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古今醫鑒(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產臨床經典名著)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6754750
- 條形碼:9787506754750 ; 978-7-5067-5475-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古今醫鑒(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產臨床經典名著) 本書特色
《古今醫鑒》,明·龔信纂輯,龔廷賢續編。約成書于明萬歷四年(1576年)。龔信,字瑞芝,金溪(今江西省金溪縣)人,精岐黃術,隸職太醫院。其子龔廷賢,字子才,號云林、悟真子,幼習儒業,后承家學,棄儒隨父習醫,曾任太醫院吏目,并獲“醫林狀元”匾額。一生著述頗豐,除續編本書外,還著有《壽世保元》、《萬病回春》、《魯府禁方》、《小兒推拿秘旨》、《種杏仙方》等。龔氏父子熟讀醫學經典及名家著作,博學眾采,重視民間秘方、驗方的收集與運用,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是龔廷賢,更是懸壺之處編及江蘇、河南、河北、山東等地,醫名甚著。 本書原作8卷,初刊本已不可見。后經王肯堂(字宇泰,號損庵、念西居士)訂補,題署《王宇泰先生訂補古今醫鑒》,改為16卷本刊行。該書匯集上自《黃帝內經》,下至元明諸家之論,博采眾長,分門別類,涉內、外、婦、兒、雜科病證百余種,是一部切合實用的綜合性醫著,具有較高臨床參考價值。現存版本數十種,*早版本為明萬歷間重刊本,卷首作“王宇泰先生訂補古今醫鑒”,另有日本明歷二年(1656年)刊本,亦為16卷,首行也有“王宇泰先生訂補古今醫鑒”字樣。清康熙二十三年甲子(1684年)文盛堂據蘊古堂余元聲重刻本又改為8卷,題作“新刻增補古今醫鑒”,為坊間刻本。現通行本有1958年商務印書館鉛印本、1990年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本等。 此次整理,以明萬歷十七年(1589年)刻本為底本,以日本刊本為校本。 一、凡底本中有明顯的誤字或不規范字,如“己、已、巳”不分,“脅、肋”混用,“楂、渣”誤作“査”等,均徑改,不出校記。對個別生僻的字詞酌加注釋。 二、底本正文中有脫漏或訛誤處,據校本或文義補、改,并出校記說明。 三、原書中通假字與異體字一律徑改為規范的簡化字。 四、原書系豎排本,現易為橫排本。依照慣例,原文中的“右銼一劑”、“右為末”之類的“右”字,一律徑改為“上”字。 五、原文中的中藥名稱,均改為現代的通用名,均不出注。如“黃蘗、黃檗”徑改為“黃柏”;“斑貓”徑改為“斑蝥”等。 六、原書目錄中個別與內容不一致者,均按內容徑改。 七、書中劉自強、劉巡二人之序以及書末“勸善良方”、“口占八絕”,均據日刊本增補。 由于校注者水平有限,書中差錯在所難免,敬請讀者斧正。
古今醫鑒(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產臨床經典名著) 內容簡介
本書精選了歷來有名醫家所創之方,再加之自己的見解,分析中肯,說理透徹,頗為實用。因此,本書是一部有價值的中醫臨床參考書,可供中醫、中藥、中西醫結合以及廣大的中醫愛好者閱讀使用。
古今醫鑒(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產臨床經典名著) 目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虎
- >
回憶愛瑪儂
- >
經典常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