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張氏中醫特色手法診療秘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443936
- 條形碼:9787521443936 ; 978-7-5214-4393-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張氏中醫特色手法診療秘傳 本書特色
中醫學是中華文明的偉大寶庫。在五千年的歲月中,各路醫家百花齊放,百家結,與我等弟子共同編著成《張氏中醫特色手法診療秘傳》一書,希望能用盡可能詳盡的文字,細致入微地模擬師帶徒手把手教的這個過程,與大家交流討論,共同進步。 如何通過觸診感受氣機,如何通過手法調理氣機治愈疾病,這是本書討論的核心重點。對于初學者而言,氣機或許是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概念。在本書中我們將重點講解如何通過觸診來感知氣機的變化。氣機的紊亂會帶動皮、肉、脈、筋、骨,出現溫涼、臌陷、弛張、潤燥、滑澀等相應的變化。這些都是可以通過用手觸診實實在在感受到的客觀體征。但這些體征隱匿而細微,就像西醫聽診心肺的雜音一樣,需要一定的練習才能明辨。觸診之于推拿就如同脈診之于內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靈樞·論疾診尺》對尺膚的觸感就有“滑而淖澤”“滑而澤脂”“澀”“粗”“熱甚”“寒”“炬然”等諸多詳盡精準的描述。在此之后脈法有《脈經》《瀕湖脈學》等一脈相承;針灸觸診古今著作皆有對循經揣穴的說明;而詳細描述推拿觸診,探討觸診與手法診治相合的著作,則是少之又少。其原因可能是因為用文字來描述觸感實屬不易,其差別細微,又需要讀者通過文字描述去聯想。因此本書用了詳盡至幾近繁瑣的語言,去盡量還原師帶徒時手把手帶著摸的過程。如何去觸診,觸診時可能會有哪些感覺,有什么臨床意義;手法施術時觸感會如何變化,如何調整進一 步治療?本書皆一一詳細說明討論。這種觸診方法優選的優點是能直接準確地把握住病機,即便不是做推拿相關專業的同行,也可學來作為輔助診斷的工具。 能準確地識別判斷出病因病機后,作為推拿醫生要做到能通過適宜手法對證施治,消除病痛。推拿手法種類多樣,不同推拿學派都有自己定制專長的手法,其作用有調筋、調骨、調氣、調神四類。筆者以為,在這其中*重要的就是調氣的手法。所謂調氣,指通過手法引領推動氣機運動,使正氣化生輸布,使邪氣透散。調氣不是一種獨立的手法,而是應該貫穿在整個推拿治療始終。順應氣機,治療就會事半功倍,不然頂多只能起到暫時舒緩的作用。本書介紹的這套方法,不需要有氣功的基礎,只是單純通過以適宜的手法組合作用于人體,就能起到調氣的效果。有沒有起到效果,依筆者所見,不應該是治療后患者的反饋,而是醫生在治療過程中就做出評估。這套方法也是如此,它的診察和治療是揉和在一起的,因為觸診察覺 了某種氣機失調所以施用對應的手法,根據治療時手下觸感的變化隨時做出調整,*終異常的觸感消除則說明有效。反復治療數次即可達到以平為期。至于手法操作本身,本書中介紹的診察手法只是筆者的經驗中*適宜的手法。有經驗的醫生接近可以使用自己擅長的手法來替代,只要是能達到書中所言的效果即可,更重要的是理念和思路,方法不必拘泥。 如上所說,本書所提及的方法雖自以為精妙,但僅為一家之拙見,所提及的病種證型也受筆者個人經歷所限。只希望能幫助眾學子及中醫愛好者開拓思路,點明一二。也請各位專家同道不吝賜教,指點批評。成書倉促,不免有勘誤紕漏,望讀者見諒。
張氏中醫特色手法診療秘傳 內容簡介
張氏中醫手法診療從理、法、方、癥四個方面詳細的介紹了這套由張燕林先生總結的診療技術。其核心重點主要是手法診察和手法治療兩大部分。探討的疾病分為筋傷和內外婦兒兩大類,涵蓋了大部分臨床常見的疾病類型。
張氏中醫特色手法診療秘傳 目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與地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自卑與超越
- >
隨園食單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