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火箭沖壓組合循環多模態燃燒過程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763495
- 條形碼:9787030763495 ; 978-7-03-076349-5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火箭沖壓組合循環多模態燃燒過程 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火箭沖壓組合循環發動機寬域多模態燃燒組織技術展開討論。首先介紹了火箭沖壓組合循環發動機的典型方案、工作特性和關鍵技術;然后對比了火箭沖壓組合循環發動機在多種燃燒模式下的熱力學過程,闡述了火箭沖壓組合循環發動機在引射模態和沖壓模態的摻混過程和混合增強方法;*后對火箭沖壓組合循環發動機在引射模態和沖壓模態的燃燒組織過程進行了詳細分析。
火箭沖壓組合循環多模態燃燒過程 目錄
目錄
第1章緒論1
1.1RBCC發動機簡介2
1.1.1RBCC發動機工作過程2
1.1.2RBCC發動機關鍵技術3
1.1.3RBCC發動機工程應用價值5
1.2RBCC發動機技術工程研制歷程5
1.2.1美國6
1.2.2日本14
1.2.3歐洲15
1.3RBCC發動機寬域混合燃燒技術研究進展16
1.3.1RBCC發動機引射模態混合燃燒技術研究16
1.3.2RBCC發動機沖壓模態混合燃燒技術研究28
1.3.3RBCC發動機火箭模態工作特點37
1.3.4RBCC發動機模態轉換技術研究38
1.4本書內容簡介39
參考文獻40
第2章RBCC發動機熱力學分析53
2.1摻混后燃燒(DAB)模式熱力學分析53
2.1.1DAB模式熱力學循環分析54
2.1.2DAB模式分析模型56
2.1.3DAB模式參數化分析61
2.1.4管徑與火箭流量特性分析70
2.2即時摻混燃燒(SMC)模式熱力學分析74
2.2.1SMC模式熱力學循環分析75
2.2.2SMC模式分析模型75
2.2.3SMC模式參數化研究78
2.3沖壓燃燒模態熱力學分析85
2.3.1RBCC發動機沖壓模態性能特點86
2.3.2RBCC發動機沖壓模態燃燒計算模型87
2.3.3RBCC發動機沖壓模態燃燒特性研究95
2.3.4RBCC發動機推力特性分析106
2.3.5RBCC發動機沖壓模態寬速域特性分析112
2.4RBCC發動機燃燒模式選擇119
2.5本章小結121
參考文獻122
第3章RBCC發動機引射模態混合過程124
3.1RBCC發動機混合層理論分析124
3.2RBCC發動機關鍵參數對的混合層摻混特性的影響130
3.2.1火箭一次流膨脹情況對摻混過程的影響130
3.2.2對流馬赫數對摻混過程的影響152
3.3RBCC發動機高溫差混合層流動摻混特性160
3.3.1高溫差亞/超混合層流動摻混特性160
3.3.2高溫差超/超混合層流動摻混特性164
3.3.3高溫差混合層摻混機制總結168
3.4引射模態混合增強方法169
3.4.1收縮擴張型流道混合增強方法研究169
3.4.2壁面凹腔流道混合增強方法研究174
3.5本章小結180
參考文獻180
第4章摻混后燃燒(DAB)模式混合燃燒過程182
4.1DAB模式的推力特性182
4.1.1DAB模式的實驗方法182
4.1.2DAB模式的實驗結果與分析187
4.2DAB模式的混合增壓特性195
4.2.1混合室內的混合增壓特性實驗研究195
4.2.2DAB混合增壓過程參數化數值研究200
4.3非均勻混合氣在擴張段中的流動特性218
4.3.1非均勻混合氣體的計算模型219
4.3.2入口參數分布對流動特性的影響221
4.3.3不同背壓對流動特性的影響227
4.3.4非均勻氣流在擴張段中的流動機制229
4.4本章小結229
參考文獻230
5章即時摻混燃燒(SMC)模式混合燃燒過程232
5.1SMC模式的推力特性232
5.1.1SMC模式的試驗方法232
5.1.2SMC模式的實驗結果與分析235
5.2SMC模式二次補燃和出口面積影響特性239
5.2.1二次補燃對SMC模式總體性能的影響239
5.2.2出口面積對SMC模式總體性能的影響243
5.3SMC模式的混合燃燒過程參數化數值仿真244
5.3.1SMC模式基準工況的仿真流場分析244
5.3.2氣動參數對SMC模式性能的影響246
5.4本章小結251
參考文獻251
第6章RBCC發動機沖壓模態燃燒組織過程253
6.1沖壓模態燃燒組織過程實驗系統253
6.1.1沖壓模態直連式實驗系統253
6.1.2基于凹腔和火箭底部的沖壓燃燒室254
6.1.3基于火箭底部和激波發生器的沖壓燃燒室255
6.1.4流動/燃燒診斷系統257
6.2復雜波系作用下的凹腔點火與火焰穩定機理259
6.2.1凹腔動態點火過程259
6.2.2凹腔點火過程分析264
6.2.3典型凹腔火焰穩定模式268
6.2.4基于無監督學習的火焰穩定模式分析272
6.2.5凹腔燃燒不穩定性分析278
6.3引射火箭底部回流區火焰穩定與增強方法280
6.3.1引射火箭底部回流區的自點火、吹熄和火焰穩定280
6.3.2基于激波發生器的火焰穩定增強方法287
6.3.3激波發生器阻塞比對火焰穩定模式的影響293
6.3.4激波發生器位置對火焰穩定模式的影響295
6.4凹腔與引射火箭底部回流區協同火焰穩定303
6.4.1凹腔與引射火箭尾跡區無反應流場特征303
6.4.2凹腔與引射火箭尾跡區中的動態點火過程304
6.4.3凹腔與引射火箭尾跡區協同火焰穩定機制分析306
6.5低動壓條件下凹腔點火及火焰穩定特性315
6.5.1低動壓彈道下沖壓發動機燃燒特性分析315
6.5.2不同動壓彈道下的火焰穩定特性對比分析319
6.5.3極低動壓彈道下的燃燒特性323
6.6本章小結328
參考文獻329
第7章RBCC發動機燃燒技術展望332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與地壇
- >
自卑與超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回憶愛瑪儂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隨園食單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