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刑法論叢(2022年第3卷)(總第71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782948
- 條形碼:9787519782948 ; 978-7-5197-8294-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刑法論叢(2022年第3卷)(總第71卷) 內容簡介
《刑法論叢》第71卷共載論文17篇,秉承本論叢業已習慣的固定風格,所收錄的論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期我國刑法學界所取得的近期新研究成果。內容涵括中國刑法學、外國刑法學、國際刑法學、犯罪學與刑事政策學、刑事執行法學等刑法學諸多領域。本卷特設“幫助行為專欄”,收錄了3篇相關文章。施雄文的“容許風險與主觀歸責路徑研究——以網絡中立幫助行為為例證”一文,認為網絡技術中立的本質與容許風險相關聯,通過處理好主觀層面的“明知”與行業規范、規范的保護目的與技術困境、自陷風險與保證人地位三對關系,實現對網絡中立幫助行為的主觀歸責。孫鵬的“網絡中立幫助行為的可罰性界定與罪名選擇”一文認為網絡犯罪中立幫助行為是構成具體犯罪的幫助犯還是構成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需要在階層視角下逐一審查幫助的故意、行為促進、情節嚴重、法益衡量下的實質違法性、避免義務下的期待可能性等要點。何子涵的“幫助自殺行為刑法定性的教義學展開”一文認為在自殺行為合法的前提下,幫助自殺不具有可依附的正犯行為,自殺與幫助自殺不構成共同犯罪。未來,我國應單獨設置幫助自殺罪。現下,對幫助自殺行為應當做無罪處理。郭瑋的“非法經營罪兜底條款解釋理念的重構——‘回應一限縮’二元刑法解釋理念之提倡”一文認為非法經營罪兜底條款的存在具有具有歷史與現實的必要性,為法益保護預留了足夠的空間,應當通過“回應一限縮”二元刑法解釋理念,將該條款適用在妥當范圍之內。賴早興的“論拒不履行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罪中的‘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一文聚焦于拒不履行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罪構成中的核心要素,認為在認定網絡服務提供者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時,既要考慮不同主體安全管理能力的差異,也要分析義務沖突時網絡服務提供者履行義務的可能性。龐冬梅在其“俄羅斯刑法共犯制度及相關爭議問題”一文中對俄羅斯刑法中的共犯制度以及其中所存在的爭議問題進行了研究。
刑法論叢(2022年第3卷)(總第71卷) 目錄
容許風險與主觀歸責路徑研究——以網絡中立幫助行為為例證 施雄文
網絡中立幫助行為的可罰性界定與罪名選擇 孫鵬
幫助自殺行為刑法定性的教義學展開 何子涵
〔中國刑法〕
論被允許風險背景下醫療過失的注意義務——以“能力維持”為著力點 王一冰
刑事合規視野下法人刑事歸責體系的應然建構 劉昊
防衛限度判斷標準的理論反思與司法判斷規則 齊弋博
輕罪時代刑事制裁體系的反思與變革 賈佳
內外部證成規則對刑法適用的效用分析及現實路徑 張若楓
保險詐騙罪認定中的刑民沖突及其解決 吳加明
非法經營罪兜底條款解釋理念的重構——“回應—限縮”二元刑法解釋理念之提倡 郭瑋
襲警罪的實務檢視與規范適用 李永升 安軍宇
論拒不履行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罪中的“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 賴早興
基因科技犯罪的保護法益及其教義學思考 陳昊
〔外國刑法〕
俄羅斯刑法共犯制度及相關爭議問題 龐冬梅
假想防衛中故意的阻卻路徑檢討 程昇
〔刑事執行法〕
行刑法治化的日本路徑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趙新新
- >
姑媽的寶刀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莉莉和章魚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推拿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回憶愛瑪儂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