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在詞語的星空中漫步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856900
- 條形碼:9787517856900 ; 978-7-5178-5690-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在詞語的星空中漫步 本書特色
涂國文既寫詩歌,又寫小說,還寫散文,文學的主要門類他都有豐厚的實踐,所以當他寫評論時,不光有理論,還有對文本的體恤——用他自己的創作心得貼近文體并有所洞見。涂國文的評論因此自成一格,感性、生動、通達、蓬勃,又不失批評風范。 ——著名小說家、浙江省作家協會主席、杭州市文聯主席、杭州市作家協會主席、魯迅文學獎得主 艾 偉 涂國文先生博聞多識,他的評論,文字通透,識見中往往帶有一種獨特的力量,此力量源于其詩人的澎拜激情與文字的酣暢淋漓,溫文儒雅的真誠敘述中依然蓄藏著剔骨如切的銳利,這一切構建起了他辨識度極高的詩意文本。 ——著名散文家,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浙江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散文學會會長、魯迅文學獎得主 陸春祥 作為一名置身文學現場的觀察者和批評家,涂國文的評論廣泛涉獵小說、詩歌、散文等領域,尊重文本,去蔽現象,見微知著,秉承了一種葆有人文精神的批評精神。 ——著名詩人、詩歌評論家、中國作家協會詩歌委員會委員、浙江傳媒學院教授、魯迅文學獎得主 沈 葦 涂國文不僅才華橫溢,視野廣博,還熱情洋溢,生命力蓬勃旺盛,這種特質反映在評論上便顯示出他所涉獵的評論題材極為豐富,三言兩語便直指本質與中心。他實屬不可多得的真正具有評論天分的評論家。 ——著名詩人、中國先鋒詩歌代表詩人、浙江省作家協會詩歌創委會副主任梁曉明 涂國文的為人為文,讓我想用一個不恰當的比喻來形容:他如同一股股低調的沉默的噴泉噴涌而出,汪洋盛大,由才華、情懷、格調、氣度和理想組成的水流潤澤了自身。每一個看見他的人都會驚呼:這里藏著一個寶藏!是的,當代江南文壇一個彌足珍貴的寶藏。 ——著名散文家、浙江省作家協會散文創委會主任、浙江省散文學會常務副會長 蘇滄桑
在詞語的星空中漫步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文學評論集,共分五部分。**部分散文評論、第二部分詩歌評論、第三部分小說評論、第四部分綜合評論、第五部分詩歌薦讀。作者一如既往地秉承“文本細讀”的評論操守,“處處看不見理論,然而理論卻無處不在”的風格追求,以及打造“詩化文本”的創作個性,對包括小說、散文、詩歌、報告文學、影視、兒童文學等諸多文學樣式,進行了抽絲剝繭式的賞讀和評述,既有宏觀鳥瞰,又有微觀解剖。
在詞語的星空中漫步 目錄
**部分:散文評論 1.一位歷史學者的故鄉傳與青春史
——傅國涌散文集《開門見山》讀評
2.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蘇繡”
——蘇滄桑散文集《紙上》讀評
3.生命意識的激蕩與瀲滟
——楊海蒂散文集《走在天地間》讀評
4.地域文化的發掘者、書寫者與傳播者
——林新榮散文集《追著落日到云江》簡序
5.有情、有料、有趣
——一位語文特級教師的文學與精神世界
6.山川絢麗,日月同天
——序《白云千載李梅嶺》 第二部分:詩歌評論 7.從唐詩的再出發
——閑話梁曉明《憶長安——詩譯唐詩集》
8.詩人陳燦:從軍旅歌吟走向政治抒情
9.“筆底春秋草木知”:盧文麗古詩詞賞評
10.流泉詩歌:對生與隱忍的詩學
11.遼遠蒼茫的靈魂地理
——簡談甘建華地理詩
12.從一條唐詩之路中喚出明月
——東方浩詩集《從西陵渡到天臺山》簡評
13.達達詩歌的精神景觀與藝術景觀
——序達達詩集《光陰諾》
14.采采國風,薄言采之
——呂煊《每一株草木都留給我溫存(組詩)》導讀
15.夜夜明月今何在?
——朱文平愛情詩三首賞析
16.張執浩《高原上的野花》薦賞
17.蘇波《窗外的鼓聲》薦賞
18.周小波《天空之眼——記磐安玻璃橋》薦賞
19.懸崖上的蝙蝠
——壽勁草《或許蝙蝠》賞讀
20.生命契約的欠債人與清償者
——賴子詩歌簡評
21.王偉衛《秋月,在今夜靜等我的發落》薦賞
22.“仰望從一塊石頭開始”
——高堂東溶《宮殿》賞讀
23.許春波《散亂記錄之一》薦賞
24.警官本色是詩人
——序徐衛君詩集《承澤》
25.東方浩《割草機》薦賞
26.詩行深處的生命痛感:笛都詩歌簡評
27.一組充滿生命意識的短詩:小雅組歌《醒來》簡評
28.序言:童詩是童年的守護神
29.奉化詩群的精神圖像與藝術圖譜
——奉化詩群八詩人近作評點
30.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吳曉華《七律·東山(四首)》賞析
31.詩歌點評六則
32.e詩刊薦詩九首
33.詩歌語言是三節棍,散文語言是一條鞭:詩歌評點兩則
34.杭州:詩歌之城的輕舞飛揚
35.答現代實驗學校銀杏林詩會小主持人問
36.心靈秘境的女性書寫
——評池慧泓詩集《池水的樹葉》
37.人生場景的本真抒寫與心靈牧歌
——評李萍詩集《野豌豆的春天》
38.胡富健:故鄉風物與人事的淳樸歌者
39.中年的側影
——趙國瑛詩集《森林停住了腳步》序言
40.現實主義的觀照和審美向度
——評孔慶根詩集《平行世界》
41.“我們現在怎樣寫鄉村詩歌?”
——在首屆杭州鄉村詩會上的發言
42.余干詩群的發生學
43.詩歌《回首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流淌》點評
44.生活審美與生命體悟
——詩人東方浩的《贊美詩(十首)》賞讀
45.風中的歌吟:簡評沈文軍“草帽詩”新作 第三部分:小說評論 46.穿透文化時空的智慧之光
——吳仕民長篇歷史小說《佛印禪師》讀評
47.《御窯重器》:中國瓷業史的文學讀本
48.詭譎歷史風云深處的人性幽光
——海飛長篇小說《江南役》讀評
49.銀發浪潮下的醫護敘事
——評薛舒中篇小說《萬事如意》
50.欲望罌粟花的靡麗綻放
——呂煊短篇小說《秋天,有火車開往故鄉》簡評
51.村莊史就是民族史——韓星孩長篇小說《村莊傳》簡評
52.在周勇長篇小說《被風吹亂了的城市》分享會上的發言
53.在周生祥生態文學作品研討會上的發言 第四部分:綜合評論 54.詩歌地域斷代史的編年體書寫
——評劉曉彬文學理論專著《江西現代詩歌史》
55.朝向“整體性”的文學評論
——評劉曉彬書評選《創作與評論需要良性互動》
56.晚鐘激越唱《大風》
——讀張直心文藝批評集《晚鐘集》
57.別開生面運匠心
——簡評《江南圣醫喻嘉言》
58.重建全新的文學宏大敘事
59.以全民閱讀賦能共同富裕
60.新安文化需澆注現代精神
——在“2020年浙西唐詩之路與擁江發展研討會”上的即席發言
61.《書苑犁痕》:一位教育理想主義者的行動書
62.壯歌不負采訪功
——評許志華報告文學集《勇立潮頭:杭州泳軍練成記》
63.美麗中國的美麗事業
——黃慶武主編《黃派整形美容》簡評
64.浙江電視臺六部影視作品薦評
65.閑情偶寄(手機備忘錄隨記120則)
66.《2020中國詩人調查問卷》答卷
67.“你是如何應對詩歌寫作瓶頸的?”
——答《江海詩話》第四期話題
68.真誠永遠高于真實
69.從吳芮塑像說起
——在“余干籍在外文藝鄉賢座談會”上的發言
第五部分:童詩薦讀
善良([比利時]莫利斯•卡列姆)
秋天的信(林武憲)
是誰在樹梢(韋婭)
在羅勒大街16號吃早餐(姚風)
燈塔媽媽(張繼樓)
云和月(林良)
爸爸的鼾聲(金波)
媽媽和爸爸(陳煒健)
秘密(萬奕含)
小時候(佚名)
富春江是一條魚(蔣天米)
在詞語的星空中漫步 相關資料
涂國文既寫詩歌,又寫小說,還寫散文,文學的主要門類他都有豐厚的實踐,所以當他寫評論時,不光有理論,還有對文本的體恤——用他自己的創作心得貼近文體并有所洞見。涂國文的評論因此自成一格,感性、生動、通達、蓬勃,又不失批評風范。 ——著名小說家、浙江省作家協會主席、杭州市文聯主席、杭州市作家協會主席、魯迅文學獎得主 艾 偉 涂國文先生博聞多識,他的評論,文字通透,識見中往往帶有一種獨特的力量,此力量源于其詩人的澎拜激情與文字的酣暢淋漓,溫文儒雅的真誠敘述中依然蓄藏著剔骨如切的銳利,這一切構建起了他辨識度極高的詩意文本。 ——著名散文家,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浙江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散文學會會長、魯迅文學獎得主 陸春祥 作為一名置身文學現場的觀察者和批評家,涂國文的評論廣泛涉獵小說、詩歌、散文等領域,尊重文本,去蔽現象,見微知著,秉承了一種葆有人文精神的批評精神。 ——著名詩人、詩歌評論家、中國作家協會詩歌委員會委員、浙江傳媒學院教授、魯迅文學獎得主 沈 葦 涂國文不僅才華橫溢,視野廣博,還熱情洋溢,生命力蓬勃旺盛,這種特質反映在評論上便顯示出他所涉獵的評論題材極為豐富,三言兩語便直指本質與中心。他實屬不可多得的真正具有評論天分的評論家。 ——著名詩人、中國先鋒詩歌代表詩人、浙江省作家協會詩歌創委會副主任梁曉明 涂國文的為人為文,讓我想用一個不恰當的比喻來形容:他如同一股股低調的沉默的噴泉噴涌而出,汪洋盛大,由才華、情懷、格調、氣度和理想組成的水流潤澤了自身。每一個看見他的人都會驚呼:這里藏著一個寶藏!是的,當代江南文壇一個彌足珍貴的寶藏。 ——著名散文家、浙江省作家協會散文創委會主任、浙江省散文學會常務副會長 蘇滄桑
在詞語的星空中漫步 作者簡介
涂國文,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浙江省寫作學會副會長、浙江省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浙江省散文學會理事、杭州市西湖區作家協會副主席。著有詩集、隨筆集、中篇小說集、文學評論集、長篇小說等共13部。作品見于《文藝報》《文學報》《文匯報》《解放軍報》《中國文化報》《中國民族報》《中國紀檢監察報》《人民日報(海外版)》《作家文摘》《江西日報》《浙江日報》《甘肅日報》《民族文學》《人民文學(增刊)》《百家評論》《關東學刊》《創作評譚》《山西文學》《安徽文學》《星火》《黃河》《作品》《西湖》《青海湖》《粵海風》《文學港》《野草》《駿馬》《江南詩》《詩歌月刊》《詩神》《詩林》《詩潮》《中國詩人》《浙江詩人》等160余家報刊,并入選近百部選集。文學評論《“非虛構”之是與“虛構”之非》榮獲第四屆“井岡山文學獎”,文學評論集《詞語快跑》入選2015年度浙江省作協優秀文學作品創作扶持項目,文學評論集《語言在萬物之上從容走動》入選2018年度杭州市文聯文藝精品工程項目。
- >
唐代進士錄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推拿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莉莉和章魚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