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延展認知的哲學基礎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744210
- 條形碼:9787511744210 ; 978-7-5117-4421-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延展認知的哲學基礎 本書特色
本研究不僅增加了延展認知系統研究的理論厚度,而且擴大了延展認知論對智能社會人與機器之間關系展開討論的影響力。
延展認知的哲學基礎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對認知科學發展進路的梳理,展示延展認知與認知主義之間的爭論和辯護策略,區分延展認知和具身認知的差異,探索出一條以實用主義為哲學基礎的路徑。在梳理認知科學發展歷程的同時,展示了延展認知發展的軌跡以及它受到的反駁和支持。本研究不僅增加了延展認知系統研究的理論厚度,還從理論討論與實際應用的對接面上擴大了延展認知論對智能社會人與機器之間關系展開討論的影響力。
延展認知的哲學基礎 目錄
目錄
導論 / 1
一、意識活動與物理世界的鴻溝 / 3
二、有生命的心理活動與無生命之物的鴻溝 / 12
三、有生命之物與智能機器的鴻溝 / 18
四、跳出鴻溝和延展認知假設 / 23
五、國內外研究現狀 / 29
六、本書的研究目的和研究路數 / 39
**部分認知科學和延展認知假設的誕生
**章認知科學:心智的新科學 / 45
一、認知科學的誕生及其核心主題 / 45
二、象棋之路和孩童之路 / 48
三、心智的新科學 / 58
四、當我們談認知時是在談心智嗎? / 71
五、大腦是心理能量儲藏所嗎? / 79第二章延展認知與認知邊界的對話 / 84
一、延展認知的理論源頭、成型和發展 / 84
二、擴散中的延展認知 / 90
三、延展認知能實現認知科學的目標 / 99
四、延展認知的論證策略 / 105
五、挑戰延展認知 / 113
六、認知邊界與心智的標志 / 118
00|延展認知的哲學基礎目錄|00
第三章延展認知與具身認知辨析 / 122
一、具身認知的兩個版本 / 123
二、具身的人工智能 / 132
三、具身認知與延展認知 / 137
四、延展認知系統 / 142
五、從延展認知到智能增強 / 146
第二部分搭建延展認知的哲學基礎
第四章尋找延展認知的本體論基礎 / 155
一、延展認知的“本體—歷史的”分析 / 156
二、社會學主義不違背自然主義原則 / 162
三、物理學主義應用上的困境 / 172 第五章尋找延展認知的方法論原則 / 188
一、還原論是認知科學發展的必經之路 / 189
二、反還原論與非還原論辨析 / 193
三、非還原論進路解釋策略:社會學主義 / 196第六章知識論辯護:錯誤表征 / 200
一、表征和錯誤表征 / 202
二、孫悟空的錯誤表征 / 206
三、奧托的錯誤表征 / 210
四、表征性認知和技術性認知 / 216
第三部分擴充延展認知的哲學基礎
第七章走向實踐的認知科學 / 225
一、認知科學的“實踐轉向” / 226
二、科學哲學中的理論與實踐之辨 / 229
三、科學實踐哲學的三重特征 / 232
四、具身認知與延展認知“相遇” / 235 第八章從現象學走向實用主義 / 240
一、由笛卡爾劇場轉向海德格爾劇場 / 243
二、現象學無法被自然化 / 251
三、生成認知和延展認知 / 258
四、延展認知的哲學基礎:實用主義 / 265
五、實用主義注重經驗事實 / 268
六、延展認知的實用主義主張 / 272 第九章演化、認知的動態性和智能的形態學 / 277
一、演化論視角下的環境和小生境 / 279
二、認知的動態性與耦合結構 / 288
三、智能的形態學 / 300第十章從控制論到智能科學 / 308
一、造訪控制論 / 310
二、求智的科學 / 315
三、智能革命和機器革命 / 324
四、從頭腦風暴走向問題風暴 / 329 結語 / 335 參考文獻 / 340插圖目錄 圖1-1認知科學的學科結構圖 / 47
圖3-1認知主義和具身認知區別圖 / 128
圖3-2激進的具身認知科學演進圖 / 131
圖3-3認知主義、具身認知和激進的具身認知區別圖 / 132
圖3-4認知主義、(激進的)具身認知和延展認知的區別圖 / 139
圖4-1 / 168
圖4-2 / 169
圖4-3 / 169
圖4-4 / 171
圖8-1 / 263
圖8-2 / 264
圖9-1 / 292
圖9-2 / 297
圖9-3 / 298
一、意識活動與物理世界的鴻溝 / 3
二、有生命的心理活動與無生命之物的鴻溝 / 12
三、有生命之物與智能機器的鴻溝 / 18
四、跳出鴻溝和延展認知假設 / 23
五、國內外研究現狀 / 29
六、本書的研究目的和研究路數 / 39
**部分認知科學和延展認知假設的誕生
**章認知科學:心智的新科學 / 45
一、認知科學的誕生及其核心主題 / 45
二、象棋之路和孩童之路 / 48
三、心智的新科學 / 58
四、當我們談認知時是在談心智嗎? / 71
五、大腦是心理能量儲藏所嗎? / 79第二章延展認知與認知邊界的對話 / 84
一、延展認知的理論源頭、成型和發展 / 84
二、擴散中的延展認知 / 90
三、延展認知能實現認知科學的目標 / 99
四、延展認知的論證策略 / 105
五、挑戰延展認知 / 113
六、認知邊界與心智的標志 / 118
00|延展認知的哲學基礎目錄|00
第三章延展認知與具身認知辨析 / 122
一、具身認知的兩個版本 / 123
二、具身的人工智能 / 132
三、具身認知與延展認知 / 137
四、延展認知系統 / 142
五、從延展認知到智能增強 / 146
第二部分搭建延展認知的哲學基礎
第四章尋找延展認知的本體論基礎 / 155
一、延展認知的“本體—歷史的”分析 / 156
二、社會學主義不違背自然主義原則 / 162
三、物理學主義應用上的困境 / 172 第五章尋找延展認知的方法論原則 / 188
一、還原論是認知科學發展的必經之路 / 189
二、反還原論與非還原論辨析 / 193
三、非還原論進路解釋策略:社會學主義 / 196第六章知識論辯護:錯誤表征 / 200
一、表征和錯誤表征 / 202
二、孫悟空的錯誤表征 / 206
三、奧托的錯誤表征 / 210
四、表征性認知和技術性認知 / 216
第三部分擴充延展認知的哲學基礎
第七章走向實踐的認知科學 / 225
一、認知科學的“實踐轉向” / 226
二、科學哲學中的理論與實踐之辨 / 229
三、科學實踐哲學的三重特征 / 232
四、具身認知與延展認知“相遇” / 235 第八章從現象學走向實用主義 / 240
一、由笛卡爾劇場轉向海德格爾劇場 / 243
二、現象學無法被自然化 / 251
三、生成認知和延展認知 / 258
四、延展認知的哲學基礎:實用主義 / 265
五、實用主義注重經驗事實 / 268
六、延展認知的實用主義主張 / 272 第九章演化、認知的動態性和智能的形態學 / 277
一、演化論視角下的環境和小生境 / 279
二、認知的動態性與耦合結構 / 288
三、智能的形態學 / 300第十章從控制論到智能科學 / 308
一、造訪控制論 / 310
二、求智的科學 / 315
三、智能革命和機器革命 / 324
四、從頭腦風暴走向問題風暴 / 329 結語 / 335 參考文獻 / 340插圖目錄 圖1-1認知科學的學科結構圖 / 47
圖3-1認知主義和具身認知區別圖 / 128
圖3-2激進的具身認知科學演進圖 / 131
圖3-3認知主義、具身認知和激進的具身認知區別圖 / 132
圖3-4認知主義、(激進的)具身認知和延展認知的區別圖 / 139
圖4-1 / 168
圖4-2 / 169
圖4-3 / 169
圖4-4 / 171
圖8-1 / 263
圖8-2 / 264
圖9-1 / 292
圖9-2 / 297
圖9-3 / 298
展開全部
延展認知的哲學基礎 作者簡介
2000年9月-2007年6月,貴州大學哲學系本科、碩士;2010年9月-2013年6月jQuery18309565371030234275_1685694858728浙江大學哲學系博士;2007年9月-至今,貴州大學任教。譯著:亞當斯和埃扎瓦著《認知的邊界》,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年10月。
書友推薦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朝聞道
- >
自卑與超越
- >
二體千字文
- >
巴金-再思錄
- >
經典常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