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yǎng)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tǒng)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shù)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chuàng)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qū)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xiàn)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高速越野車輛行駛系統(tǒng)——懸掛、履帶、車輪及其動力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8129311
- 條形碼:9787118129311 ; 978-7-118-12931-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高速越野車輛行駛系統(tǒng)——懸掛、履帶、車輪及其動力學 內容簡介
本書針對軍用越野車輛行動系統(tǒng)進行了深入探討,涉及履帶、懸掛系統(tǒng)、輪胎、轉向、差速器以及地面力學等內容。重點呈現(xiàn)英國在軍用越野車輛行動系統(tǒng)方面開展的研究工作,內容前沿新穎,涉及到油氣懸掛系統(tǒng)、柔性橡膠履帶、主動半主動懸掛系統(tǒng)、轉矩定向分配、限滑差速器、主動防傾桿等優(yōu)選技術,以及與車輛行駛操控相關的地面力學,附有翔實的試驗數(shù)據(jù)及實物素材,可以為車輛行動系統(tǒng)的研發(fā)提供理論、方法的指導以及數(shù)據(jù)、經(jīng)驗方面的支持。
高速越野車輛行駛系統(tǒng)——懸掛、履帶、車輪及其動力學 目錄
1.1 總體布置
1.2 橫置扭桿
1.3 螺旋彈簧
1.4 油氣懸掛
1.4.1 “挑戰(zhàn)者”主戰(zhàn)坦克的油氣懸掛裝置
1.4.2 “挑戰(zhàn)者”坦克油氣懸掛裝置的特性測試
1.4.3 溫度的影響
1.4.4 其他形式的油氣懸掛
1.5 減振器
1.5.1 液壓減振器
1.5.2 摩擦片式減振器
參考文獻
第2章 履帶
2.1 鉸鏈式履帶
2.1.1 單銷履帶
2.1.2 雙銷履帶
2.1.3 履帶掛膠、負重輪和履帶張緊器
2.1.4 履帶載荷
2.1.5 滾動阻力:分析方法
2.1.6 滾動阻力:試驗測量
2.1.7 噪聲和振動
2.1.8 降低噪聲和振動的方法
2.1.9 降低噪聲和振動的實踐
2.2 柔性履帶
2.2.1 早期柔性履帶
2.2.2 現(xiàn)代柔性履帶
2.2.3 “斯巴達人”裝甲輸送車的柔性履帶原理樣車
2.2.4 后期進展
參考文獻
第3章 履帶車輛懸掛性能:建模和測試
3.1 人體對全身振動(Whole-Body Vibration, WBV)的響應
3.1.1 BS 6841:1987和IS0 2631—1(1997)
3.1.2 其他與全身振動(WBV)相關的標準
3.2 地面起伏
3.2.1 特征
3.2.2 DERA車輛懸掛性能測試路面
3.2.3 多輪車輛響應
3.2.4 四分之一車懸掛模型
3.2.5 計算機建模
3.2.6 “挑戰(zhàn)者”懸掛試驗車的乘坐舒適性試驗
3.2.7 制動和加速時的俯仰響應
3.2.8 懸置式誘導輪試驗車輛(Sprung Idler Test Vehicle, SITV)
參考文獻
第4章 可控懸掛
4.1 高度和姿態(tài)控制
4.1.1 履帶車輛
4.1.2 輪式車輛
4.2 主動變阻尼控制(半主動懸掛)
4.2.1 自適應變阻尼
4.3 主動懸掛系統(tǒng)
4.4 DERA主動懸掛試驗車輛
4.4.1 窄帶主動懸掛系統(tǒng)
4.4.2 寬帶主動懸掛系統(tǒng)
4.5 結論
參考文獻
第5章 輪式車輛傳動系統(tǒng)和懸掛
5.1 非裝甲車輛
5.1.1 Leyland DAF DROPS 8×6后勤運輸車
5.1.2 MAN SX 8×8高機動運輸車
5.1.3 Pinzgauer 4×4和6×6輕型卡車
5.1.4 路虎攬勝(Range Rover)
5.1.5 阿爾維斯公司的“壯漢”兩棲卡車(Alvis Stalwart)
5.1.6 卡特皮勒(Caterpillar)礦用/自卸卡車
5.1.7 日立(Enclid,后為Hitachi)礦用/自卸卡車
5.2 裝甲車輛
5.2.1 H型傳動布置
5.2.2 I型傳動布置
5.3 互連式懸掛
5.3.1 懸掛互聯(lián)方法
參考文獻
第6章 輪式車輛懸掛性能
6.1 四分之一車懸掛模型
6.2 軸距濾波
6.3 DROPS卡車舒適性測量
參考文獻
第7章 履帶車輛和輪式車輛的轉向性能
7.1 履帶車輛
7.1.1 滑移轉向機構
7.1.2 滑移轉向欖型
7.1.3 “魔術”公式
7.1.4 履帶的“魔術”公式多數(shù)推導
7.1.5 轉向性能模型
7.1.6 模型分析結果
7.2 輪式車輛滑移轉向與阿克曼轉向對比
7.2.1 輪胎的力-滑移數(shù)據(jù)
7.2.2 輪胎模型的選擇
7.2.3 模型分析結果
7.2.4 阿克曼轉向車輛模型
7.2.5 模型結果
7.2.6 轉矩定向分配
附錄A 運動方程
附錄B 功率流方程
參考文獻
第8章 輪式車輛和履帶車輛在松軟地面的行駛性能
8.1 基本要求
8.1.1 土壤
8.1.2 基本定義
8.1.3 土壤-車輛模型
8.2 軟黏性土壤模型
8.2.1 車輛圓錐指數(shù)模型
8.2.2 WES機動性數(shù)值模型
8.2.3 平均*大壓力
8.2.4 車輛極限圓錐指數(shù)(VLCI)
8.3 干摩擦土壤模型
8.3.1 輪式車輛的WES機動性數(shù)值
8.3.2 DERA試驗
8.3.3 履帶車輛
8.4 裝甲車輛行駛系統(tǒng)的空間效率
8.5 輪胎在軟黏性土壤中的牽引力-滑移率關系
8.5.1 牽引力-滑移率特性描述
8.5.2 魔術公式”
8.5.3 修正的魔術公式
參考文獻
第9章 自山差速器、鎖止差速器、限滑差速器對牽引性能與轉向性能的影響
9.1 可鎖止差速器與限滑差速器的類型
9.1.1 可鎖止差速器
9.1.2 運用制動系統(tǒng)
9.1.3 速度相關型限滑差速器
9.1.4 摩擦型限滑差速器
9.2 摩擦型限滑差速器的關系
9.3 牽引性能
9.3.1 牽引力模型
9.3.2 模型結果
9.4 路面轉向性能
9.4.1 轉向性能模型
9.4.2 模型結果
參考文獻
第10章 鉸接車輛
10.1 鉸接式履帶車輛
10.1.1 滑移轉向與鉸接轉向的牽引力
10.2 鉸接式輪式車輛
10.2.1 阿克曼轉向、滑移轉向與鉸接轉向的性能
參考文獻
第11章 車輛側翻
11.1 基本考慮
11.2 降低翻車可能性的方法
11.2.1 告警系統(tǒng)
11.2.2 電子穩(wěn)定系統(tǒng)
11.2.3 主動防傾桿
11.2.4 駕駛員訓練
11.3 卡車翻車:案例分析
11.3.1 側翻角計算
參考文獻
符號說明
名詞術語表
參考書目
高速越野車輛行駛系統(tǒng)——懸掛、履帶、車輪及其動力學 作者簡介
彭志召,陸軍裝甲兵學院車輛工程系講師。從本科起學習坦克裝甲車輛相關的專業(yè),從攻讀碩士研究生起,一直從事車輛工程、車輛懸掛系統(tǒng)方面的研究,主持及參與的可以項目: 1、自然科學基金“磁流變液壁面滑移發(fā)生機理及影響因素研究”; 2、“十三五”國防預研基金“軍用越野車輛磁流變懸掛系統(tǒng)研究與試驗”; 3、參與多項與坦克裝甲車輛行動系統(tǒng)相關的軍隊科研項目。
- >
自卑與超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巴金-再思錄
- >
隨園食單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