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風起五十年——風電地標與風能人的故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617657
- 條形碼:9787522617657 ; 978-7-5226-1765-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風起五十年——風電地標與風能人的故事 內容簡介
風電在地表之上,以高塔和風輪的方式呈現給世界,無論它多么高聳健壯,都是肉眼能夠到達的地方,風輪在天空有多高遠,風電人在地面上的就有多努力。本書通過一座座風電地標、一個個的記錄,記錄了34個風電人物和9個風電典型地標,從而記錄中國近五十年來的風電發展史,這是以作者個人的視野和方式來詮釋中國近半個世紀的風電史。 本書記錄的,有些物已不存在,有的人不再歸來,正在前行的我們卻需要留存這些記憶,是傳承也是致敬未來。
風起五十年——風電地標與風能人的故事 目錄
前面的話
上篇 1976—2022 行者力量
賀德馨:錢學森的18封親筆信給他力量
施鵬飛:40年追風心永恒
杜祥琬:科學家轉身為國探求*優能源方案
石定寰:風能科技路上有他清晰的身影
史立山:風電行業亦如人生,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
武鋼:一個風電長跑者的三個夢想
張傳衛:觀勢謀局,讓風電越做越有勢
王承煦:清華校園的風電技術研發
陳通謨:因風創造“輝騰錫勒”地名的人
孫如林:從退役旋翼開始探求風輪上的能量
朱瑞兆:中國風能儲量變化知多少
賈大江:單調中的堅定一一21年設計中小型風電機組
吳運東:那時風電國產化也有閃光點
俞紅鷹:十年如一日慘淡經營小風機大世界
朱俊生:“雙輪”驅動風電發展
張世惠:八達嶺的風吹亮風電試驗底色
王文啟:敢為天下先的風電夢想
王建平:見證中國風能登上IEC/TC88大平臺
楊校生:從風電務虛到商業化實踐
于午銘:50歲開始為“金風”奠基的職業生涯
杜廣平:“乘風計劃”下的希望和痛
汪至中:國產化風電軟并網控制模塊的拓荒者
齊同慶:WD646,難以忘卻的記憶和遺憾
徐洪亮:淡定風聲
張自國:風險認知和專注決定做事的高度和持續
趙世明:職業生涯的高光年
曹志剛:和金風一起成長
張定金:“路走對了,就不怕遙遠”
胡永生:從塞罕壩到香港聯交所6年創業史
張啟應:期望做出理想的產品
韓俊良:一個創立華銳風電卻成華銳風電背景的人
張雷:十年向苦處行,回頭見到光明
金鑫:在市場摸爬滾打中看見可持續的生意
吳佳梁:起訴奧巴馬,打了一場有尊嚴的官司
田慶軍:成就客戶是行業發展的源泉
下篇 1986—2022 地標之變
馬蘭1986,風電離我們近了
達坂城,不會消失的“風電歷史博物園”
輝騰錫勒,因風電而生的地名
一項政策扶助了一個行業的興起
一個“不可能做成”的項目
來安,“低風速風電是個了不起的創舉”
2019,黑崖子全場并網拉開平價風電大幕
陽江有了一座世界級海上風電實驗基地
漂浮式風電“引領號”并網發電了
蒼南1號送出海上風電平價**縷春光
后記
展開全部
風起五十年——風電地標與風能人的故事 作者簡介
秦海巖,現任世界風能協會(WWEA)副主席、原國際電工委員會可再生能源認證體系(IECRE)副主席、全球風能組織(GWO)執委,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世界銀行(WB)等國際組織獨立專家,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CWEA)秘書長、國家海上風電裝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北京鑒衡認證中心(CGC)主任。
書友推薦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朝聞道
- >
隨園食單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與地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