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建筑室內供水管道微生態健康與調控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766410
- 條形碼:9787030766410 ; 978-7-03-076641-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建筑室內供水管道微生態健康與調控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體現系統性和全面性、知識性和科學性、新穎性和優選性的鮮明特點,系統和全面地闡述了飲用水微生物安全現狀、研究進展,微生物在飲用水管道系統中的演替過程和作用。歸納了平板計數、流式細胞術、高通量測序技術等管道微生物生態學的研究技術;解析了飲用水管道生態系統中細菌、真菌穩定性的演替規律,闡明了飲用水管道系統中的微生物腐蝕特性,結合案例分析微生物生態理論在管道安全管理中的應用并展示了管道微生物生態學中針對測序數據的多種高級統計分析方法。
建筑室內供水管道微生態健康與調控 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飲用水安全概述
1.1.1 飲用水安全研究情況
1.1.2 飲用水中的污染物
1.1.3 飲用水水質評判標準
1.2 管道飲用水微生態特征
1.2.1 管道飲用水微生物的來源
1.2.2 管道內微生物增殖的影響因素
1.3 管道飲用水微生物腐蝕
1.3.1 微生物腐蝕機理
1.3.2 微生物腐蝕的影響因素
參考文獻
第2章 水環境微生態研究方法
2.1 飲用水中的微生物數量檢測方法
2.1.1 異養平板計數法
2.1.2 流式細胞術
2.2 管道飲用水中的微生物活性檢測技術
2.2.1 生物化學發光儀檢測水中ATP
2.2.2 BIOLOG技術測定微生物活性
2.3 高通量測序技術在管道飲用水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第3章 冬季室內供暖誘導供水管道滯留水體細菌增殖特征
3.1 采樣點概況及采樣方法
3.2 水體化學參數變化
3.2.1 水體化學參數測定方法
3.2.2 采暖期過夜滯留水體化學參數變化情況
3.3 細菌細胞總數和ATP的變化
3.3.1 細菌細胞總數和ATP測定方法
3.3.2 細菌細胞總數和ATP的變化情況
3.4 細菌代謝多樣性的比較
3.4.1 AWCD590nm的測定方法
3.4.2 細菌代謝多樣性的比較結果
3.5 細菌昀大再生點的定位實驗
3.6 細菌群落多樣性分析
3.7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4章 夏季過夜滯留誘導室內飲用水細菌增殖特征
4.1 采樣點與研究方法概述
4.2 水質化學參數變化
4.3 細菌數變化規律
4.4 生物活性的演替規律
4.5 水質與生物量的相關性分析
4.6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5章 過夜滯留誘導室內供水管道真菌增殖特征
5.1 飲用水中真菌研究概述
5.1.1 飲用水中真菌增殖的危害
5.1.2 飲用水主要污染來源及水質標準
5.1.3 供水管道微生態的研究進展
5.1.4 飲用水中真菌研究方法的研究進展
5.2 材料與實驗方法
5.3 水質參數的變化規律
5.3.1 溫度變化規律
5.3.2 pH變化規律
5.3.3 余氯濃度變化規律
5.3.4 氨氮濃度變化規律
5.3.5 硝氮濃度變化規律
5.3.6 總氮濃度變化規律
5.3.7 總磷濃度變化規律
5.3.8 總鐵濃度變化規律
5.3.9 總有機碳濃度變化規律
5.4 滯留水體真菌的增殖特征
5.5 各水質指標的相關性分析
5.6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6章 藻類有機物對飲用水水質及細菌增殖的影響
6.1 實驗方法
6.2 滯留水水質參數分析
6.2.1 余氯濃度變化特征
6.2.2 氮濃度變化特征
6.2.3 總磷濃度、總鐵濃度和總有機碳濃度變化特征
6.3 滯留水細菌生物量和生物活性分析
6.3.1 滯留水細胞總數和ATP濃度
6.3.2 滯留水細菌碳源代謝活性
6.4 滯留水細菌種群結構分析
6.5 相關特性研究
6.6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7章 硝酸鹽對蒙氏假單胞菌的腐蝕特性影響
7.1 材料與方法
7.2 水質化學參數變化
7.2.1 硝氮濃度變化
7.2.2 亞硝氮濃度變化
7.2.3 氨氮濃度變化
7.2.4 鐵濃度變化
7.3 蒙氏假單胞菌腐蝕速率測定與腐蝕產物特性分析
7.3.1 蒙氏假單胞菌腐蝕速率測定
7.3.2 蒙氏假單胞菌腐蝕產物特性分析
7.4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8章 不同分子量NOM對氧化微桿菌的腐蝕特性影響
8.1 材料與方法
8.2 水質化學參數變化
8.2.1 總鐵濃度和Fe2+濃度變化
8.2.2 溶解氧濃度和pH變化
8.2.3 總有機碳濃度變化
8.3 氧化微桿菌腐蝕速率與腐蝕產物特性分析
8.3.1 氧化微桿菌腐蝕速率測定
8.3.2 氧化微桿菌腐蝕產物特性分析
8.4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二體千字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經典常談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