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印度洋上的珍珠:斯里蘭卡文化遺產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722153
- 條形碼:9787522722153 ; 978-7-5227-2215-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印度洋上的珍珠:斯里蘭卡文化遺產研究 內容簡介
在全球化時代,中國學者的海外民族志研究成為我國構建具有自身民族學和人類學學術體系的重要創新方向。本書是我國**本以斯里蘭卡為國別研究的海外民族志。斯里蘭卡因擁有豐富的自然文化遺產和地處航路交匯的十字路口,被譽為“印度洋上的珍珠”。本書以斯里蘭卡古城阿努拉達普勒到圣城康提的歷史進程為線索,以文化三角為切面提煉斯里蘭卡的核心文化元素,具象文化遺產累疊之形制分析人們對核心文化元素的具體實踐和文化語法。繼而基于康提寺、城、鄉的儀式、空間和社會生產所呈現的三元結構樣態,展示斯里蘭卡社會從僧伽羅王朝時期村民向國王單向維度的朝圣與供養,衍化為當代地方性知識和現代化需要的聯動與共生模式,從而書寫斯里蘭卡遺產累疊與生長的民族志。
印度洋上的珍珠:斯里蘭卡文化遺產研究 目錄
**章 導論
**節 研究緣起
第二節 學術史回顧
第三節 田野概況
第四節 研究思路
第二章 遺產的累疊
**節 遺產累疊的背景
第二節 遺產累疊的“巖層”
第三節 遺產累疊的方式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三章 累疊和生長的交界點:遺產在儀式中的實踐
**節 佛牙的背景
第二節 佛牙寺的遺產化過程
第三節 遺產的實踐
第四節 寺—城—村的供養與共生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四章 累疊和生長的交界點:遺產在生活中的實踐
**節 維瓦泰納(Wewatenna)概況
第二節 親屬稱謂和社區結構
第三節 遺產傳承者(主體)的實踐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五章 旅游人類學視域下的遺產生長
**節 生長背景:中斯三部曲
第二節 中斯“旅游外交”的人類學研究
第三節 遺產的生長:“一帶一路”中遺產旅游的反思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六章 結語
**節 圣城康提遺產累疊的形態及其關聯
第二節 古城生長的機理:遺產累疊的特征
第三節 遺產在累疊中的生長
參考文獻
附錄一
后記
Abstract
展開全部
印度洋上的珍珠:斯里蘭卡文化遺產研究 作者簡介
余媛媛,碩士導師。畢業于廈門大學,獲博士學位。現任職云南師范大學,云南大學雙一流學科民族學博士后,主要從事文化人類學、南亞等相關領域的研究工作。云南省高層次人才,教育BU國別與區域研究中心孟加拉灣地區研究中心核心團隊成員,桂林旅游學院南亞旅游戰略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BU等課題5項,著作3本,在《世界民族》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
書友推薦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朝聞道
- >
姑媽的寶刀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山海經
- >
自卑與超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