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一個自殺者的傳說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82077
- 條形碼:9787020182077 ; 978-7-02-018207-7
- 裝幀:軟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一個自殺者的傳說 本書特色
根據作者真實經歷寫就,塵封十二年終獲認可的格蕾絲·佩雷短篇小說獎獲獎神作:1980年,一個名叫詹姆斯·埃德溫·范恩的男子自殺身亡;十五年后,他的兒子大衛·范恩以父親當年的親身經歷為藍本寫下了這些故事;又過了十二年,這些原本無人問津的故事因獲得格蕾絲·佩雷短篇小說獎首獎而*終得以出版,即為本書; 一部結構精巧的短篇小說集:由五個短篇小說和一個中篇小說構成,六個故事的編排有其自身清晰的邏輯脈絡,絕非隨意集合; 當代短篇小說中罕見的驚人反轉:整部短篇集圍繞主人公父親之死展開,跟隨小說主線敘述者少年羅伊·費恩的視角,我們將有機會審視一個男人的一生,其中包含溫情、殘酷以及驚人的反轉:“兒子用記憶和想象編織了一張致命的網,完成了一場令人不安的復仇。這是一部感人至深、令人毛骨悚然的文學處女作。” 斬獲全球10 文學獎項的口碑之作:本書除斬獲2007年格蕾絲·佩雷短篇小說獎外,還在國際上獲得十多個文學獎項,包括法國美第奇外國小說獎、西班牙加泰羅尼亞書商協會*佳外國小說獎、加利福尼亞圖書獎、法國《快報》讀者獎等,并入選英國《衛報》《泰晤士報文學增刊》等十一個國家多達四十家媒體的“年度*佳圖書”榜單; 科爾姆·托賓、洛麗·摩爾、羅伯特·奧倫·巴特勒等著名作家激賞推薦:僅就其意象和句子而言,本書已是一件珍寶。(科爾姆·托賓)
一個自殺者的傳說 內容簡介
一九八〇年,一個名叫詹姆斯·埃德溫·范恩的男子自殺身亡;十五年后,他的兒子大衛·范恩以父親當年的親身經歷為藍本寫下了這些故事;又過了十二年,這些原本無人問津的故事因獲得格蕾絲·佩雷短篇小說獎首獎而*終得以出版,即為本書。小說由五個短篇小說和一個中篇小說構成,六個故事的編排有其自身清晰的邏輯脈絡,絕非隨意集合。跟隨小說主線敘述者少年羅伊·費恩的視角,我們將有機會審視一個男人的一生,其中包含溫情、殘酷以及驚人的反轉。
一個自殺者的傳說 目錄
一個自殺者的傳說 相關資料
僅就其意象和句子而言,本書已是一件珍寶。——科爾姆·托賓 本書是那種隨意翻開就可以因其句子的節奏和鮮明的美感將你吞噬的書……對某些人來說,范恩的構想會過于無情,但《一個自殺者的傳說》標志著一位真正偉大作家的處女作的誕生。——《愛爾蘭星期日獨立報》 (大衛·范恩是)科馬克·麥卡錫的真正繼承者之一。 一位作家誕生了。——法國《西南日報》 在《一個自殺者的傳說》的開篇幾頁,作者低調地向讀者展現一些野外生存的工具——繩索、螺絲釘、電池……但到小說結尾時,這些繩索成為套住讀者的利器,螺絲釘像被釘進讀者的指甲里,而那些電池則帶給讀者不可言語的痛苦。這就是作者一手創作的傳說,讓讀者身臨其境之悲傷。——《紐約時報》 大衛·范恩以一組非凡、新穎的小說變奏,講述其父親之死,勢將成為美國經典。——《泰晤士報文學副刊》 我從未見過比范恩的小說更細致、更明亮的敘事藝術。至少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是這樣。——洛麗·摩爾 大衛·范恩是一個重要的美國文學新聲音。——羅伯特·奧倫·巴特勒 一位值得閱讀和重讀的作家。——《經濟學人》 精彩……范恩的散文繼承了科馬克·麥卡錫和海明威的精髓,但又有自己的靈活性。——《泰晤士報》 大衛·范恩不懈的報道性想象力常常讓他的小說看起來不像是寫出來的,而像是鑿出來的。他從自己巨大而明顯的痛苦中寫出了一本小巧可愛的書。——《紐約時報書評》 大衛·范恩對其父之死進行了非凡而富有創意的虛構變奏,本書必將成為美國的經典之作。——《泰晤士報文學增刊》 一部無情的、令人心碎的精彩作品,堪與科馬克·麥卡錫的《大路》相媲美。——《周末澳大利亞人》 他這一代最好的作家之一。——《費加羅報》 通過《一個自殺者的傳說》,范恩探尋到了美國靈魂深處黑暗而孤獨的內心。這是一次毀滅性的旅程,讀起來很困難,但卻令人無法放下,同樣也無法忘記。——《舊金山紀事報》 兒子用記憶和想象編織了一張致命的網,完成了一場令人不安的復仇。這是一部感人至深、令人毛骨悚然的文學處女作。——《星期日堪培拉時報》
一個自殺者的傳說 作者簡介
大衛·范恩
(1966— )
美國作家,生于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島,成長于凱奇坎島,畢業于斯坦福大學英文系,并獲得康奈爾大學創意寫作碩士。他曾先后執教于斯坦福大學、康奈爾大學、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和舊金山大學,目前是英國華威大學創意寫作教授。
自二○一一年出版shou部長篇小說《馴鹿島》以來,大衛·范恩以近乎每年一部的速度寫作長篇小說,截至目前已出版《塵土》(2012)、《公羊山》(2013)、《水族館》(2016)等,并曾憑《馴鹿島》《塵土》兩度入圍國際IMPAC都柏林文學獎。他的最新長篇是出版于二○一九年的《月球上的大比目魚》。此外,他還出版了回憶錄《下沉一英里》(2005)和反思美國校園槍擊案的紀實作品《人間末日》(2011)。大衛·范恩
(1966— )
美國作家,生于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島,成長于凱奇坎島,畢業于斯坦福大學英文系,并獲得康奈爾大學創意寫作碩士。他曾先后執教于斯坦福大學、康奈爾大學、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和舊金山大學,目前是英國華威大學創意寫作教授。
自二○一一年出版shou部長篇小說《馴鹿島》以來,大衛·范恩以近乎每年一部的速度寫作長篇小說,截至目前已出版《塵土》(2012)、《公羊山》(2013)、《水族館》(2016)等,并曾憑《馴鹿島》《塵土》兩度入圍國際IMPAC都柏林文學獎。他的最新長篇是出版于二○一九年的《月球上的大比目魚》。此外,他還出版了回憶錄《下沉一英里》(2005)和反思美國校園槍擊案的紀實作品《人間末日》(2011)。
短篇小說集《一個自殺者的傳說》是范恩寫作生涯中的第一部作品,寫成于上世紀末,因沒有文學經紀人愿意向出版社推薦而被擱置十二年。在此期間為了生活,他當了八年船長,還做過造船工作。直到他參加了二○○七年格蕾絲·佩雷短篇小說獎評選并獲獎,該書才由參與主辦該獎項的馬薩諸塞大學出版社于同年出版。二○一○年,本書再版獲得巨大成功,在國際上獲得十多個文學獎項,包括法國美第奇外國小說獎、西班牙加泰羅尼亞書商協會最佳外國小說獎、加利福尼亞圖書獎、法國《快報》讀者獎等,并入選十一個國家多達四十家媒體的“年度最佳圖書”榜單。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莉莉和章魚
- >
回憶愛瑪儂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山海經
- >
自卑與超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