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文翁傳 本書特色
1.作者具有權威性。朱澤蓀老師研究文翁石室歷史長達數十年,并有專著數部。 2.史料翔實,嚴謹客觀。作者通過大量文獻史料進行研究考證,去偽存真。 3.兼具文學性與史料性,敘事簡明生動,推理嚴謹有據,人物及情節描寫貼合時代背景與生活,具有極強的可讀性。
文翁傳 內容簡介
“四川歷史名人叢書·傳記系列”圍繞四川歷史名人的生平事跡等,深入挖掘名人的精神品質、道德風范,正面闡釋名人著述的核心思想,對其波瀾壯闊的人生經歷、光輝燦爛的成就貢獻進行藝術呈現,以期展示四川獨特豐富的人文、科學、藝術魅力,文學地塑造歷史名人的優秀形象,傳承中華文化的經典元素和優秀因子,對樹立讀者的精神品格和氣質風范起到積極的引領作用。 本書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之傳記系列之一,主要講述了漢代文翁的生平事跡以及興政崇教,首創官辦學校的重要貢獻,重點敘述了他在漢景帝末年任蜀郡守后,清正仁愛、舉賢興教、勵精圖治的功績,尤其是他*早創立官辦學校、施行“有教無類”辦學方針的歷史貢獻,為我們了解中國古代教育的重要篇章及文翁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提供了生動的文本。
文翁傳 目錄
雁門文氏 _ 003
定居鵲尾溪 _ 007
耕讀與游學 _ 012
以郡縣吏察舉 _ 017
第二章 壯年守蜀 首開湔江 _ 023
逆水行舟 輕裝入蜀 _ 025
賑災搶險 情同手足 _ 030
籌謀治湔良策 _ 035
穿湔江 灌繁田 _ 040
第三章 富而教之 遣士詣京 _ 045
“以吏為師” 必須改革 _ 047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_ 051
以儒學滋養化蜀精英 _ 056
遣京之十八雋士辨 _ 061
第四章 創辦郡學 開宗立范 _ 067
石室講堂 貴似豐碑 _ 069
俎豆禮殿 立德樹人 _ 075
學究七經 蔚然新風 _ 080
文翁石室 官學新章 _ 083
第五章 鞠躬盡瘁 死而后已 _ 089
天下郡國皆立文學 _ 091
通西南夷 老當益壯 _ 095
漢代官學體系的建立 _ 100
老驥伏櫪 澤遺后世 _ 105
第六章 錦里淹中 文翁之化 _ 109
俗好文雅 家詩戶書 _ 111
漢征八士 蜀有四焉 _ 115
蜀學比于齊魯 _ 120 第七章 石室儀刑 垂范后世
——文翁教育遺產之一 _ 125
文翁的教育理念 _ 127
歷代治蜀者謹承文翁之教 _ 132
后續掌校者踐行文翁之法 _ 137
繼石室之流風于無窮 _ 142
第八章 殿禮周公 廟校合一
——文翁教育遺產之二 _ 147
漢時周公禮殿之興廢 _ 149
蜀學祭祀體系的形成 _ 153
禮殿畫文精妙可觀 _ 158
唐之禮殿 專祀孔子 _ 163
兩宋禮殿 蜀學至寶 _ 167
成都府文廟莊嚴宏固 _ 171
第九章 文翁石室 揚輝千秋
——文翁教育遺產之三 _ 175
文翁石室與孟蜀石經 _ 177
郡國之學 *盛成都 _ 182
屢毀屢建 弦歌不絕 _ 187
錦江風雨讀書燈 _ 191
成都府中學堂革故鼎新 _ 196
第十章 立祠祭祀 澤被后世 _ 201
彪炳史冊 立祠永祀 _ 203
文翁石室紀念文翁 _ 208
附錄 文翁生平年表 _ 213
與文翁及文翁石室相關之楹聯集錦 _ 215
參考書目 _ 221
后 記 _ 225
文翁傳 作者簡介
朱澤蓀,石室中學優秀老師,研究文翁石室歷史長達數十年,編著有《石室校志》《石室史話》。2018年底,作為代表之一,護送“蜀石經殘片”參加央視《國家寶藏》節目。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唐代進士錄
- >
隨園食單
- >
二體千字文
- >
回憶愛瑪儂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