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綠色市政基礎設施技術指南(上、下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2292554
- 條形碼:9787112292554 ; 978-7-112-29255-4
- 裝幀:空腔鎖線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綠色市政基礎設施技術指南(上、下冊) 內容簡介
面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挑戰,黨中央作出了“碳達峰”“碳中和”的重大戰略部署。黨的二十大提出推動綠色發展,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城市基礎設施是城市生命線和民生福祉的重要保障,其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對全面提升設施功能與服務品質,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增加幸福感和獲得感,具有重要意義與實際價值。 本書所述綠色市政基礎設施,指在全生命周期內,按照安全韌性、高效集約、低碳節能、生態和諧和智慧服務的理念進行規劃建設和運維,對資源和能源高效集約利用,人居與生態環境充分保護,促進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市政基礎設施。總體上按“三橫”和“三縱”的體系結構進行呈現,“三橫”為市政環境、市政能源、市政交通三大板塊,“三縱”為市政空間、市政景觀、智慧市政三個維度,以空間為載體、景觀為紐帶、智慧為聯絡,融合集成環境、能源、交通等板塊的市政基礎設施。 市政環境板塊統籌供水、污水、雨水、水體、環衛和土壤各專業,生態與安全并重,高效與低碳協同,資源與能源循環,智慧與管理融合,明確各類設施功能定位,提出源頭-過程-末端-管理全過程、規劃-設計-建設-運維-管控全鏈條的綠色發展路徑和技術要點。市政能源板塊針對能源消費現實挑戰、清潔能源政策驅動,明確市政燃氣、供熱和供電的不同功能定位,制定基于精細管控和綠色測評的市政能源多方向交叉技術路線,形成涵蓋“源-網-儲-荷”多領域全過程的技術庫。市政交通板塊從全生命周期出發,提出精細交通設計、無人駕駛、智慧物流、長壽命路面、裝配式橋梁、新型隧道通風照明、軌道交通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技術路徑及方法,形成一般區域平面交叉、核心區域立體交通、地下空間綜合利用、一站出行無縫銜接的系統性布局。 市政空間統籌各板塊,以城市豎向、管線綜合、市政設施為表現形式,系統制定綠色技術方法;市政景觀協調分析可行實施技術,突出空間協調功能融合、人文美學共建共享、環境和諧鏈接多元;智慧市政提出打造市政智能體和數字孿生世界,建設細分領域的安全監管、智能巡線、安全評估、應急管理系統。
綠色市政基礎設施技術指南(上、下冊) 目錄
綠色市政基礎設施技術指南(上、下冊) 作者簡介
鄭興燦,市政工程博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 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國家城市給水排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總工程師 國際水協會(IWA)會士(Fellow) 美國水環境聯合會(WEF)理事 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總體組專家 城市主題組組長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水務專家委員會委員 全國城鎮給水排水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434) 副主任委員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科技發展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 城鎮水環境專業委員會執行主任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水資源高效開發利用重點專項總體組專家 主持完成國家及省部級重大研發課題和工程項150余項、評審審定 1500余項;獲國際國內重要科技獎、工程設計獎66項,其中:國際水協會項目創新全球*優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省部級及社會團體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2 項、二等獎11 項,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獎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中國專利優秀獎1項;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天津市勘察設計大師等榮譽。
- >
莉莉和章魚
- >
隨園食單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山海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推拿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