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信息安全原理與實踐(第3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645351
- 條形碼:9787302645351 ; 978-7-302-64535-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信息安全原理與實踐(第3版) 本書特色
本書是一本系統指南,在前版基礎上進行了*新修訂,將幫助你從容應對當今的信息安全挑戰。
《信息安全原理與實踐》是學生、教師和信息安全專業人員的用書。作者Mark Stamp以清晰、易懂和嚴謹的教學方式講解了有關信息安全的4個關鍵組成部分:加密、訪問控制、網絡安全和軟件。另外,本書列舉豐富的示例,這些示例闡明了復雜的主題,突出了重要的安全問題,演示了保護數據機密性和完整性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信息安全原理與實踐(第3版) 內容簡介
《信息安全原理與實踐》(第3版)經過全面修訂和更新,新增了關于網絡安全基礎知識的章節,并擴展介紹了跨站腳本(XSS)攻擊、Stuxnet和其他惡意軟件、SSH協議、安全軟件開發和安全協議。書中的新示例說明了RSA密碼體系、橢圓曲線加密、SHA-3,以及包括比特幣和區塊鏈在內的散列函數的應用。更新后的習題、表和圖有助于讀者學習經典密碼體系、現代對稱加密、公鑰加密、密碼分析、簡單認證協議、入侵和惡意軟件檢測系統、量子計算等實用知識。這本頗受歡迎的教科書涉及的信息安全方法非常實用: l 涵蓋快速發展的信息安全領域的**內容。 l 解釋會話密鑰、接近正向保密、時間戳、SSH、SSL、IPSec、Kerberos、WEP、GSM和其他認證協議。 l 解決訪問控制技術,包括認證和授權、ACL,以及多級安全和隔離項。 l 討論軟件安全問題,從惡意軟件檢測到安全軟件開發。 l 包括教師解決方案手冊、PowerPoint幻燈片、講座視頻和其他教學資源。
信息安全原理與實踐(第3版) 目錄
1.1 人物角色 1
1.2 Alice 的網上銀行 2
1.2.1 機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2
1.2.2 CIA 并不是全部 3
1.3 關于本書 4
1.3.1 加密技術 5
1.3.2 訪問控制 5
1.3.3 網絡安全 6
1.3.4 軟件 6
1.4 人的問題 7
1.5 原理和實踐 7
1.6 習題 8
第Ⅰ部分 加密
第2 章 經典加密 14
2.1 引言 14
2.2 何謂“加密” 15
2.3 經典密碼 17
2.3.1 簡單代換密碼 17
2.3.2 簡單代換密碼分析 19
2.3.3 “安全”的定義 20
2.3.4 雙換位密碼 21
2.3.5 一次性密碼 22
2.3.6 密碼本密碼 25
2.4 歷史上的經典加密 27
2.4.1 “1876 年大選”的密碼 27
2.4.2 齊默爾曼電報 29
2.4.3 VENONA 計劃 30
2.5 現代密碼史 31
2.6 加密技術分類 34
2.7 密碼分析技術分類 35
2.8 小結 36
2.9 習題 37
第3 章 對稱密碼 42
3.1 引言 42
3.2 流密碼 43
3.2.1 A5/1 44
3.2.2 RC4 46
3.3 分組密碼 48
3.3.1 Feistel 密碼 48
3.3.2 DES 49
3.3.3 3DES 54
3.3.4 AES 56
3.3.5 TEA 58
3.3.6 分組密碼模式 60
3.4 完整性 64
3.5 量子計算機和對稱加密 65
3.6 小結 67
3.7 習題 68
第4 章 公鑰加密 73
4.1 引言 73
4.2 背包加密方案 75
4.3 RSA 79
4.3.1 教科書RSA 示例 80
4.3.2 反復平方 81
4.3.3 加速RSA 83
4.4 Diffie-Hellman 84
4.5 橢圓曲線加密 85
4.5.1 橢圓曲線數學 86
4.5.2 ECC Diffie – Hellman 88
4.5.3 實際的橢圓曲線示例 89
4.6 公鑰符號 89
4.7 公鑰加密的作用 90
4.7.1 現實世界中的機密性 90
4.7.2 簽名和不可否認性 91
4.7.3 機密性和不可否認性 92
4.8 證書和PKI 94
4.9 量子計算機和公鑰 96
4.10 小結 97
4.11 習題 98
第5 章 加密散列函數 106
5.1 引言 107
5.2 什么是加密散列函數 107
5.3 生日問題 109
5.4 生日攻擊 110
5.5 非加密散列 111
5.6 SHA-3 112
5.7 HMAC 115
5.8 加密散列應用程序 117
5.8.1 在線競價 117
5.8.2 區塊鏈 118
5.9 各種加密相關主題 125
5.9.1 秘密共享 125
5.9.2 隨機數 129
5.9.3 信息隱藏 131
5.10 小結 134
5.11 習題 135
第Ⅱ部分 訪問控制
第6 章 認證 146
6.1 引言 146
6.2 認證方法 147
6.3 密碼 148
6.3.1 密鑰與密碼 149
6.3.2 選擇密碼 149
6.3.3 通過密碼攻擊系統 151
6.3.4 密碼驗證 152
6.3.5 密碼破解的數學原理 153
6.3.6 其他密碼問題 157
6.4 生物識別 158
6.4.1 錯誤類型 160
6.4.2 生物識別技術示例 160
6.4.3 生物識別錯誤率 165
6.4.4 生物識別結論 166
6.5 你擁有的東西 166
6.6 雙因子認證 167
6.7 單點登錄和Web cookie 167
6.8 小結 168
6.9 習題 169
第7 章 授權 177
7.1 引言 177
7.2 授權簡史 178
7.2.1 橙皮書 179
7.2.2 通用標準 181
7.3 訪問控制矩陣 182
7.3.1 ACL 和能力 183
7.3.2 混淆代理 184
7.4 多級安全模型 185
7.4.1 Bell-LaPadula 187
7.4.2 Biba 模型 188
7.4.3 隔離項 189
7.5 隱秘信道 191
7.6 推理控制 193
7.7 CAPTCHA 194
7.8 小結 196
7.9 習題 197
第Ⅲ部分 網絡安全主題
第8 章 網絡安全基礎 202
8.1 引言 202
8.2 網絡基礎 203
8.2.1 協議棧 204
8.2.2 應用層 205
8.2.3 傳輸層 207
8.2.4 網絡層 210
8.2.5 鏈路層 211
8.3 跨站腳本攻擊 213
8.4 防火墻 215
8.4.1 包過濾防火墻 216
8.4.2 基于狀態檢測的包過濾防火墻 218
8.4.3 應用代理 218
8.4.4 縱深防御 219
8.5 入侵檢測系統 220
8.5.1 基于特征的入侵檢測系統 222
8.5.2 基于異常的入侵檢測系統 223
8.6 小結 227
8.7 習題 227
第9 章 簡單認證協議 233
9.1 引言 233
9.2 簡單安全協議 235
9.3 認證協議 237
9.3.1 利用對稱密鑰進行認證 240
9.3.2 利用公鑰進行認證 243
9.3.3 會話密鑰 244
9.3.4 完全正向保密 246
9.3.5 雙向認證、會話密鑰以及PFS 248
9.3.6 時間戳 248
9.4 “認證”與TCP 協議 250
9.5 零知識證明 253
9.6 協議分析技巧 257
9.7 小結 258
9.8 習題 259
第10 章 現實世界的安全協議 267
10.1 引言 267
10.2 SSH 268
10.3 SSL 270
10.3.1 SSL 和中間人 272
10.3.2 SSL 連接 273
10.3.3 SSL 與IPsec 274
10.4 IPsec 275
10.4.1 IKE 階段1 276
10.4.2 IKE 階段2 283
10.4.3 IPsec 和IP 數據報 284
10.4.4 傳輸和隧道模式 285
10.4.5 ESP 和AH 286
10.5 Kerberos 288
10.5.1 Kerberized 登錄 289
10.5.2 Kerberos 票據 290
10.5.3 Kerberos 的安全 291
10.6 WEP 292
10.6.1 WEP 認證 293
10.6.2 WEP 加密 293
10.6.3 WEP 協議的不完整性 294
10.6.4 WEP 的其他問題 295
10.6.5 WEP:底線 295
10.7 GSM 295
10.7.1 GSM 架構 296
10.7.2 GSM 安全架構 298
10.7.3 GSM 認證協議 300
10.7.4 GSM 安全缺陷 300
10.7.5 GSM 結論 303
10.7.6 3GPP 303
10.8 小結 304
10.9 習題 304
第Ⅳ部分 軟件
第11 章 軟件缺陷與惡意軟件 314
11.1 引言 314
11.2 軟件缺陷 315
11.2.1 緩沖區溢出 318
11.2.2 不完全驗證 328
11.2.3 競爭條件 329
11.3 惡意軟件 330
11.3.1 惡意軟件示例 331
11.3.2 惡意軟件檢測 337
11.3.3 惡意軟件的未來 339
11.3.4 惡意軟件檢測的未來 340
11.4 基于軟件的各式攻擊 340
11.4.1 臘腸攻擊 341
11.4.2 線性攻擊 341
11.4.3 定時炸彈 343
11.4.4 信任軟件 344
11.5 小結 344
11.6 習題 345
第12 章 軟件中的不安全因素 353
12.1 引言 353
12.2 軟件逆向工程 354
12.2.1 Java 字節碼逆向工程 356
12.2.2 SRE 示例 358
12.2.3 防反匯編技術 362
12.2.4 反調試技術 363
12.2.5 軟件防篡改 364
12.3 軟件開發 366
12.3.1 缺陷和測試 367
12.3.2 安全軟件的開發 369
12.4 小結 369
12.5 習題 370
附錄 376
信息安全原理與實踐(第3版) 作者簡介
Mark Stamp博士在信息安全領域擁有超過25年的經驗。他曾在一家硅谷公司任職,在學術界擔任計算機科學教授,在政府部門擔任國家安全局的密碼學科學家,發表了120多篇與信息安全相關的學術研究文章并撰寫了3本書。
- >
二體千字文
- >
巴金-再思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經典常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