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和專家+協和媽媽圈干貨分享:孕產大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445271
- 條形碼:9787518445271 ; 978-7-5184-4527-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協和專家+協和媽媽圈干貨分享:孕產大全 本書特色
一本書讓你懷孕不焦慮、分娩不緊張、產后恢復快!
1、專業周到:北京協和婦產科主任從懷到生的私家指導,把婦產專家請回家。
2、注重細節:懷孕10個月 分娩3大產程 產后48小時護理,身體變化、產檢、飲食、運動、胎教,專家和過來人逐一支招。
3、聚焦痛點:孕期常見不適、高危妊娠群體、剖宮產媽護理、新生寶寶養護要點,你想知道的書里都有。
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專家全程護航,讓你踏踏實實做媽媽!
每月媽媽寶寶變化,詳細記錄:10張寶寶發育圖,解讀媽媽寶寶每月的變化,使你輕松掌握胎寶寶各階段的發育情況。
真實產檢單解讀:每次產檢時間、重點產檢項目介紹,配以真實產檢報告單解讀,方便對照查看寶寶的健康狀況。
一人吃,兩人補:協和營養師根據每月胎寶寶的變化,推薦當月應重點補充的營養素,并配有100多道孕期推薦食譜,手把手教你長胎不長肉。
胎教啟蒙,孕育聰明寶寶:逐月匹配胎教內容,科學孕育聰明寶寶。
安全“孕”動,真人示范:按孕期給出相應的運動方式,預防孕期腰痛、腳痛、水腫等癥,預防和改善胎位不正,鍛煉骨盆促進分娩。
另外,每月羅列生活保健、心理健康、職場準媽媽須知、準爸爸必看、不適與用藥……協和專家360度全方位陪伴你度過孕期分娩。
協和專家+協和媽媽圈干貨分享:孕產大全 內容簡介
這本書分為3個部分:妊娠、分娩、新生兒。**部分涵蓋懷孕十個月里涉及的胎兒情況和媽媽的身心變化,解答關于產檢單、營養需求、每月重點知識、瘦孕運動,以及為迎接寶寶的到來所做的準備等方面的問題;第二部分介紹分娩的全過程和有用的方法,幫助緩解
疼痛、順利分娩;第三部分幫助新手爸媽掌握如換尿布、母乳喂養等新生兒的基本護理方法,以及寶寶睡眠相關的建議。
協和專家+協和媽媽圈干貨分享:孕產大全 目錄
幸福懷孕篇
第1章 懷孕第 1 個月 (孕 0~4 周)
孕媽媽和胎寶寶的變化
孕媽媽 微微感覺到小生命的萌發
胎寶寶 只是一顆受精卵
產檢前看一下,省時省力一次過
怎么買到放心的驗孕產品
正規品牌的驗孕試紙準確率在85%~95%
基礎體溫監測,也可判斷妊娠
一定要重點看
受精后 14 日,就可以用驗孕試紙測出來
長胎不長肉的營養關鍵
懷孕初期不需要太多營養,不用特別補
堅持健康的飲食計劃
孕前飲食不規律的現在要糾正
一定要重點看
葉酸,整個孕期都要補
葉酸能有效預防神經管畸形
孕前補了,孕期還要補嗎
孕期每日需攝入葉酸 600 微克
哪些天然食物中葉酸含量高
靠天然食物補葉酸,夠嗎
食物量不足,葉酸片來補
營養搭配食譜推薦
蒸四樣/鮮蝦蘆筍/桃仁菠菜
板栗燒雞/胡蘿卜雪梨瘦肉湯/獼猴桃菠蘿蘋果汁
黑豆渣饅頭/香菇炒莜麥菜/涼拌海帶絲
清燉羊肉/羅宋湯/黑芝麻糯米糊
胎教:孕媽媽和胎寶寶都受益
受過胎教的寶寶更聰明
做胎教可調節孕期生活
胎教有利于建立親子感情
有大寶的帶大寶一起胎教
鼓勵準爸爸參與胎教
孕期好心情,寶寶出生后不愛哭鬧
一定要重點看
孕早期,運動要以“慢”為主
孕期運動好處多
孕期運動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
出現哪些情況時必須停止運動
安全運動:以輕柔為主
枕臂側躺:全身放松
坐姿聆聽:保持平和的心態
盤腿坐訓練:增強骨盆肌肉和韌帶的柔韌性
金剛坐:幫孕媽媽調節心情,預防抑郁
第二章懷孕第 2 個月 (孕 5~8 周)
孕媽媽和胎寶寶的變化
孕媽媽 乳房增大
胎寶寶 有了撲通撲通的心跳
產檢前看一下,省時省力一次過
做 B 超看妊娠囊,要多喝水使膀胱充盈
做 B 超寶寶位置不對,可以出去走走再做
準爸爸幫忙排隊,節約時間
發現陰道出血怎么辦
陰道出血,應警惕的意外情況
一定要重點看
B 超(孕 5~8 周)確定妊娠囊位置,并排除宮外孕
從 B 超結果看妊娠囊
肚子疼?陰道出血?要做 HCG檢查
幫你讀懂檢查孕酮和 HCG 的單子
長胎不長肉的營養關鍵
避免油膩食物
少食多餐
補充 B 族維生素
多吃點新鮮蔬菜、水果,喝點果蔬汁
一定要重點看
有早孕反應怎么辦
孕吐是正常的妊娠反應
早餐吃點固體食物能減少干嘔
補充碳水化合物,避免酮癥酸中毒
增加B族維生素可減輕孕吐反應
少食多餐避免營養不良
少吃油炸、油膩的食物,以免加重不適感
適當運動能緩解孕吐
營養搭配食譜推薦
薏米紅豆糙米飯/香菇炒豌豆/涼拌雞絲
西湖醋魚/蛤蜊湯/番茄橘子汁
雞絲豆芽拌面/胡蘿卜燴木耳/彩椒豌豆沙拉
茶樹菇蒸牛肉/排骨豆腐蝦皮湯/紅豆雙皮奶
音樂胎教:全家一起聽音樂
聽舒緩的音樂能促進胎寶寶發育
適合孕媽媽聽的音樂有哪些
家有大寶的,可以讓大寶選音樂
安全運動:安胎養胎
搖擺搖籃:放松身心幫助安胎
第三章懷孕第 3 個月 (孕 9~12 周)
孕媽媽和胎寶寶的變化
孕媽媽 觸摸子宮時能感覺到寶寶的存在
胎寶寶 大腦迅速發育
產檢前看一下,省時省力一次過
建檔是第1次產檢的重頭戲
第1次產檢需要檢查的項目*多
一定要重點看
NT 篩查,早期排畸
長胎不長肉的營養關鍵
增加優質蛋白質,來點低脂牛奶、雞蛋和豆腐
增加不飽和脂肪酸,多吃核桃等堅果
魚肉富含 ω-3 脂肪酸,能讓寶寶更聰明
一定要重點看
為兩個人吃飯≠吃兩個人的飯
孕早期飲食,量不一定要多,但種類要多
餐餐不過飽
細嚼慢咽能避免肥胖
主食中多點兒粗糧
水果糖分高,當加餐吃
體重增長過快要減少熱量攝入
體重增長過慢要適當加餐
營養搭配食譜推薦
二米飯/青椒炒豬血/雙仁拌茼蒿
蛤蜊蒸蛋/雞肉丸子湯/牛奶花生豆漿
蔥香蛋餅三明治/番茄燒豆腐/鹽水蝦
清蒸鱸魚/紫菜蝦皮蛋花湯/草莓奶昔
詩歌胎教:體會詩的古典美
準爸孕媽讀讀詩
帶著大寶學唐詩
安全運動:鍛煉腰腿部肌肉
躺式扭腰運動:鍛煉大腿及髖部肌肉,有利于順產
腿部畫圈:加強腿部肌肉的彈性
第四章懷孕第 4 個月 (孕 13~16 周)
孕媽媽和胎寶寶的變化
孕媽媽 子宮增大
胎寶寶 大腦迅速發育
產檢前看一下,省時省力一次過
孕期的血壓多少是正常
血壓會在孕中期下降,*后幾周恢復正常
不要過于擔心單一的高讀數
一定要重點看
血壓是每次都要檢查的,排除妊娠高血壓的可能
連續幾次測量血壓居高不下,需要引起重視
發現血壓高,多喝芹菜汁來降壓
長胎不長肉的營養關鍵
孕期每天需要多少蛋白質
優質蛋白質的動物性食物來源
優質蛋白質的植物性食物來源
每天吃多少食物能達到蛋白質需求量
一定要重點看
控制總熱量,避免肥胖和妊娠糖尿病
均衡飲食,控制體重
選擇低 GI(血糖生成指數)食物
避免過量吃甜食
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吃零食要有節制
營養搭配食譜推薦
西藍花三文魚炒飯/番茄炒玉米/蔬菜花園沙拉
黃燜雞/百合干貝香菇湯/芝士芒果奶蓋
香蕉燕麥卷餅/肉絲炒茭白/糖醋藕片
豆角燉排骨/南瓜牛肉湯/杏仁玉米汁
語言胎教:跟胎寶寶聊聊天
給胎寶寶取個可愛的小名
把每天的趣事兒說給胎寶寶聽
準爸爸讓胎寶寶多聽聽自己的聲音
鼓勵大寶和二寶聊聊天
一定要重點看
孕中期,運動要以“強”為主
生理特點
運動指南
安全運動:逐漸增加運動量
三角式瑜伽:幫助打開髖部,增強大腿前側肌力
仰臥側抬腿式:鍛煉腹部肌力
......
第八章懷孕第 8 個月 (孕 29~32 周)
孕媽媽和胎寶寶的變化
孕媽媽 會感到呼吸困難
胎寶寶 可以控制體溫
產檢前看一下,省時省力一次過
水腫檢查
安靜下來再測量血壓
空腹不宜做心電圖檢查
剛結束運動也不宜做心電圖檢查
一定要重點看
做好水腫檢查,預防妊娠高血壓
水腫檢查通常采用哪些方法
孕期水腫不容忽視
預防和減輕水腫的方法
長胎不長肉的營養關鍵
增加多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DHA 的攝入
儲存充足的維生素B1
少食多餐,減輕胃部不適
一定要重點看
避免營養過剩
控制體重增長,每周*多增加 0.5千克
孕晚期蛋白質的每日攝入量要增加至 85 克
蛋白質要以植物性食物為主要來源
注意控制鹽分和水分的攝入,預防水腫
脂肪攝入不過量,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
繼續補充鈣和鐵
補充銅元素能預防早產
營養搭配食譜推薦
蕎麥蒸餃/肉末燒海帶/櫻桃苦菊沙拉
紅菇燉雞/絲瓜白玉菇湯/荸薺生菜雪梨汁
燕麥南瓜粥/上湯娃娃菜/玉米黃瓜沙拉
紅燒羊排/蘿卜絲太陽蛋湯/櫻桃蘋果汁
趣味胎教:踢腹游戲
踢腹游戲怎么做
二孩孕媽媽可以讓大寶參與
歡迎準爸爸加入
安全運動:改善腰背痛、四肢痛
手臂運動:緩解肩背痛
一定要重點看
孕晚期,運動要以“緩”為主
生理特點
運動指南
下頜畫圈:防止頸椎酸痛,不讓頸椎變形
聳肩運動:緩解肩臂肌肉緊張,改善頸椎不適
第九章懷孕第 9 個月 (孕 33~36 周)
孕媽媽和胎寶寶的變化
孕媽媽 體重增長快
胎寶寶 有表情了
產檢前看一下,省時省力一次過
B超、觸診看胎兒又長了多少
一定要重點看
內檢檢查 了解骨盆腔的寬度
內檢前的準備
做內檢的過程
看懂骨盆異常
長胎不長肉的營養關鍵
控制總熱量,避免巨大兒
三餐要按時按點,不要饑一頓飽一頓
一定要重點看
孕晚期胃口大開,掌握這些技巧不讓體重瘋長
選營養密度高的食物
把分量變小點,讓種類變多些
巧搭配、常換樣
進餐順序改一改
細嚼慢咽
營養搭配食譜推薦
金槍魚三明治/黃花木耳炒雞蛋/平菇豆苗沙拉
魔芋燒鴨/芡實薏米老鴨湯/芒果酸奶冰沙
什錦鴨絲面/熘豬肝/涼拌雙耳
紅燒鯉魚/冬瓜蝦仁湯/西瓜草莓汁
兒歌童謠胎教:充滿童真的互動
給胎寶寶唱支歌
家有大寶的,讓大寶來哼唱
安全運動:改善腰背痛、四肢痛
產道肌肉收縮運動:減輕產道阻力,為順產打基礎
抱頭扭動:活動肩頸肌肉,改善肩頸不適
......
順利分娩篇
第十一章分娩進行時,了解三大產程
一定要重點看
第1產程,從規律宮縮開始至宮頸口完全張開
宮頸慢慢張開
陣痛變強時準媽媽的身體和心情
寶寶也在努力
在第1產程產媽要保持精神平靜、放松
第1產程:均勻呼吸,無須用力
第1產程宮縮休息時或轉變期應采取舒適的姿勢
分娩時你會配合醫生嗎?你的努力是順產成功的關鍵
入院后的注意事項
入院檢查
依宮頸口擴張情況進行分娩
如何對付陣痛
聽聽過來人的說法
趁陣痛的間隙休息一下
掌握正確的分娩呼吸法
事先準備的“護身符”派上用場
分娩的*佳用力時機
第1產程特殊情況的處理
“協和”媽媽幸福分娩故事:堅定信心,幫助我成功順產
陣痛過程中的各種問題
專題 “協和”孕婦課:第1產程中產媽的感覺和陪伴者的指導
一定要重點看
第二產程(胎兒娩出期),調整姿勢,聽助產士口令呼吸
胎兒娩出期
上產床前
趁著陣痛的間隙上產床
半仰臥位——向下用力
第二產程:用盡全力,屏氣使勁
寶寶的出生
一定要重點看
第三產程(胎盤娩出期),保持平穩姿勢,娩出胎盤
娩出胎盤
產后宮縮痛、會陰部縫合
剛出生的寶寶
寶寶的身體檢查
剛生產過的媽媽
產后媽媽的身體調理
乳腺的疏通和哺乳
產后修復篇
第十二章產后黃金 48 小時,護理重點
一定要重點看
產后第 1 天順產和剖宮產媽媽都要注意的事情
沒下奶之前,千萬不要喝下奶湯
怎樣判斷自己的乳腺管是否通暢
剖宮產后6小時內應去枕平躺
幫助剖宮產媽媽捏捏全身肌肉,可避免肌肉僵硬
自然分娩后宜采取半坐臥姿勢
密切關注24小時內的出血量
產后體溫超過38℃要當心
要準備保暖、防滑、舒適的月子鞋
產婦多汗應進行溫水擦浴
產后30分鐘要讓寶寶吃第1口奶
......
順產媽媽:好好休息,促進體力恢復
側切媽媽每天要用溫水沖洗外陰2 次
減輕會陰疼痛,過來人有哪些小妙招
側切媽媽產后 1~2 小時若出現嚴重疼痛,應及時通知醫生
產后 6~8 小時督促新媽媽坐一坐
及時補水,產后 6~8 小時一定要解小便
按摩關元穴、氣海穴,促進排尿
一天吃 5~6 餐, 可減輕胃腸道負擔
分娩后喝一碗暖暖的紅糖小米粥
怎樣判斷產后貧血
產后貧血如何補
順產媽媽一日食譜推薦
順產媽媽月子餐
糖水煮荷包蛋/蛋花湯/蒸蛋羹
藕粉粥/小米粥/紅糖酒釀蛋
剖宮產媽媽:排氣后再進食
6 小時后*好采取枕枕頭側臥位休息
傷口可放置沙袋,減少傷口滲血
謹防縫線斷裂
剖宮產媽媽要早用止痛藥
剖宮產媽媽生完寶寶就能喂奶嗎
6 小時后喝些排氣的湯,促進排氣
傷口愈合前,不宜多吃深海魚
剖宮產后不宜吃得太飽
剖宮產媽媽排氣后一日食譜推薦
剖宮產媽媽月子餐
三角面片/姜糖水/掛面臥雞蛋
雞蛋面線/花生紅棗小米粥/紅棗桂圓粥
寶寶:除了睡就是吃
金水水,銀水水,不如媽媽的奶水水
珍貴的初乳,不能浪費
怎樣判斷寶寶有效吸吮和無效吸吮
怎樣準確判斷新生兒是否吃飽了
寶寶沒有吃奶時,不用喂糖水、奶粉
純母乳喂養寶寶需要喂水嗎
寶寶睡覺時,要不要叫起來吃奶呢
新生兒睡覺真的不需要枕頭嗎
寶寶一豎抱就不哭,可以豎著抱嗎
寶寶哭了怎么辦
怎樣從床上抱起寶寶
前囟和后囟的護理
......
展開全部
協和專家+協和媽媽圈干貨分享:孕產大全 作者簡介
馬良坤
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教授,國家衛計委圍產營養項目組專家,2015-2016 年度中國十大婦產醫生。對圍產保健、妊娠期營養、產前篩查診斷、遺傳咨詢以及婦科內分泌疾病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承擔來自全國婦聯、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等組織的多項公益科普活動。發表學術文章四十余篇,參與編寫、翻譯專業書籍十余部,主編及主要創作多部科普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