn)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國家與學術(shù)的地方互動 四川大學國立化進程(1925-1939) 增訂版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220132216
- 條形碼:9787220132216 ; 978-7-220-13221-6
- 裝幀:精裝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家與學術(shù)的地方互動 四川大學國立化進程(1925-1939) 增訂版 本書特色
在關(guān)于“國家統(tǒng)一”的問題上,本書引用大量歷史檔案材料、報刊資料以及相關(guān)著作,從地方入手,集中考察了中央和地方圍繞“國家”產(chǎn)生的權(quán)力關(guān)系及演變過程,從四川大學的“國立化”進程來理解“國家統(tǒng)一”對社會文化領(lǐng)域的影響,揭示了其復雜性、廣泛性,并探討了國家建設(shè)理論在近代中國的可適性,為我們理解“國家統(tǒng)一”問題提供了新的視角。
國家與學術(shù)的地方互動 四川大學國立化進程(1925-1939) 增訂版 內(nèi)容簡介
《國家與學術(shù)的地方互動:四川大學國立化進程:1925-1939》由王東杰著
國家與學術(shù)的地方互動 四川大學國立化進程(1925-1939) 增訂版 目錄
緒論 001 **章 大學格局與地方政治:從“三大”鼎立到國立四川大學017 **節(jié) “成、高糾紛”018 第二節(jié) “三大”鼎立045 第三節(jié) 國立四川大學的成立070 第四節(jié) 小結(jié)087 第二章 “不在場”的中央:“國立化”初期的慘淡經(jīng)營093 **節(jié) “三大”矛盾的繼續(xù)094 第二節(jié) 在困境中維持川大的努力102 第三節(jié) 王兆榮任職期間川大的基本情況119 第四節(jié) 中央入川與***整頓川大130 第五節(jié) 小結(jié)140 第三章 “把國立二字真實化”:任鴻雋長校時期的改革143 **節(jié) 任鴻雋長川大144 第二節(jié) 任鴻雋的治校思想149 第三節(jié) “現(xiàn)代化”與“國立化”的具體措施與表現(xiàn)159 第四節(jié) 《川行瑣記》事件與任鴻雋去職188 第五節(jié) 小結(jié)210
第四章 成為“名副其實之國立大學”:“拒程運動”的前前后后220 **節(jié) “國立化”進程的迅速推進221 第二節(jié) “拒程”運動236 第三節(jié) 余波:從“國立化”到“黨化”272 第四節(jié) 小結(jié)279 第五章 大學中的“國家”:總結(jié)與思考283 附錄 學術(shù)“中心”與“邊緣”互動中的典范融合:四川大學歷史學科的發(fā)展309 征引文獻351 主題索引372 原版后記402
國家與學術(shù)的地方互動 四川大學國立化進程(1925-1939) 增訂版 作者簡介
本書以四川大學的國立化進程為例,探討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國家統(tǒng)一運動對高等教育領(lǐng)域的影響,側(cè)重于從“地方”以至機構(gòu)的角度理解“國家統(tǒng)一”,*重外部因素與校園內(nèi)小社會的相互影響,有助于深化我們在中國近代國家建構(gòu)問題上的認知和理解。在方法論上,體現(xiàn)出以細微見宏大的努力。此書立論具體而充實,取材豐富,不僅充分利用留存檔案,更以報刊、文集等各類文獻互相比證。其見識不受分科局限,而得相關(guān)各科之利。
- >
月亮虎
- >
莉莉和章魚
- >
二體千字文
- >
巴金-再思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