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鼓浪嶼研究.第十七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824185
- 條形碼:9787522824185 ; 978-7-5228-2418-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鼓浪嶼研究.第十七輯 內容簡介
《鼓浪嶼研究》是鼓浪嶼國際研究中心于2015年創辦的學術集刊,專注于鼓浪嶼地方區域文化研究,從歷史沿革、人物傳記、僑鄉發展、旅游產業、文獻整理等方面對鼓浪嶼的人文遺產進行多角度、多側面的論述。此為第十七輯。本輯收入鼓浪嶼研究原創論文16篇。本輯所收各篇圍繞著海洋文明視野下的鼓浪嶼,將鼓浪嶼置于深遠時空坐標觀察與微觀脈絡肌理的解剖,從遠景、中景、近景的宏觀視野,從遺產價值研究體系與數字化等微觀視角,對鼓浪嶼進行全息視野和全新視角的解讀。從遠景來看,本輯作者首次提出“環南中國海”文化圈的形成,讓鼓浪嶼成為近現代南洋閩商的一塊“飛地”的觀點。中景將鼓浪嶼拉入十六世紀至十八世紀的大航海時代,從外文文獻所顯示出西班牙等航海國家在鼓浪嶼及廈門留下的一鱗半爪的痕跡,探討鼓浪嶼在大航海時代海洋貿易中的角色與作用。十九世紀中后期,荷蘭六批漢譯員在鼓浪嶼的學習中文情況的首次披露,從一個側面說明鼓浪嶼不僅是近代西方文化的輸入口,亦是中國文化的展示窗口和輸出口,是鼓浪嶼納入融入世界海洋文化的重要敘事。十九世紀西方海事繪畫的涌現,是這一敘事的具象補充,其本身亦有遺產價值。華僑群體研究與陳化成、吳瑞甫人物研究,為鼓浪嶼作為國際社區與總部經濟的描繪了細部內核與肌理。這是鼓浪嶼的近景呈現。本輯同時兼顧鼓浪鼓浪嶼當代問題的探討,比如遺產價值研究體系與模型,數字學術視域下鼓浪嶼特色文獻資源開發與利用等等。
鼓浪嶼研究.第十七輯 目錄
鼓浪嶼研究.第十七輯 作者簡介
潘少鑾,女,漢族,福建永春人,工商管理學士。現任廈門市僑聯黨組書記、主席。曾任福建省廈門市湖里區委常委、區委宣傳部部長。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回憶愛瑪儂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自卑與超越
- >
巴金-再思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