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建筑業智能建造10項新技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2290963
- 條形碼:9787112290963 ; 978-7-112-29096-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建筑業智能建造10項新技術 本書特色
本書圖文結合,從項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應用視角出發,歸納總結建筑業近些年在設計、施工、竣工、運維等各個階段以BIM技術為代表的信息化新技術技術的應用經驗,從各項技術的應用內容、技術指標、適用范圍等方面進行技術闡述,并列舉工程案例。同時,結合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前沿信息技術,在數字化平臺、三維數字化復原、虛擬現實、智能建造等領域進行了針對性的闡述,進行前瞻性的應用與探索,內容聚焦、針對性強,具備應用價值與推廣意義。本書可作為《建筑業10項新技術(2017)》(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中第十章“信息化技術”的具體細化和補充,對推進各地區建筑業企業推廣使用信息化技術起到引領性、指導性、規范性的作用。
建筑業智能建造10項新技術 內容簡介
為加快建筑業轉型升級,發揮行業示范引領作用,重慶市建筑業協會與重慶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組織編寫《建筑業智能建造10項新技術》,作為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業10項新技術(2017版)》中信息化技術章節的深化和補充,聚焦建筑業信息化領域,緊扣國家戰略與技術發展導向,深入挖掘前沿信息技術應用,旨在為行業信息化、數字化轉型升級提供價值性的引導。《建筑業智能建造10項新技術》包括10大類45項建設行業信息化技術應用,從項目全生命周期、新興前沿技術的視角,適時總結提煉了建筑業智能建造領域擁有代表性、推廣價值的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明確了各項信息化技術的技術內容、技術指標、適用范圍,并通過列舉工程案例闡述其應用落腳點和應用效果,具有優選性、適用性、成熟性與可推廣的特點,代表了現階段建筑業智能建造的近期新成就與應用示范。通過此書,既能了解建筑業信息化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又能認識到開展建筑業信息化推廣的重大意義和價值所在,能夠為建筑業智能建造實踐提供切實可行的參考和借鑒,進而推動建筑業高質量發展。
建筑業智能建造10項新技術 目錄
建筑業智能建造10項新技術 作者簡介
于海祥,男,1980年1月出生,中國共產黨黨員,工學博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先后擔任重慶城建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重慶建工第九建設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重慶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設計研究院院長,現任重慶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重慶建工集團房建專業首席專家,兼任第二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施工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重慶市建筑業協會信息化分會會長、重慶市土木建筑學會施工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于海祥博士一直從事工程建設領域的技術和科技工作,堅持創新引導理念,研究工作緊扣時代脈搏,準確把握施工質量安全、建筑業數字化轉型、建筑工業化、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等產業政策的導向。針對生產經營過程中面臨的困難,組織了多項技術攻關,獲得了多項突出成果,多項技術經鑒定獲得國內領先或先進水平,并已在生產實踐中得以轉化、推廣,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在施工技術等方面獲得了多項不同層面的科技獎6項,取得了60余項國家專利,發表論文40余篇,著有《建筑施工碗扣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手冊》(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等6部技術專著,樹立了在全國該領域的學術地位。 于海祥博士多年來一直致力于工程建設標準化工作,主編、參編了4部國家標準、12部行業標準、40余部地方標準,主持開發了50余部國家與省部級施工工法。鑒于于海祥博士在建設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建設科技成果轉化、工程建設標準化等建設領域的突出成績和影響力,其先后獲得了國企貢獻獎、全國建筑企業優秀總工程師、全國建筑業先進工作者等稱號以及多項工程建設專家稱號。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唐代進士錄
- >
經典常談
- >
莉莉和章魚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