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貝多芬在美國:一個國度對一個偉人的接受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716122
- 條形碼:9787569716122 ; 978-7-5697-1612-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貝多芬在美國:一個國度對一個偉人的接受史 本書特色
★此書是貝多芬接受史的代表作,它詳細敘述和評價了貝多芬及其音樂在美國歷史文化語境中的發(fā)展變遷。它不同于傳統(tǒng)的、以歐洲文化為本位的作曲家傳記和音樂研究,而是從美國文化同貝多芬的關系出發(fā),呈現(xiàn)出一道“北美貝多芬”的獨特人文景觀。閱讀此書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認知同樣深受歐洲文化影響的中國和中國音樂。我們不應將歐洲古典音樂僅視為“他者”和“對象”,而應認識到它同我們在過去兩個世紀中逐漸結成的深刻聯(lián)系,并視之為中國現(xiàn)代音樂文化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這是需要我們認真對待的研究內容,也是我們深入理解中國音樂和現(xiàn)代文化的一方基石。 ——劉小龍(博士,中央音樂學院音樂系教授,中國音協(xié)西方音樂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布羅伊爾斯此書兼采了兩種寫法:一是以時間為序,梳理貝多芬音樂在19世紀美國的演出史和接受史;二是著眼于不同的主題,探索貝多芬在20世紀美國文化中的地位。此間,他闡明了貝多芬何以作為一個“范型”被用于各不相同的敘述——從超驗主義哲學,到黑人權力運動,再到電影《永恒戀人》中描繪的失意情郎……此書是一項引人注目的學術成果。布羅伊爾斯向我們表明,即便對于我們已然熟知的音樂人物,仍有許多新穎的角度供我們著眼……它以精妙入微的方式向讀者解析了這位音樂巨人的文化影響…. ——約翰·邁克爾·麥克拉斯基(John Michael McCluskey)(博士,美國肖特爾大學音樂教授、音樂系系主任) ★這是一部以文化名人為主題的接受史,也是一部從接受角度撰寫的文化史,它全面細致地論述了貝多芬音樂傳入美國后的兩百年間在政治、經濟、社會、哲學、文化、藝術等領域產生的深刻影響。此間,貝多芬其人其樂的意義和價值,在被不同時期的美國人致敬、反思、利用、轉型、嘲弄、解構的過程中持續(xù)發(fā)生著變化。通過在微觀和宏觀事物之間建立起豐富的聯(lián)系,此書呈現(xiàn)了一張密實的文化巨網,其上吸附著體量驚人、涵蓋面巨大、關系格局高度復雜的文化信息。閱讀此書可以深化學者們對音樂史書寫范式問題的思考,刷新音樂史學者的文化視野和研究視角,并為中國文化名人的接受史書寫提供有益的參考。 ——孫紅杰(博士,上海師范大學教授、上海音樂學院兼職教授,中國音協(xié)西方音樂學會副會長)
貝多芬在美國:一個國度對一個偉人的接受史 內容簡介
全書分為四個部分,共十二章, 從19世紀至當代的時間線索中探索貝多芬在美國所產生的一系列社會效應,其中“第三章 神化與精神化;第六章 對現(xiàn)代主義的回應:音樂內涵與經典名作;第七章 銀幕上的貝多芬;第十一章 流行音樂中的貝多芬”等章節(jié)頗為精彩。該書對國內音樂學者有著重要啟示意義。貝多芬和他的音樂早已傳遍世界各地。貝多芬的音樂甚至越出音樂廳的邊界,融入美國文化的每一個角落,電影、戲劇、流行音樂、宗教音樂、文學、電視、廣播、廣告。盡管美國已不僅是西歐移民后裔的國家,貝多芬仍然無處不在。這部精彩的著作從音樂社會學的角度研究了美國的“貝多芬”現(xiàn)象,學術價值極高,它將為國內音樂學者提供新穎的貝多芬研究材料,促進貝多芬在中國的研究,甚至還可能對“其他作曲家在異國的社會現(xiàn)象”等研究帶來啟迪。
貝多芬在美國:一個國度對一個偉人的接受史 目錄
貝多芬在美國:一個國度對一個偉人的接受史 作者簡介
邁克爾·布羅伊爾斯(Michael Broyles,1939-),美國音樂學家,佛羅里達州立大學音樂教授,著名貝多芬學者、美國史學者;美國音樂學學會、美國歷史學者協(xié)會、美國音樂協(xié)會會員。在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取得碩士(音樂理論)和博士(音樂學)學位;曾為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音樂教授、美國史教授;擔任過美國音樂協(xié)會主席;兩度獲得美國國家人文基金會的研究資助,曾由美國音樂協(xié)會授予年度(2007)美國音樂圖書獎。研究領域涉及美國音樂、美國文化史和歐洲古典音樂,精專于貝多芬音樂批評、貝多芬接受史、美國音樂文化史等學術論題。著作包括《貝多芬在美國》(2011)、《列奧·奧恩斯坦:現(xiàn)代主義者的窘境與個人的選擇》(2007,合著)、《特立獨行者與美國音樂中的另類傳統(tǒng)》(2004)、《“最高階層的音樂”:內戰(zhàn)前波士頓的精英主義與平民主義》(1992)、《一位美國音樂家的歐洲見聞:洛厄爾·梅森的1837年之旅》(1990)、《貝多芬英雄風格的顯現(xiàn)與演變》(1987)等。 韓應潮,福建漳州人。美國紐約市立大學音樂學碩士,肯塔基大學音樂學博士,美國音樂學會會員。出版物有譯著《聽音樂》(第11版,2018)、《貝多芬傳:磨難與輝煌》(2020)、《莫扎特傳》(2020)等。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莉莉和章魚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姑媽的寶刀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