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白話中國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1176158
- 條形碼:9787221176158 ; 978-7-221-17615-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白話中國史 本書特色
"*一本書讀懂五千年中國史!大視野、通識感,不拘泥于局部細節,學習歷史頂好的入門書。
*錢鐘書、李敖、易中天、柏楊等大師學界推崇。
*易中天推崇的史學大師呂思勉的國史入門書!華人世界公認的國史巨著!
易中天推崇的“前輩史學四大家”之一呂思勉先生代表作;通貫各時代,盡顯中國歷史大勢和發展脈絡;讀懂中國歷史看這一本就夠了!
*普通讀者認識中國歷史的國民性讀本。
《白話中國史》在眾多的通史作品中,以簡潔透徹的現代語言,將歷史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提綱掣領地選擇出來,解剖、分析,深入淺出,生動易懂,為學界同人傳為美談。是普通讀者認識中國歷史的國民性讀本。
*開辟中國史寫作的新紀元。
本書滲透著呂思勉用新方法、新思想來整理舊國故的精神。潭其驤稱呂思勉“以史學名家而兼通經、子、集三部”。嚴耕望稱呂思勉的治史是“通貫各時代,周贍各領域”,這也是本書的主要特色。顧頡剛評價本書“以豐富的史識與流暢的筆調來寫通史,方為通史寫作開一新的紀元”。
*國內知名設計師操刀設計,裝幀精美。
封面采用日本進口大地紙,印銀工藝,手感良好。內文采用進口輕型紙張,護眼好讀。
*附傳世名畫拉頁,在書中飽覽歷史大好河山
附千里江山圖拉頁,近觀傳世名畫,學習歷史的同時飽覽中華大好河山。"
白話中國史 內容簡介
本書由呂思勉先生在歷年教學講稿和史學研究的基礎上完善而成,記敘了上起遠古時代,下至二十世紀上半葉的中國歷史。全書按中國歷史社會的變遷劃分為五編:上古史、中古史、近世史、近世史、現代史、總論,并按政治、地理、社會、文化等做了梳理。
白話中國史 目錄
編 上古史
章 太古之傳說 2
第二章 中華民族之建國 7
第三章 唐虞夏商之政教 12
第四章 上古之文化與社會 18
第五章 周之建國及其政教 27
第六章 春秋與戰國 39
第七章 周代之社會概況 44
第八章 春秋戰國之學術思想 49
第九章 本期結論 55
第二編 中古史
第十章 秦代之統一與疆土之拓展 62
第十一章 兩漢之政治概況 70
第十二章 兩漢疆域之開拓與對外交通 79
第十三章 兩漢之學術與宗教 87
第十四章 兩漢之社會概況 95
第十五章 三國之分裂與晉之統一 102
第十六章 中華民族之新融合 107
第十七章 兩晉南北朝之文化與社會 113
第十八章 隋之統一與唐之繼起 119
第十九章 隋唐之武功與對外交通 126
第二十章 隋唐之政治與學術 133
第二十一章 隋唐之社會與宗教 147
第二十二章 中國文化之東被 153
第二十三章 唐之衰亡與五代之紛亂 157
第二十四章 宋之統一與變法 164
第二十五章 遼夏金之興起與對宋之關系 171
第二十六章 宋之學術思想與社會概況 178
第二十七章 元代之武功 185
第二十八章 中國文化之西漸 196
第二十九章 明之內政與外交 200
第三十章 明之衰亡與奮斗 205
第三十一章 中華民族的拓殖 209
第三十二章 元明之文化與社會狀況 214
第三十三章 本期結論 223
第三編 近世史
第三十四章 中西交通之漸盛與西學之輸入 230
第三十五章 清代之勃興 237
第三十六章 清初之政治及武功 242
第三十七章 中華民族之擴大 248
第三十八章 清初之外交與中葉之政治 253
第三十九章 鴉片戰爭 260
第四十章 太平天國 267
第四十一章 英法聯軍與中俄交涉 275
第四十二章 中法戰爭和西南藩屬的喪失 282
第四十三章 中日戰爭與外力之壓迫 288
第四十四章 維新運動之始末 295
第四十五章 八國聯軍之役 302
第四十六章 日俄戰爭與東北移民 308
第四十七章 清代之政治制度與末年之憲政運動 314
第四十八章 清代之文化與社會狀況 325
第四十九章 清代之經濟狀況 331
第五十章 本期結論 33
第四編 現代史
第五十一章 孫中山先生與革命運動 342
第五十二章 辛亥革命與中華民國之成立 348
第五十三章 民國初年之外交 354
第五十四章 軍閥政治與內戰 359
第五十五章 歐戰后之外交 366
第五十六章 國民革命之經過 375
第五十七章 國民政府成立后之內政與外交 380
第五十八章 近之文化經濟與社會狀況 386
第五十九章 本期結論 390
第五編 綜論
第六十章 歷史與人類生活之關系 398
第六十一章 中華民族之逐漸形成與前途 403
第六十二章 中國文化之演進及其未來 407
第六十三章 國際現勢下吾國之地位與復興運動 411
白話中國史 相關資料
"◆以豐富的史識與流暢的筆調來寫通史,方為通史寫作開了一個新的紀元。
——顧頡剛
◆以史學名家而兼通經、子、集三部。
——譚其驤
◆呂思勉的通史很實在。……作為一個特殊的史學家,他是很重要的,沒有第二人做這樣的工作,寫這么多的專史,所以有人稱他是通貫的專史學家。
——余英時
◆論方面廣闊,述作宏富,且能深入為文者,我常推重呂思勉誠之先生、陳垣援庵先生、陳寅恪先生與錢穆賓四先生為前輩史學四大家。
——嚴耕望
◆一位文史底蘊深厚、服膺顧炎武治學精神而又深受西方近代史觀影響的史學大師。
——劉學照
◆猶憶曩先君,得瞻長德鳳儀,而無知不悅學,未能多請教益,撫今追昔,彌增悔恨。
——錢鐘書
◆當時常州府中學堂諸師長尤為余畢生難忘者,有呂思勉誠之師。
——錢穆
◆民國以來的史學家,在解釋上,高過錢穆的太多了。錢穆的老師呂思勉就出其右。
——李敖"
白話中國史 作者簡介
呂思勉(1884—1957)字誠之,生于江蘇常州。12歲以后在父母師友的指導下開始閱讀史書,16歲便自學古史典籍,1905年起,先后在蘇州東吳大學、江蘇省立師范學校等校任教。
呂思勉先生是我國現代知名的史學家,知識淵博,學術造詣深厚。在通史、斷代史和專門史領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為后世的歷史研習留下了寶貴的財富。與陳垣、陳寅恪、錢穆并稱為“史學四大家”。先生一生著作宏富,潛心治學不求聞達,史德與史識兼備。
- >
回憶愛瑪儂
- >
煙與鏡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山海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