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都市里的漂泊與安住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822440
- 條形碼:9787522822440 ; 978-7-5228-2244-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都市里的漂泊與安住 內容簡介
本書基于**手資料,運用傳播學、社會學等領域的相關知識,在媒介化視域下觀照新生代農民工社交媒體使用與社會認同,認為:**,京津冀新生代農民工運用社交媒體、人際交往建構社會網絡,使其擁有了融入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信息和人脈支持;第二,地域認同是影響新生代農民工社會認同的主要因素,并影響群體認同、職業認同和文化認同;第三,女性農民工除了經歷男性農民工身份錯位、社會認同等問題外,還要經受用人單位的性別刻板印象、家庭和工作的雙重壓力以及獨立意識的培養等一系列問題;第四,北京皮村新生代農民工運用社交媒體創建微信公眾號《皮村之友》作為其娛樂和學習平臺,也構筑了自我發聲、傳播群體形象的公共空間,塑造了一個昂揚奮發的新工人群像。
都市里的漂泊與安住 目錄
緒論
一問題源起
二研究問題和研究意義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驟
**章京津冀地區新生代農民工群畫像
一新生代農民工群體的特征
二京津冀三地新生代農民工的群體特征
三他們如何使用社交媒體
四他們的夢想和現實
第二章新生代農民工的自我認知和社會認同
一社會認同的已有研究回顧
二新生代農民工的自我認知
三社會認同的面向
第三章新生代農民工的社交媒體使用與社會資本
一社交媒體使用與社會資本研究的回顧
二打工服務中心的社會關系網絡
三社交媒體使用與社會資本建構
第四章社交媒體使用與社會認同的路徑分析
一社交媒體嵌入新生代農民工的日常
二社會認同理論框架和研究假設
三建構社會認同模型
四社交媒體對社會認同的影響路徑
第五章新生代女性農民工的自我認識
一新生代女性農民工的研究回顧
二新生代女性農民工的基本情況
三“依附意識”有弱化傾向
四女性自我認識的逐漸覺醒
第六章新生代農民工的自我表達與形象建構
一媒介化理論及相關研究
二“皮村工友”的背景及其內容
三“皮村工友”的四個發展階段
四自我賦權之可能
五小結
參考文獻
附錄
一問卷部分
二深訪記錄
一問題源起
二研究問題和研究意義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驟
**章京津冀地區新生代農民工群畫像
一新生代農民工群體的特征
二京津冀三地新生代農民工的群體特征
三他們如何使用社交媒體
四他們的夢想和現實
第二章新生代農民工的自我認知和社會認同
一社會認同的已有研究回顧
二新生代農民工的自我認知
三社會認同的面向
第三章新生代農民工的社交媒體使用與社會資本
一社交媒體使用與社會資本研究的回顧
二打工服務中心的社會關系網絡
三社交媒體使用與社會資本建構
第四章社交媒體使用與社會認同的路徑分析
一社交媒體嵌入新生代農民工的日常
二社會認同理論框架和研究假設
三建構社會認同模型
四社交媒體對社會認同的影響路徑
第五章新生代女性農民工的自我認識
一新生代女性農民工的研究回顧
二新生代女性農民工的基本情況
三“依附意識”有弱化傾向
四女性自我認識的逐漸覺醒
第六章新生代農民工的自我表達與形象建構
一媒介化理論及相關研究
二“皮村工友”的背景及其內容
三“皮村工友”的四個發展階段
四自我賦權之可能
五小結
參考文獻
附錄
一問卷部分
二深訪記錄
展開全部
都市里的漂泊與安住 作者簡介
王錫苓,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領域包括新媒體與社會變遷、傳播效果、發展傳播學等。近年來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北京市社科重點項目及中國傳媒大學本科與研究生教改項目等多項課題;在CSSCI和TSSCI索引期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出版“新媒體專業系列教材”《新媒體研究方法》(第一作者,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2年1月版)和譯著《質性研究技能三十項》(格致出版社,2018年9月)。
書友推薦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虎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我與地壇
- >
莉莉和章魚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