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醫養結合與健康促進-(城市老年人健康消費行為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720623
- 條形碼:9787522720623 ; 978-7-5227-2062-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醫養結合與健康促進-(城市老年人健康消費行為研究) 內容簡介
目前醫療保健已經成為全世界貿易增長*快的行業,健康消費早已溢出醫療領域的服務,逐漸朝保健方向延伸。然而保健品行業在我國長期面臨信任危機,老年人的消費角色、能力與權力也時常遭到忽視。因此,老年消費群體在保健品市場中的異軍突起,引發了社會熱議。消費的社會意義是解讀行為的重要切入點,看似“反常”的群體行為也迫使我們正視消費背后老年人未得到滿足的需求。本書立足于保健品消費對老年人以及中國本土語境的特殊意涵,從政策演進、市場推動、歷史烙印和價值驅動四個維度探究消費行為背后的深層邏輯。基于此,作者在*后提出社會工作對老年人保健品消費行為的介入空間,以及未來應對老年人保健品消費的介入策略和為老服務的完善方向。
醫養結合與健康促進-(城市老年人健康消費行為研究) 目錄
**章 導論
**節 從研究困惑到研究問題
一 老年人保健品消費行為背后的矛盾
二 研究問題的形成:消費、健康與老年消費者
三 研究問題的確定
第二節 文獻回顧:現狀、特征與影響因素
一 老年消費的相關研究回顧
二 老年人保健品消費的相關研究回顧
三 核心概念與研究述評
第三節 理論基礎與分析框架:從“情感-補償”到“需求-補償”
一 消費社會學理論研究進程
二 情感消費理論與補償性消費理論
三 “情感-補償”分析范式的局限與優化
四 “需求-補償”:老年人保健品消費行為的分析框架
第四節 研究方法
一 質的研究取向
二 資料的收集方法
三 資料的整理與分析
四 研究倫理
第五節 本書結構
第二章 政策演進:老年健康責任主體的社會化
**節 醫療衛生政策變遷下的醫療需求
一 早年醫療供給的局限:低水平與功利化
二 當下醫療服務的困境:不公平與供不應求
三 既有醫療衛生政策推動醫療需求的形成
第二節 當前養老模式下的養老需求
一 機構式養老:負面印象
二 社區居家式養老:量大于質
三 醫養結合式養老:高門檻準入
四 多種養老模式推動養老需求的形成
第三節 優化與補缺:保健品消費對需求的補償
一 治未病:優化醫療衛生服務
二 人情味:填補養老模式缺漏
第三章 市場推動:健康身體與情感聯結的建構
**節 健康商品化過程中的健康消費需求
一 保健概念的演變:從廣義到狹義
二 行業發展的推動:健康欲望的生產
三 健康商品化推動健康需求的形成
第二節 情感商品化過程中的情感消費需求
一 物的象征意義:保健品的情感建構
二 商品的衍生價值:情感服務的注入
三 情感商品化推動情感需求的形成
第三節 鏈接與建構:保健品消費對需求的補償
一 一站式:鏈接綜合性醫療服務
二 沉浸式:建構互動性社區空間
第四章 歷史烙印:苦難記憶下敘事與意義形成
**節 老年人保健品消費者的個體經歷特征
一 匱乏與苦難:需求不滿足
二 變革與風險:不確定的生活
三 集體與犧牲:被壓抑的欲望
展開全部
醫養結合與健康促進-(城市老年人健康消費行為研究) 作者簡介
薛媛媛,1993年生,華東師范大學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博士,中共浙江省委黨校(行政學院)社會學文化學教研部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老年社會工作、醫務社會工作以及相關福利政策。論文刊發于《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河北學刊》《江漢學術》《社會工作與管理》等,其中數篇獲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
書友推薦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煙與鏡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