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藝術與社會譯叢~以文學為業(yè):一部體制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4798266
- 條形碼:9787544798266 ; 978-7-5447-9826-6
- 裝幀:平裝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藝術與社會譯叢~以文學為業(yè):一部體制史 本書特色
杰拉爾德·格拉夫是美國著名教育學家,這本《以文學為業(yè)》是他關于文學教育體制史的經典著作,也是美國文學博士課程中的常見教科書。
本書詳細介紹了美國文學教育體制的發(fā)展歷史,內容清晰,論證有力,并引用了大量**手文獻資料。格拉夫教授想要強調的是文學教育的“過程”,即不僅要讓學生看到文學理論的結果,還要讓他們理解取得這些結果的過程。
如果你對美國文學教育體制的發(fā)展歷史感興趣,這是一部不應錯過的基礎理論文獻。
藝術與社會譯叢~以文學為業(yè):一部體制史 內容簡介
《以文學為業(yè)》挖掘出了長久以來我們已經遺忘的、曾經創(chuàng)造了我們現(xiàn)在正在閱讀的文學體系的理念與爭論。杰拉爾德·格拉夫生動形象地為我們展示了近代文化體系的激烈碰撞,以及在一個世紀以前我們是如何進行文學教育的。 文學研究者的觀點分歧往往不為本科生所知,沒有成為他們學習的對象。人們假定,學生應該知道他們的老師通過爭論得出的結論,卻不需要知道產生這些結論的爭論。文本不會告訴我們它們要說什么,而為了有效地針對文學進行閱讀和寫作,學生需要批判性的對話以及批判論證的語言。
藝術與社會譯叢~以文學為業(yè):一部體制史 目錄
致謝 **章 導論:人文主義神話
第二章 傳統(tǒng)學院
第三章 演說文化與英語教學.
第四章 調查研究者(1):新興大學
第五章 調查研究者(2):文學系的起源
第六章 通才的反對
第七章 開端的危機:1890—1915年
第八章 學者與批評家:1915—1930年
第九章 尋找一種秩序準則:1930—1950年
第十章 通識教育與批評教學法:1930—1950年
第十一章 歷史與批評:1940—1960年
第十二章 大學里的現(xiàn)代文學:1940—1960年
第十三章 美國文學研究的前景
第十四章 從白手起家到成為慣例
第十五章 傳統(tǒng)與理論 注釋
索引
藝術與社會譯叢~以文學為業(yè):一部體制史 作者簡介
杰拉爾德·格拉夫(Gerald Graff)
杰拉爾德·格拉夫畢業(yè)于芝加哥大學,并在斯坦福大學取得了文學碩士學位。現(xiàn)在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任英語和教育學教授。主要著作包括《以文學為業(yè):一部體制史》《超越文化戰(zhàn)爭:直面沖突,復興美國教育》《學術迷途:僵化教育對智識生活的桎梏》等。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煙與鏡
- >
朝聞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隨園食單
- >
莉莉和章魚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