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昨日的世界:一個歐洲人的回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478351
- 條形碼:9787559478351 ; 978-7-5594-7835-1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昨日的世界:一個歐洲人的回憶 本書特色
◆ 豆瓣9.4高分經典,跟當下形成強烈的互文,沒有哪個時代比現在更適合讀《昨日的世界》!
書內是昨日的世界,同時也是今日的鏡像。茨威格把“時代的一粒塵埃,落在每個人頭上都是一座山”和“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兩種感受交織譜寫,讀來令人動容。
◆ 奧斯卡認證高口碑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靈感來源。
2014年上映的《布達佩斯大飯店》入圍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ZUI佳影片,榮獲第6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評審團大獎。“在野蠻的歐洲屠宰場上,還有關于文明的微光存在,這就是人性。”電影的詮釋也是本書的內核。
◆ 口碑譯者文澤爾,歷時兩年,德文直譯。1419條注釋,真正讀懂茨威格。
流暢精準簡潔之外,更是查閱多種資料添加1419條注釋,有些是背景知識補充,有些是相關軼事,總之把很多事件的ZUI后一塊拼圖給補上,讀來令人心生恍然大悟之感,余韻悠長。
◆ 茨威格生前ZUI后一部作品,一部飽含悲憫與眷戀、包含人文與歷史的自傳體回憶錄。
他把個人的命運與時代融為一體,通過自己所經歷的人與事記錄了歐洲社會一代人的命運浮沉,從精神的高地跌落到道德的深淵,和平與人性遭遇越來越嚴重的挑戰,從前那個平和、包容、友善、自由的文明歐洲,消失殆盡。茨威格目睹了這一切,呈現這一切,是一個人道主義者對灰暗年代發出的絕望抗議。
◆“時代的一粒塵埃,落到每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我們或許不知道道德的上限,但是這本書讓我們知道為人的底線。它能幫助我們在身處迷霧或混沌時,找到那個做人的刻度,提醒我們如何不變成烏合之眾,不對其他人施加平庸之惡,提醒我們在凝視深淵時仍然應該心向光明。
◆ 屬于茨威格的“我的群星閃耀的朋友圈”。
茨威格在書中回溯了自己的一生,包括跟陀思妥耶夫斯基、托爾斯泰、弗洛伊德、愛因斯坦、貝多芬、羅丹、里爾克等作家、哲學家交往的過程,打破次元壁,也讓我們得以窺探大師們作為歷史見證者的一面。
◆ 豆瓣9.4高分經典,跟當下形成強烈的互文,沒有哪個時代比現在更適合讀《昨日的世界》!
書內是昨日的世界,同時也是今日的鏡像。茨威格把“時代的一粒塵埃,落在每個人頭上都是一座山”和“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兩種感受交織譜寫,讀來令人動容。
◆ 奧斯卡認證高口碑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靈感來源。
2014年上映的《布達佩斯大飯店》入圍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ZUI佳影片,榮獲第6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評審團大獎。“在野蠻的歐洲屠宰場上,還有關于文明的微光存在,這就是人性。”電影的詮釋也是本書的內核。
◆ 口碑譯者文澤爾,歷時兩年,德文直譯。1419條注釋,真正讀懂茨威格。
流暢精準簡潔之外,更是查閱多種資料添加1419條注釋,有些是背景知識補充,有些是相關軼事,總之把很多事件的ZUI后一塊拼圖給補上,讀來令人心生恍然大悟之感,余韻悠長。
◆ 茨威格生前ZUI后一部作品,一部飽含悲憫與眷戀、包含人文與歷史的自傳體回憶錄。
他把個人的命運與時代融為一體,通過自己所經歷的人與事記錄了歐洲社會一代人的命運浮沉,從精神的高地跌落到道德的深淵,和平與人性遭遇越來越嚴重的挑戰,從前那個平和、包容、友善、自由的文明歐洲,消失殆盡。茨威格目睹了這一切,呈現這一切,是一個人道主義者對灰暗年代發出的絕望抗議。
◆“時代的一粒塵埃,落到每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我們或許不知道道德的上限,但是這本書讓我們知道為人的底線。它能幫助我們在身處迷霧或混沌時,找到那個做人的刻度,提醒我們如何不變成烏合之眾,不對其他人施加平庸之惡,提醒我們在凝視深淵時仍然應該心向光明。
◆ 屬于茨威格的“我的群星閃耀的朋友圈”。
茨威格在書中回溯了自己的一生,包括跟陀思妥耶夫斯基、托爾斯泰、弗洛伊德、愛因斯坦、貝多芬、羅丹、里爾克等作家、哲學家交往的過程,打破次元壁,也讓我們得以窺探大師們作為歷史見證者的一面。
◆ 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教授、知名哲學家陳嘉映評《昨日的世界》。
“沒有哪個時代是全面美好的,而且,屬于一個特定時代的美好事物不可能被原樣移植到別的時代,但我們只有了解過去曾有過哪些美好的事物,才可能在現實世界中培養美好的東西。”
◆ 封面暗藏玄機,鋪陳茨威格手寫告別信。
莫茨威格用充滿悲憫和眷戀的口吻,回溯了歐洲半個世紀以來的顛沛、顛覆和隕落,ZUI終他選擇在巴西的彼得羅波利斯服毒自盡,在告別信中他如此言說:“愿他們在漫漫長夜之后,仍能看到黎明! ”依然飽含一個人道主義者對后世的期許,而這個期許我們接收到了,所以把他告別信的德文版放在了封面上,中文版放在了內文開篇。
◆ 業內知名設計師@broussaille私制操刀設計,內外雙封,典藏感up。
內外雙封設計,電影感、時代感、故事感皆在其中;封面采用特種紙印刷,書名燙黑,更顯質感;內文采用細膩膠版紙印刷,對眼睛友好。
◆ 隨書附贈藏書票。
昨日的世界:一個歐洲人的回憶 內容簡介
《昨日的世界:一個歐洲人的回憶》是茨威格寫于其被迫流亡的1939年至1941年間的個人傳記,也是一段風云變幻的歐洲歷史。茨威格把個人的命運與時代融為一體,通過自己所經歷的人與事,記錄了歐洲社會一代人的命運浮沉,從**次世界大戰前夜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動蕩的半個多世紀,歐洲逐漸從精神的巔峰墜落到道德的深淵,和平與人性遭遇越來越嚴重的挑戰,從前那個平和、包容、友善、自由、一體化的文明歐洲,消失殆盡。 茨威格目睹了這一切,開始成為一位不情愿的見證人,在生命沉入黑暗之前,為我們留下了一個高貴而殘破的昨日鏡像,更是一個人道主義者對灰暗年代發出的絕望抗議。
昨日的世界:一個歐洲人的回憶 目錄
昨日的世界:一個歐洲人的回憶 相關資料
一位出色的藝術家和非常天才的思想家。 ——高爾基 魅力和絕望蕞好的描寫者。 ——羅曼·羅蘭 他有著獨特的天賦,能夠栩栩如生地重現歷史上的偉大人物。 ——托馬斯·曼 茨威格不是用上帝視角對世界做出整體判斷,他并沒有說,那個時代人人都過得更好。他是在悲嘆他個人蕞珍視的價值一去不返。這種價值就是個人心靈的自由,說得窄一點,就是他這樣的文化人、智識人所享有的心靈自由和個人自由。 ——陳嘉映
昨日的世界:一個歐洲人的回憶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奧]斯蒂芬·茨威格
(Stefan Zweig, 1881.11.28—1942.2.22)
奧地利小說家、傳記作家。
茨威格在奧匈帝國維也納長大,青年時代在維也納和柏林攻讀哲學和文學,此后很長一段時間,在世界各地游歷。一戰期間從事反戰工作,成為和平主義者。1934年遭納粹驅逐,流亡英國。1940年移居巴西。1942年2月22日,與妻子在寓所服毒去世。《昨日的世界:一個歐洲人的回憶》是其生前蕞后一部作品,是其自傳體回憶錄。
【作者介紹】
[奧]斯蒂芬·茨威格
(Stefan Zweig, 1881.11.28—1942.2.22)
奧地利小說家、傳記作家。
茨威格在奧匈帝國維也納長大,青年時代在維也納和柏林攻讀哲學和文學,此后很長一段時間,在世界各地游歷。一戰期間從事反戰工作,成為和平主義者。1934年遭納粹驅逐,流亡英國。1940年移居巴西。1942年2月22日,與妻子在寓所服毒去世。《昨日的世界:一個歐洲人的回憶》是其生前蕞后一部作品,是其自傳體回憶錄。
茨威格的作品涵蓋詩歌、短論、小說、戲劇,尤以中短篇小說和人物傳記見長,代表作《昨日的世界》《人類群星閃耀時》《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以細膩的心理刻畫、深切的人文關懷,在世界范圍都有著經久不衰的魅力。
【譯者介紹】
文澤爾
旅德作家、譯者、書評人。
譯作有《審判》《城堡》《變形記》《荒原狼》等。
- >
巴金-再思錄
- >
莉莉和章魚
- >
回憶愛瑪儂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