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羅田縣博物館館藏陶瓷文物保護與利用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966654
- 條形碼:9787562966654 ; 978-7-5629-6665-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羅田縣博物館館藏陶瓷文物保護與利用研究 內容簡介
羅田縣博物館屬于地區綜合性博物館,藏有大量陶瓷類文物,其中不乏新石器時代白陶盤、北宋青瓷子母盒、南宋四神塔形罐等珍貴定級文物。2021年,羅田縣博物館對館藏陶瓷文物進行了全面整理,深入研究了其歷史、藝術、文化價值,并對其中破損嚴重、文物價值較高的陶瓷文物進行了保護修復,使之成為反映鄂東地區各個歷史時期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狀況的重要實物資料。本書收錄了這批陶瓷文物研究的成果、保護修復的過程以及展示利用的探索。
羅田縣博物館館藏陶瓷文物保護與利用研究 目錄
**章 羅田縣博物館館藏陶瓷文物基本狀況
**節 羅田發展歷史
第二節 羅田縣博物館歷史沿革
第三節 羅田縣博物館藏品狀況
第四節 羅田縣博物館館藏陶瓷文物現實狀況
第五節 羅田縣博物館庫房條件
第六節 羅田縣博物館展覽與宣教成果
一、基本陳列
二、專題陳列
三、宣教成果
第二章 羅田縣博物館館藏陶瓷文物保護修復措施
**節 項目概述
第二節 現狀調查
一、基本信息
二、病害情況
三、病害情況統計
第三節 檢測分析
一、瓷器釉面成分X射線熒光光譜(XRF)分析
二、部分陶瓷器表面的附著物檢測分析
第四節 價值評估
一、歷史價值
二、科學價值
三、藝術價值
四、社會價值
第五節 保護與修復意義
一、物質層面
二、研究價值層面
第六節 保護修復技術路線
一、保護修復目標及遵循的原則
二、方案設計依據
三、技術路線
第七節 保護修復實施過程
一、文物修復步驟
二、主要使用材料
第八節 保護修復重難點及其處理
一、根據文物保存現狀,采取有針對性的修復方式
二、對于瓷器歷史人為痕跡的甄別
三、對于瓷器歷史修復痕跡的保護與研究
四、對于大面積缺損器物的處理
五、對于修復依據的合理利用以及作色尺度的把控
六、對于嚴重破碎器物的粘接
第九節 修復前后對比
第三章 羅田縣博物館館藏陶瓷文物研究專題
**節 青白瓷蝴蝶結紋執壺的制作特點及藝術風格
一、以執壺為載體的蝴蝶結紋
二、五代至宋代燒造青白瓷執壺的窯口
三、區域間的交流
第二節 四神與十二生肖形象在宋代陶瓷喪葬器上的表現形式
一、四神與十二生肖形象起源
二、四神與十二生肖形象載體
三、四神與十二生肖在墓中的擺放規律及寓意
第三節 唐宋時期執壺造型和功能演變
一、執壺的起源
二、唐宋時期執壺的稱謂變化
三、執壺的功能與造型演變
四、執壺造型演變的動因
第四節 從青白瓷粉盒看宋代女性審美情趣
一、粉盒的功能
二、粉盒的造型
三、宋代女性妝容
第五節 我國古代的“毀器”葬俗在陶瓷器上的表現形式
一、“毀器”的類型
二、對毀器葬俗的解讀
第六節 羅田地區出土的新石器時代至西周時期陶紡輪的特點
一、紡輪的起源
二、紡輪的功能與使用方法
三、紡輪的類別
第七節 羅田縣匡河汪家橋宋墓“雙人首蠶身俑”形象來源
一、汪家橋宋墓隨葬俑出土情況
二、兩宋時期部分神煞俑出土情況
三、蠶的形象起源
四、人首蠶身俑的創作靈感
第四章 羅田縣博物館陶瓷文物預防性保護與展示利用
**節 預防性保護
一、陶瓷文物修復后的保存
二、陶瓷文物修復后的保養
三、展陳中的預防性保護
第二節 展示利用
一、縣級博物館在藏品展示利用方面所面臨的困境
二、縣級博物館在藏品展示利用方面可采取的對策
第五章 羅田縣博物館陶瓷文物精品賞析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二體千字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推拿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