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成都社區微更新探索與實踐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2288281
- 條形碼:9787112288281 ; 978-7-112-28828-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成都社區微更新探索與實踐 本書特色
《成都社區微更新探索與實踐》擬按照緒論、理論研究、規劃指引、實踐探索等四個篇章,對成都三年多來社區微更新實踐的成效和經驗進行系統展示和推介。緒論部分主要介紹社區微更新的時代背景以及本書研究的內容方法;理論研究部分著重對社區微更新的內涵、國內外相關經驗、社區微更新的調研及規劃設計方法、實施運維機制等進行深度解析;規劃指引部分系統總結成都基層實踐形成的相關成熟經驗,歸納提煉形成社區微更新工作指南,切實為基層實操提供基本遵循;實踐探索部分主要對三年來成都市優秀的微更新獲獎案例進行宣傳推介,展示社區微更新的實踐成果。
成都社區微更新探索與實踐 內容簡介
一座城市的美譽度,不僅體現在它的高度,更應體現在它的溫度。社區,承載著城市的煙火氣、生活味、歸屬感,是人們感受城市溫度的很好尺度。 從市民生活的普遍規律看,大部分市民基本生活需求主要集中在以居住地為圓心、以一定距離為半徑的生活圈內;從城市工作的一般規律看,城市發展的宏觀戰略,*終還是需要在微觀單元中予以落實;從社會治理的基本規律來看,隨著城市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化和城市管理重心的下移,社區在城市管理服務、凝聚居民群眾、化解社會矛盾、建設和諧家園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不論從何種視角觀察,社區對于城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對于“天府之國”成都來說,追求安逸、享受巴適(四川方言,意為舒適)是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們與生俱來的文化基因,社區仿佛就是這座城市*令人心馳神往的核心吸引。2017年,成都市召開了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大會,明確提出加快轉變超大城市發展治理方式,探索構建國家中心城市治理體系,努力建設高品質和諧宜居生活社區。同時,成都率先在市和區(市)縣兩級黨委序列設立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委員會,將社區工作上升成為一項重要的城市工作,社區對于這座城市的意義可見一斑。在此之后,以《成都市城鄉社區發展治理總體規劃(2018—2035年)》為代表的規劃先行,以《成都市社區發展治理促進條例》為代表的法治保障,以《關于實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的意見》為代表的政策支撐,都表明成都市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工作已經起勢成型。 當這項工作步入“深水區”“無人區”后,疊加成都城市快速發展所帶來的精細治理需求,如何促成更多“發展帶動治理、治理促進發展”的良性循環,進而催生更多發生在居民身邊可感可及的積極變化,成為若干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 在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時代命題下,成都為推動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充分結合,探索出城市更新與社區發展治理融合推進的實踐路徑。在這項獨具特色的成都實踐中,以城市更新為主要手段的空間治理和以社區發展治理為主要手段的社會治理耦合驅動、相融共促。以城市有機更新為出發點、在社區發展中“以事聚人”,以城市有機更新為載體,“聚人成事”提升社區治理效能,一個城市有機更新與社區發展治理的良性循環就此建立。 落實到成都大大小小的社區,這項工作的名稱就是這本書的主題——社區微更新。 近年來,成都市為大力推動社區微更新活動的系統開展與落地,做了不少努力。大力推動社區規劃師制度、增設社區規劃設計專項經費、對優秀的社區品質提升項目給予獎勵等舉措,促使成都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社區微更新項目實踐。2019年,社區微更新專項行動出臺,更加激發了社會各界參與社區微更新的熱情,一年一度的社區微更新創意項目競賽活動吸引全市大量社區參與,形成了廣泛的影響力和美譽度。全市3039個城鄉社區在居民“家門口”打造實施了4140個社區微更新項目,其中市級示范項目1035個,新都新桂東社區微更新項目已被納入2020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共同締造示范點。社區微更新已成為社區居民備受歡迎和肯定的民生工程,第三方測評結果顯示社區居民滿意度達98%,中央、省、市等多家媒體,對成都經驗進行了宣傳和推廣,基本實現了“城市有變化、市民有感受、社會有認同”的目標。 目前,成都市社區微更新的實踐猶如星星之火,其覆蓋廣度、項目實施質量、社會參與度等方面均取得了較好的成效。本書則是通過總結成都社區微更新的實踐經驗,凝練形成可推廣可復制的經驗做法,以期為后續全市乃至全國社區微更新工作的開展提供有益借鑒。
成都社區微更新探索與實踐 目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虎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經典常談
- >
我與地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