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國家生物安全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751973
- 條形碼:9787030751973 ; 978-7-03-075197-3
- 裝幀:平裝鎖線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家生物安全學 本書特色
該書依照生物安全法的界定,針對國家生物安全的8 個細分領域展開論述,從概念定義入手,沿著相關領域的主要脈絡介紹其研究現狀和前沿進展,可為讀者了解、分析生物安全現狀提供詳實的參考。
國家生物安全學 內容簡介
當下,全球生物安全形勢嚴峻,世界面臨多種生物威脅,國際生物安全形勢發展正處于大動蕩、大變革的重要轉折期。短期內,生物安全風險總體可控,但面臨生物襲擊威脅、新發突發傳染病、兩用技術風險等棘手問題;長期看,戰略安全風險加大,亟須加強戰略引導和技術攻關。新發突發烈性傳染疾病、外來物種入侵、生物技術繆用、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人類遺傳資源與生物資源安全、防范生物恐怖與生物武器威脅,成為人類共同的挑戰。本書將積極評估和分析現有生物安全治理體系的不足,采取更具實驗性的途徑,通過定期測試和重新評估對科學、安全與社會的基本設想。
國家生物安全學 目錄
目錄 **篇 生物安全學概論 **章 生物安全學的基本概念和內容 3 **節 生物安全的概念 3 第二節 新發突發傳染病的威脅 4 第三節 致病微生物耐藥性 7 第四節 生物技術謬用 12 第五節 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 20 第六節 外來物種入侵 31 第七節 生物恐怖與生物武器威脅的防范 35 參考文獻 50 第二篇 傳染病與動植物疫情 第二章 傳染病概論 57 **節 傳染病的特點和特征 57 第二節 感染 58 第三節 病原體的致病性 60 第四節 致病狀況或致病機制 61 第五節 傳播方式 62 第六節 診斷 64 第七節 治療與撲殺 66 第八節 預防控制策略 68 第三章 細菌性傳染病 70 **節 細菌學及發展 70 第二節 細菌性傳染病歷史及流行概況 71 第三節 細菌感染的傳播方式 85 第四節 細菌性傳染病特點 87 第五節 預防控制策略和未來方向 89 第六節 細菌耐藥 91 第七節 結語 94 第四章 病毒性傳染病 95 **節 病毒學的發展 95 第二節 病毒性傳染病的發展史及流行概況 96 第三節 病毒感染的傳播方式 103 第四節 病毒的致病機制 104 第五節 預防與控制策略 106 第五章 寄生蟲病 108 **節 寄生蟲病的發展史及流行概況 108 第二節 寄生蟲病的致病機制 109 第三節 寄生蟲病的傳染過程 110 第四節 寄生蟲病對社會經濟的影響 112 第五節 寄生蟲病預防與控制策略 113 第六章 人獸共患病 116 **節 概述 116 第二節 人獸共患病的動物宿主 121 第三節 節肢動物媒介 125 第四節 自然疫源地 128 第五節 人獸共患病對社會經濟的影響 132 第六節 預防與控制策略 134 第七章 動物疫病 140 **節 概述 140 第二節 全球動物疫病防控 145 第三節 我國動物疫病防控 150 第八章 重大植物疫情 158 **節 概述 158 第二節 風險分析與監測預警 160 第三節 防控策略與技術 163 第四節 重大有害生物 167 參考文獻 178 第三篇 兩用生物技術與生物安全 第九章 兩用生物技術概述 187 **節 兩用生物技術 187 第二節 近年值得關注的兩用生物技術 187 第三節 兩用生物技術監管 188 第十章 微生物基因組修飾技術兩用性及生物安全 190 **節 微生物基因組修飾技術 190 第二節 微生物基因組修飾技術兩用性及生物安全 195 第十一章 合成生物學技術的兩用性與生物安全 199 **節 合成生物學技術及其發展 199 第二節 合成生物學的兩用風險與生物安全 206 第十二章 基因編輯、基因驅動技術的兩用性與生物安全 209 **節 基因編輯技術 209 第二節 基因驅動技術 220 第三節 基因編輯與基因驅動的兩用性與生物安全 223 第十三章 動植物基因組修飾技術及動物克隆技術兩用性及生物安全 230 **節 動物基因組修飾技術兩用性及生物安全 230 第二節 植物基因組修飾技術兩用性及生物安全 241 第三節 動物克隆技術兩用性及生物安全 257 第十四章 基因組學技術兩用性及生物安全 263 **節 主要基因組測序計劃 263 第二節 基因組學技術的兩用性 266 第三節 防止基因組學技術謬用的建議 271 第十五章 氣溶膠技術兩用性及生物安全 273 **節 生物氣溶膠的基本特征 273 第二節 生物氣溶膠的采集、鑒定與傳播 274 第三節 生物氣溶膠的防護 278 第四節 氣溶膠技術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 279 第五節 生物氣溶膠的謬用 281 第十六章 生物安全新技術 284 **節 免疫學技術與生物安全 284 第二節 材料學技術與生物安全 299 第三節 人工智能技術 317 第十七章 生物技術兩用性和多學科 322 **節 生物技術在醫學中的兩用性 322 第二節 生物技術在工業中的兩用性 328 第三節 生物技術在農業中的兩用性 334 第四節 生物技術兩用性與生態環境 342 第十八章 兩用生物技術的甄別和應對 346 **節 概述 346 第二節 生物技術的甄別 346 第三節 生物技術的應對 348 第四節 生物技術展望 350 第十九章 生物技術研究、開發與應用安全的監管政策 352 **節 美國兩用生物技術監管 352 第二節 歐盟和其他國家兩用生物技術監管 358 第三節 我國兩用生物技術監管 363 參考文獻 367 第四篇 實驗室生物安全 第二十章 實驗室生物安全概論 395 **節 實驗室生物安全的發展 395 第二節 實驗室生物安全的基本原理 397 第三節 實驗室生物安全法律法規和標準指南 398 第四節 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的總則要求 402 第二十一章 實驗室生物安全風險評估與控制 406 **節 總則 406 第二節 生物風險管理 414 第三節 動物實驗風險評估及風險控制 422 第二十二章 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 428 **節 生物安全管理體系 428 第二節 人員管理 435 第三節 材料管理 438 第四節 實驗室活動管理 445 第五節 標識管理 449 第六節 生物安保管理 450 第七節 實驗室應急管理 452 第八節 廢物管理 457 第二十三章 實驗室安全防護設施設備 468 **節 實驗室安全防護設施 468 第二節 實驗室安全防護設備 483 第三節 個人防護裝備 524 第二十四章 實驗室安全操作技術 533 **節 常規實驗活動的安全操作技術 533 第二節 動物實驗的生物安全操作 559 第三節 大動物實驗的安全操作 561 第四節 實驗室消毒與滅菌 563 第五節 實驗室應急處置 574 第二十五章 人用疫苗高生物安全風險車間 580 **節 高生物安全風險車間概述 580 第二節 高生物安全風險車間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 582 第三節 組織機構與人員 584 第四節 高生物安全風險車間的設計與建造 587 第五節 車間生物安全防護設施設備 593 第六節 高生物安全風險生產設備 596 第七節 車間安全管理體系文件 602 第八節 車間生物安全運行管理 603 第九節 人員防護管理 607 第十節 菌(毒)種和樣本的管理 611 第十一節 生產過程生物安全防護 614 第十二節 應急預案、應急處置措施和應急演練 617 第十三節 車間消毒及滅菌處理 620 第十四節 高生物安全風險車間廢棄物管理 623 第十五節 車間安保管理 625 第二十六章 獸用疫苗生產車間 628 **節 動物疫病防控與畜牧業 628 第二節 中國獸用疫苗生產企業概況 629 第三節 獸用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與生物安全的關系 630 第四節 常見獸用疫苗與車間的生物安全 633 參考文獻 644 第五篇 人類遺傳資源與生物資源 第二十七章 人類遺傳資源 651 **節 人類遺傳資源的概念 651 第二節 人類遺傳資源的國內外概況 651 第三節 人類遺傳資源的應用和價值 654 第四節 人類遺傳資源與國家生物安全 656 第五節 人類遺傳資源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657 第二十八章 生物資源 661 **節 緒論 661 第二節 生物資源安全 663 第三節 生物資源保護 671 第二十九章 微生物資源 677 **節 病原微生物菌(毒)種及樣本保藏管理要求 677 第二節 病原微生物菌(毒)種及樣本的管理 678 第三節 病原微生物菌(毒)種及樣本保藏技術 681 第四節 病原微生物菌(毒)種及樣本共享與利用 683 第五節 國內外病原微生物菌(毒)種及樣本保藏機構建設 688 第三十章 生物標本資源 692 **節 生物標本資源概況 692 第二節 中國生物標本資源及保藏體系 694 第三節 生物標本資源與生物安全 696 參考文獻 700 第六篇 生物人侵防控 第三十一章 國內外生物入侵防控的發展趨勢 703 **節 國際生物入侵防控的現狀 703 第二節 中國生物入侵發生趨勢與面臨的難題 704 第三節 中國生物入侵防控體系建設與發展戰略 706 第三十二章 中國生物入侵研究的國際影響 709 **節 中國生物入侵研究的國家計劃 709 第二節 中國生物入侵研究的國際地位 713 第三十三章 中國主要入侵物種研究 719 **節 入侵動物 719 第二節 入侵植物 761 第三十四章 中國生物入侵防控工程體系 782 **節 生物入侵防控:中國方案 782 第二節 中國生物入侵發展展望 789 參考文獻 794 第七篇 微生物耐藥 第三十五章 微生物耐藥與生物安全 829 **節 微生物耐藥公共衛生危害 829 第二節 細菌耐藥對患者安全和衛生經濟學影響 831 第三十六章 微生物耐藥流行病學 833 **節 臨床微生物耐藥 833 第二節 動物源微生物耐藥 846 第三節 環境微生物耐藥 849 第三十七章 微生物耐藥機制與傳播 856 **節 細菌耐藥機制 856 第二節 真菌耐藥機制 859 第三節 抗瘧藥物耐藥機制 864 第四節 病毒耐藥機制 867 第五節 微生物耐藥傳播 870 第三十八章 微生物耐藥控制 877 **節 全球微生物耐藥控制行動 877 第二節 微生物耐藥監測 880 第三節 微生物耐藥監測現狀及發展趨勢 882 第四節 耐藥監測網的建設和應用 888 第五節 多重耐藥菌感染控制 889 第六節 耐藥微生物感染防治新技術 893 參考文獻 898 第八篇 生物恐怖 與生物武器 第三十九章 生物威脅因子 915 **節 概述 915 第二節 分類及種類 915 第三節 檢測方法 917 第四節 防控手段 918 第四十章 生物恐怖 919 **節 概述 919 第二節 生物恐怖的歷史 920 第三節 生物恐怖的襲擊方式 921 第四節 生物恐怖的特點 922 第五節 生物恐怖的危害與處置 923 第四十一章 生物武器 927 **節 概述 927 第二節 生物武器的歷史 929 第三節 生物武器的襲擊方式 932 第四節 生物武器的特點 933 第五節 生物武器的危害與防護 933 第四十二章 禁止生物武器公約 935 **節 概述 935 第二節 《禁止生物武器公約》的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自卑與超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朝聞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