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wǎng)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yǎng)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tǒng)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shù)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chuàng)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qū)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nèi)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xiàn)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基礎工程(周鳳璽)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187321
- 條形碼:9787122187321 ; 978-7-122-18732-1
- 裝幀:平裝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基礎工程(周鳳璽) 內(nèi)容簡介
本書為高等學校土建類專業(yè)“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本書根據(jù)《高等學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導性專業(yè)規(guī)范》編寫的土木工程專業(yè)系列教材之一,較系統(tǒng)的介紹地基與基礎的有關設計理論、計算方法和施工要點等。教材密切結合土木工程本科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要求,即重視理論知識的闡述,又突出工程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 全書共分為7章,內(nèi)容包括緒論、地基基礎設計的基本原則、淺基礎設計、樁基礎、地基處理、特殊土地基、基坑工程等。各章后附有相應的思考題和習題。 本書主要作為普通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專業(yè)本科的教學用書,也可供其他專業(yè)師生及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基礎工程(周鳳璽) 目錄
第1章緒論1
11概述1
12國內(nèi)外基礎工程事故舉例1
13基礎工程發(fā)展概況5
14課程的主要內(nèi)容及學習要點6
第2章地基基礎設計的基本原則7
21概述7
22地基及基礎的主要類型7
221地基的主要類型7
222基礎的主要類型8
23地基、基礎與上部結構的相互作用11
231相互作用的概念11
232上部結構的剛度對基礎受力狀況
的影響11
233基礎剛度對基底反力分布的
影響12
234地基條件對基礎受力狀況的
影響13
24地基基礎設計的基本原則13
241地基基礎設計方法14
242對地基計算的基本規(guī)定14
243關于荷載取值的規(guī)定15
思考題與習題17
第3章淺基礎設計18
31概述18
32基礎埋置深度的選擇19
321與建筑物及場地環(huán)境有關的
條件19
322土層的性質(zhì)和分布20
323地下水條件20
324土的凍脹影響21
33地基承載力的確定22
331現(xiàn)場載荷試驗法22
332按規(guī)范修正地基承載力特征值23
333根據(jù)地基強度理論公式確定地基
承載力24
334根據(jù)經(jīng)驗確定地基承載力25
34基礎底面尺寸的確定25
341按持力層地基承載力計算25
342軟弱下臥層承載力驗算28
35地基變形的驗算29
351地基變形特征29
352地基變形驗算31
36無筋擴展基礎設計33
361無筋擴展基礎的立面設計33
362無筋擴展基礎的選擇及所用
材料34
37擴展基礎設計36
371柱下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的立面
設計37
372墻下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的立面
設計43
38彈性地基上梁的計算45
381地基模型45
382文克爾地基上梁的微分方程及
其解46
383梁按柔度指數(shù)的分類47
384梁的計算47
39柱下條形基礎50
391應用范圍50
392柱下條形基礎的構造50
393柱下條形基礎的計算51
310交叉條形基礎53
3101邊柱結點54
3102中柱結點55
3103角柱結點56
3104交叉條形基礎結點力分配的
調(diào)整56
311筏形基礎57
3111應用范圍57
3112筏形基礎的構造58
3113筏形基礎的地基計算59
3114筏形基礎內(nèi)力的計算及配筋
要求60
3115筏形基礎的承載力計算要點60
312箱形基礎61
3121概述61
3122箱形基礎的特點61
3123箱形基礎的適用范圍62
3124箱形基礎的設計62
313橋涵明挖擴大基礎68
3131概述68
3132地基承載力容許值的確定69
3133基礎的埋置深度72
3134明挖擴大基礎的設計與計算74
314減輕不均勻沉降的措施86
思考題與習題87
第4章樁基礎89
41概述89
411樁基礎的組成與特點89
412樁基礎的適用性90
413樁基設計內(nèi)容90
414樁基設計原則90
42樁的類型92
421樁基礎的分類92
422樁的分類93
43樁的內(nèi)力和位移計算97
431基本概念97
432“m”法彈性單排樁基樁內(nèi)力和
位移計算103
433多排樁基樁內(nèi)力與位移計算109
44樁的豎向承載力116
441單樁豎向荷載傳遞機理和特點116
442單樁豎向承載力的確定121
443群樁基礎豎向承載力和沉降的
計算135
45樁的水平承載力142
451水平荷載作用下,樁的破壞機理
和特點142
452單樁水平承載力特征值(容許值)
的確定方法142
453水平靜載試驗144
46承臺設計145
461《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對承臺設
計的要求145
462《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guī)范》
對承臺設計的要求153
47樁基礎的設計與計算158
471建筑結構樁基礎設計158
472公路橋梁樁基礎設計167
48樁基礎質(zhì)量檢驗177
481樁身質(zhì)量檢驗178
482樁身強度與單樁承載力檢驗180
49其他深基礎簡介180
491沉井基礎180
492沉箱基礎182
493樁箱、樁筏基礎183
494地下連續(xù)墻184
思考題與習題184
第5章地基處理187
51概述187
511地基處理的對象及其基本特性187
512地基處理目的189
513地基處理設計前的工作內(nèi)容190
514地基處理方案的選擇190
515地基處理工程的施工管理191
516常見的地基處理方法192
517處理后地基的要求195
52換填法196
521換填法的適用范圍197
522加固機理197
523墊層設計198
524換土墊層施工202
525墊層質(zhì)量檢驗203
53排水固結法206
531加固原理208
532地基固結度計算209
533地基土抗剪強度增長的預估
計算213
534設計計算213
535排水固結法施工方法217
536質(zhì)量檢驗220
54深層水泥攪拌法221
541加固機理221
542水泥土的物理力學性質(zhì)222
543設計計算223
544水泥土攪拌樁的施工226
545質(zhì)量檢驗227
55高壓噴射注漿法231
551高壓噴射注漿的分類231
552高壓噴射注漿法的特征233
553加固機理233
554設計計算234
555高壓噴射注漿法的施工與質(zhì)量
檢驗236
56強夯法237
561加固機理238
562強夯法的設計計算238
563強夯置換法的設計計算240
564施工方法241
565質(zhì)量檢驗242
57振沖法243
571加固機理243
572振沖密實243
573振沖置換246
思考題與習題248
第6章特殊土地基250
61概述250
62軟土地基250
621概述250
622地基勘察251
623地基評價252
63濕陷性黃土地基253
631概述253
632濕陷性評價255
633巖土勘察及地基基礎設計257
64膨脹土地基260
641概述260
642膨脹土性質(zhì)測試及評價261
643地基評價264
644膨脹土地區(qū)勘察與設計266
65紅黏土地基267
651概述267
652地基基礎設計268
66山區(qū)地基269
661概述269
662土巖結合地基269
663壓實填土地基270
664巖溶和土洞271
665風化巖和殘積土271
67地震區(qū)的地基基礎問題272
671概述272
672場地地震效應評價273
673地基液化275
674地基基礎抗震設計原則277
思考題與習題278
第7章基坑工程281
71概述281
72圍護結構形式及適用范圍281
721圍護結構形式281
722懸臂式圍護結構282
723重力式圍護結構282
724內(nèi)撐式圍護結構282
725拉錨式圍護結構283
726土釘墻圍護結構283
73支護結構上的荷載283
731土、水壓力的計算283
732擋土結構位移對土壓力的影響285
74懸臂式圍護結構內(nèi)力分析286
741懸臂式圍護結構計算簡圖286
742懸臂式圍護結構內(nèi)力分析288
75單錨式圍護結構內(nèi)力分析291
751平衡法(自由端法)291
752等值梁法292
76基坑的穩(wěn)定驗算294
思考題與習題296
附表297
附表1樁置于土中(αh>25)或基巖
(αh≥35)上的位移系數(shù)Ax297
附表2樁置于土中(αh>25)或基巖
(αh≥35)上的轉角系數(shù)Aφ298
附表3樁置于土中(αh>25)或基巖
(αh≥35)上的彎矩系數(shù)AM299
附表4樁置于土中(αh>25)或基巖
(αh≥35)上的剪力系數(shù)AQ300
附表5樁置于土中(αh>25)或基巖
(αh≥35)上的位移系數(shù)Bx301
附表6樁置于土中(αh>25)或基巖
(αh≥35)上的轉角系數(shù)Bφ302
附表7樁置于土中(αh>25)或基巖
(αh≥35)上的彎矩系數(shù)BM303
附表8樁置于土中(αh>25)或基巖
(αh≥35)上的剪力系數(shù)BQ304
附表9樁嵌固于基巖內(nèi)(αh>25)土側向
位移系數(shù)A0x305
附表10樁嵌固于基巖內(nèi)(αh>25)土側
向位移系數(shù)B0x305
附表11樁嵌固于基巖內(nèi)計算φz=0系數(shù)
A0φ、B0φ306
附表12樁嵌固于基巖內(nèi)(αh>25)彎矩
系數(shù)A0M、B0M306
附表13確定樁身彎矩及其位置的
系數(shù)表307
附表14樁置于土中(αh>25)或基巖
(αh≥35)上的樁頂位移系數(shù)
Ax1308
附表15樁置于土中(αh>25)或基巖
(αh≥35)上的樁頂轉角(位移)
系數(shù)Aφ1=Bx1309
附表16樁置于土中(αh>25)或基巖
(αh≥35)上的樁頂轉角
系數(shù)Bφ1310
附表17多排樁計算ρ2系數(shù)xQ311
附表18多排樁計算ρ3系數(shù)xM312
附表19多排樁計算ρ4系數(shù)φM313
附表20樁置于土中(αh≥25)或基巖
(αh>35)樁頂彈性嵌固時的位
移系數(shù)Axa314
參考文獻315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虎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巴金-再思錄
- >
自卑與超越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