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從城西首鎮到華洋之界:上海法華地區城市化進程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2038347
- 條形碼:9787552038347 ; 978-7-5520-3834-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從城西首鎮到華洋之界:上海法華地區城市化進程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緊扣“城市化”主題,借助城市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社會經濟史理論,對清代至民國年間上海城西法華地區(涉及今長寧、徐匯、靜安等區)的城市化進程作了長時段的研究,試圖打通“傳統”和“近代”的學術障壁,打破學界在江南市鎮研究與上海城市史研究之間的隔異。作為清代康乾年間上海城西首屈一指的棉布業巨鎮與開埠后得租界擴張之先機的華洋交界區,法華地區的城市化無疑具有典型的文明演進與社會轉型的雙重意義。通過研究這一地區在不同時空背景與地域格局下城市化的發育機理、動力機制、內涵特征、演化路徑、時代局限等問題,本書力圖揭示出明清以來江南地區以市鎮型為主導的“原生型城市化”模式如何從萌發、獨立、鼎盛,及至被外力推引的“近代城市化”模式所阻斷、異化,并*終使城市化進程趨向于傳統與近代交織、城鄉二元交錯的狀態。
從城西首鎮到華洋之界:上海法華地區城市化進程研究 目錄
從城西首鎮到華洋之界:上海法華地區城市化進程研究 作者簡介
胡端,1985 年生,浙江淳安人。本科畢業于鄭州大學文學院,研究生畢業于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現為上海交通大學副研究館員、校史研究室(黨史研究室)副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為江南史、教育史、交大校史黨史。先后在《中國經濟史研究》《史林》《安徽史學》等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并有論文被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出版著作有“百年名校 江南文脈”叢書多卷(合著)、《中國大學校史研究(2016)》(副主編)。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課題、上海市哲社課題多項。碩士學位論文《上海法華地區的城市化進程研究 (1750—1927 年 )》獲 2012 年上海市研究生優秀成果獎。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