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文化體驗廊道故事叢書·下編:棗莊歷史文化故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969876
- 條形碼:9787532969876 ; 978-7-5329-6987-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山東文化體驗廊道故事叢書·下編:棗莊歷史文化故事 本書特色
本書是《山東文化體驗廊道故事叢書》之一,是介紹棗莊歷史文化的通俗讀物。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正確站位,推動傳統文化、紅色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推進中華文化體驗廊道建設,深入挖掘本市在山東文化體驗廊道和重點文化片區中的文化資源,服務文旅結合的廊道、片區文化建設。市委市政府組織專家學者和文旅相關人員,通過撰寫故事,充分反映優秀傳統、壯麗史篇、革命精神、先進事跡,達到弘揚優秀傳統,堅定文化自信,助推文化自覺,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目的。
山東文化體驗廊道故事叢書·下編:棗莊歷史文化故事 內容簡介
《棗莊卷》是《山東文化體驗廊道故事叢書》之一種,是頗具故事性的通俗讀物。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正確站位,推動傳統文化、紅色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推進中華文化體驗廊道建設,深入挖掘本市在山東文化體驗廊道和重點文化片區中的文化資源,服務文旅結合的廊道、片區文化建設。市委市政府組織專家學者和文旅相關人員,通過撰寫故事,充分反映優秀傳統、壯麗史篇、革命精神、先進事跡,達到弘揚優秀傳統,堅定文化自信,助推文化自覺,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目的。
山東文化體驗廊道故事叢書·下編:棗莊歷史文化故事 目錄
前 言
導 語
一、哲人賢士
1.仲虺
商代賢相
2.墨子
講“兼愛”的“科圣”
3.魯班
百工之祖
4.荀子
先秦*后的大儒
5.孟嘗君
善“養士”的戰國公子
6.叔孫通
漢家儒宗
7.蕭望之
兩朝名儒,一代帝師
8.匡衡
千古勤學榜樣
9.王良
夫人拾柴的清廉高官
10.李子通
性好施惠的農民起義將領
11.李稷
孝友勤廉,一代名卿
12.賈三近
泰山喬岳,文潤桑梓
13.王鼎銘
忠廉之名揚天下
14.張蓮芬
用“西法”采煤的礦企創始人
15.郭子化
懸壺濟亂世,發展黨組織
16.朱道南
投身革命,大浪淘沙
二、典故逸聞
1.奚仲造車
改變了運輸方式的創造
2.毛遂自薦
勇于展示才干的典范
3.散金臺上話二疏
輕金錢、重名節的高人
4.三公開洳河
暢通運河, 功不可沒
5.李克敬獻頌
有“詩書文三長”美譽的人
6.臨城劫車案
民國**大案
7.密室里的寶貝
**支民族企業股票的誕生
8.血戰臺兒莊
浴血奮戰,民族揚威
9.運河支隊勇抗戰
戰斗在運河兩岸的抗日隊伍
10.八路軍一一五師在抱犢崗
“翻邊戰術”創造地
11.護送劉少奇過微山湖
抗戰時的秘密交通線
三、山川勝景
1.抱犢崗
險秀之箇, 雄奇之山
2.冠世榴園
榴林萬頃成大觀
3.滕州紅荷濕地
詩意的休閑勝地
4.熊耳山國家地質公園
大震遺跡, 地質奇觀
5.翼云石頭部落
獨具韻味的民居
6.青檀秋色
檀石一家, 古韻悠長
7.龜山風景區
奇特的地質公園
8.蓮青山
“旱海”奇觀,有情之山
四、人文景觀
1.臺兒莊古城
一個尋夢的地方
2.棗莊中興國家礦山公園
百年民族工業的見證
3.臺兒莊大戰紀念館
中華民族揚威不屈的豐碑
4.鐵道游擊隊紀念園
傳唱“那動人的歌謠”
5.八路軍抱犢崗抗日紀念園
展現魯南抗日根據地的光輝
6.中共蘇魯豫皖邊區特委聯絡站舊址
煤城的秘密紅色聯絡點
7.滕州漢畫像石館
會講述歷史的石刻
8.滕州市博物館
這里是國家一級博物館
9.棗莊市博物館
棗莊文脈的殿堂
五、文物遺址
1.北辛遺址
北辛文化命名地
2.崗上遺址
大汶口文化時期的城邦遺韻
3.建新遺址
古水井講述五千年前的農耕文明
4.紅土埠遺址
女媧神話的發源地之一
5.前掌大遺址
以商周文化遺存為主的重要遺址
6.薛國故城
綿延千年的東方古國
7.偪陽故城
叔梁紇在此一舉成名
8.滕國故城
亞圣孟子與滕文公的善政對話
9.東江遺址
掀起小邾國歷史研究的高潮
10.劉伶古臺
做客棗莊的“酒神”
11.中陳郝窯址
延續千年的不滅窯火
12.大運河中河臺兒莊段
東西走向的運河主航道
六、非遺匠造
1.魯班鎖
玩具里的大智慧
2.巧林積木
原創的榫卯益智玩具
3.木版年畫
凝固在刻版上的年味兒
4.張汪竹木玩具
留下孩童記憶的玩意兒
5.洛房泥塑
童年里的彩泥“不倒翁”
6.張范剪紙
剪出來的藝術世界
7.伏里土陶
五千年的制陶記憶
8.棗莊泥塑
用泥巴演繹的形象藝術
9.王氏鐵藝
鐵匠鋪的匠心傳承
10.棗莊砂陶
砂陶的味道
11.古建磚瓦
筑造建筑的古風古韻
12.嶧城毛筆
聞名海內外的傳統工藝
13.蠶絲織造
臺莊運河畔, 絲織傳久遠
七、市井煙火
1.柳琴戲
別名“拉魂腔”的地方戲
2.鼓兒詞
用鼓與情合成的說唱藝術
3.山東快書
群眾喜愛的地方曲藝
4.皮影戲
光影夢幻的民間戲
5.獨桿轎
與民同樂的“縣太爺”
6.運河船工號子
流淌在運河里的勞動之歌
7.滄浪淵廟會
孔子聞《孺子歌》處的盛大廟會
8.青檀寺廟會
冠世榴園深處的千年廟會
9.棗莊羊肉湯
來棗莊一定要品嘗的美味
10.棗莊辣子雞
以辣、鮮、香聞名的佳肴
11.黃花牛肉面
傳承了六百余年的小吃
參考文獻
后 記
展開全部
山東文化體驗廊道故事叢書·下編:棗莊歷史文化故事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王志民,本叢書總編纂。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山東師范大學齊魯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學術委員會主任、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山東省理論建設工程齊魯文化重點研究基地首席專家,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首席專家。曾任山東省政協副主席、山東師范大學副校長等職。主持完成齊魯文化研究12項重大學術工程,主編《山東文化世家研究書系》《山東區域文化通覽》《中國名門家風叢書》《歷代詩詠齊魯總匯》等大型學術叢書。出版個人專著《齊魯文化與中華文明》(中華書局)、《齊文化概論》(山東人民出版社)》等,發表學術文章100余篇。13次榮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其中重大成果獎兩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榮獲山東省社會科學突出貢獻獎、山東社會科學名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