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人民陪審制度改革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6608267
- 條形碼:9787576608267 ; 978-7-5766-0826-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民陪審制度改革研究 內容簡介
本文以溝通理論為論證工具,結合世界各主要實行陪審制國家的制度實踐,提出并論證陪審制的制度目的在于溝通司法與社會,以提升司法的公信力。當前我國人民陪審制運行中普遍存在功能弱化甚至異化現象,其深層次原因恰恰在于制度目的不明、功能定位不清。這一問題的根本解決之道在于肯定人民陪審制是當前*優的實現司法與社會溝通的制度載體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人民陪審制制度設計,祛除阻礙其功能發揮的體制機制障礙,使其回歸司法過程中的公共領域這一本來面目,以充分發揮其應有的功能和價值。
人民陪審制度改革研究 目錄
導論
(一)選題緣由
(二)文獻綜述
(三)選題價值
(四)研究進路
一、人民陪審制改革框架與困境
(一)新一輪人民陪審制改革的背景及框架
(二)新一輪改革理路與困境
二、司法溝通理性制度化的陪審制度
(一)作為司法公共領域的陪審制
(二)陪審制目的之比較法考察
(三)陪審制運作機理:參與一論證一共識
三、人民陪審制失靈原因之分析
(一)人民陪審制失靈的表象
(二)深層次原因:人民陪審制目的不明
(三)人民陪審制運行機制扭曲
四、人民陪審制改革的原動力:司法對溝通理性的需要
(一)社會轉型與司法溝通理性
(二)從公案透視司法溝通理性問題
(三)溝通理性對司法“潛規則”的制約
(四)當前司法溝通機制的匱乏
(五)“輿論審判”對司法審判的影響及潛在危害
五、溝通理性視域下人民陪審制改革的方向與重點
(一)強化人民陪審員的代表性與參與度
(二)鼓勵陪審員用樸素的正義觀和日常社會經驗參與司法
(三)以強化法官論證為重點激活“參與—論證—共識”機制
(四)人民陪審制適用范圍之限定
結語
致謝
主要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人民陪審制度改革研究 作者簡介
周成,男,1982年11月生,中共黨員,南京大學法學博士,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民六庭綜合組組長、三級高級法官,江蘇省金融法學與財稅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主要從事金融法、房地產法方面的研究,在國家級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入選江蘇省第六屆十大青年法學家,江蘇省“333工程”第三層次培養對象,兼任江蘇省法官培訓學院兼職教師、江蘇省民法典專家宣講團成員、江蘇省“八五”普法講師團成員。
書友推薦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經典常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虎
- >
推拿
- >
巴金-再思錄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