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座艙HMI設計:從人因理論到設計實踐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641247
- 條形碼:9787302641247 ; 978-7-302-64124-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智能座艙HMI設計:從人因理論到設計實踐 本書特色
《智能座艙HMI設計:從人因理論到設計實踐》適合汽車設計人員閱讀,也可作為高等院校汽車設計相關專業的教材或參考用書。
智能座艙HMI設計:從人因理論到設計實踐 內容簡介
《智能座艙HMI設計:從人因理論到設計實踐》結合當下汽車行業發展趨勢,以智能座艙為基礎,從人因學出發,詳細講解了智能座艙中的數字儀表HMI設計、信息娛樂系統HMI設計、多模交互設計、駕駛自動化HMI設計的知識,從多個角度解釋了車載系統、智能駕駛和多模交互的設計方法,涵蓋人因學理論、行業規范、設計案例、設計原則,以及相關領域的趨勢和挑戰。
智能座艙HMI設計:從人因理論到設計實踐 目錄
第1章 智能座艙人機交互介紹
1.1 智能座艙HMI概覽 2
1.1.1 智能座艙的定義和發展史 2
1.1.2 智能座艙HMI的發展趨勢 5
1.1.3 智能座艙HMI的場景設計 9
1.2 智能座艙HMI中的機會和挑戰 14
1.2.1 駕駛安全的挑戰 14
1.2.2 智能駕駛的挑戰 16
1.2.3 信息安全的挑戰 18
1.2.4 人因工程的挑戰 19
第2章 智能座艙中的人因學
2.1 什么是人因學 22
2.1.1 人因學的基本概念 22
2.1.2 人因學的發展歷程 23
2.1.3 人因研究的價值和意義 26
2.2 智能座艙為什么關注人因學 26
2.2.1 智能座艙人因學的挑戰增多 26
2.2.2 智能座艙任務多樣化 29
2.2.3 智能座艙中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更復雜 30
2.3 智能座艙的人因學應用 33
2.3.1 智能座艙設計要知道的人因學及人機交互理論模型 33
2.3.2 智能座艙的總體人因學要求 40
2.3.3 考慮人因學要求的智能座艙設計流程 48
第3章 智能座艙HMI設計的核心問題
3.1 跳出移動端的設計慣性看智能座艙HMI設計 52
3.1.1 安全需求不同 52
3.1.2 注意資源占用需求不同 52
3.1.3 使用場景不同 53
3.1.4 生態系統與設計規范不同 55
3.2 智能座艙HMI設計要處理好“空間關系” 56
3.2.1 乘坐空間 56
3.2.2 視覺交互空間 57
3.2.3 手部交互空間 59
3.2.4 智能座艙硬件布局 62
3.3 智能座艙HMI設計要關注“信息” 63
3.3.1 信息的視覺傳達 63
3.3.2 視覺界面信息密度 66
3.3.3 視覺界面信息層級 68
3.3.4 如何提升信息傳遞效率 69
3.4 智能座艙HMI設計評估與測試 71
3.4.1 HMI設計評估概述 71
3.4.2 HMI 設計評估維度及指標 71
3.4.3 HMI 設計評價評估方法 77
3.4.4 如何落地進行測試應用 79
第4章 智能座艙中數字儀表的HMI設計
4.1 汽車儀表的功能及發展概述 82
4.1.1 汽車儀表發展的四個時期 82
4.1.2 汽車儀表進化為駕駛員帶來的好處 86
4.2 數字儀表HMI設計原則及實施 87
4.2.1 汽車儀表設計的人因及人機工程要求 87
4.2.2 數字儀表HMI設計原則 91
4.2.3 數字儀表HMI設計實例 99
4.3 AR-HUD與儀表的競爭104
4.3.1 AR-HUD的出現 104
4.3.2 AR-HUD的現狀及挑戰 106
4.3.3 AR-HUD與儀表的關系 108
4.4 數字儀表HMI設計趨勢和挑戰 110
第5章 智能座艙信息娛樂系統的HMI設計
5.1 車載信娛系統發展概述 116
5.1.1 狹義和廣義的車載信娛系統 116
5.1.2 車載信娛系統的三大現狀 117
5.2 車載信娛系統HMI設計原則及設計要點 119
5.2.1 車載信娛系統的十大設計原則 119
5.2.2 車載信娛系統HMI設計要點 121
5.3 車載系統的多屏交互 128
5.3.1 智能座艙的“多屏”有哪些 128
5.3.2 車載系統多屏交互設計原則 131
5.4 車載信娛系統HMI設計的挑戰 135
第6章 智能座艙中的多模交互設計
6.1 智能座艙中的多模交互包含了什么 141
6.1.1 HMI設計中可用的感官通道 141
6.1.2 逐漸成熟的交互模態和技術 144
6.1.3 基于機器人的情感交互 146
6.2 智能座艙中多模交互的重要性 148
6.2.1 多模交互的價值所在 148
6.2.2 多模交互在駕駛狀態下的作用 148
6.2.3 設計多模交互體驗的4個思考點 150
6.3 語音交互中的多模體驗設計 151
6.3.1 基于多模態的語音交互體驗 151
6.3.2 為什么要提升語音交互的使用效率和頻率 153
6.3.3 GUI和VUI融合時存在的問題 155
6.3.4 GUI和VUI融合時的8條設計原則 158
6.3.5 GUI和VUI融合時注意的細節 161
6.4 智能座艙中多模交互發展存在的瓶頸 165
第7章 駕駛自動化HMI設計
7.1 駕駛自動化HMI設計概述 168
7.1.1 不同等級的駕駛自動化 168
7.1.2 駕駛自動化如何改變HMI設計 171
7.1.3 駕駛自動化HMI設計需要解決的難題 173
7.2 如何構建對自動化系統的恰當信任 176
7.2.1 建立對系統的正確認知 176
7.2.2 傳遞透明化感知—駕駛可視化界面設計 177
7.2.3 構建自然有效溝通 184
7.2.4 提升系統的可控感 186
7.3 如何進行接管HMI設計 189
7.3.1 明確不同接管場景的差異 189
7.3.2 被動接管:更安全的駕駛權切換 191
7.3.3 主動干預:更自然的人機共駕 197
7.4 L4級自動駕駛的HMI設計 199
7.4.1 L4級自動駕駛的產品形態 199
7.4.2 L4級自動駕駛HMI的設計要點201
7.4.3 自動駕駛HMI的設計概念方向 205
附錄A 智能座艙設計的未來探索
2023/9/7 11:38:26
展開全部
智能座艙HMI設計:從人因理論到設計實踐 作者簡介
王亞輝,北京理工大學助理教授、碩士生導師,清華大學博士后,研究方向為汽車人機交互、人因工程和機器行為學,主持奔馳、長安等十多個品牌的汽車人因前瞻研究項目。
薛志榮,交互設計師和獨立開發者。曾出版多本交互設計相關專著,包括《AI改變設計》《前瞻交互》和《寫給設計師的技術書》等。
李俊,現任某頭部智能駕駛供應商資深產品設計師,負責智駕產品的設計研發,從事體驗設計工作十余年,先后主導多款產品的體驗設計工作,曾在梧桐車聯、華為擔任交互設計師。
賈思玉,美國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人機交互碩士,思特沃克(Thoughtworks)專家級咨詢師,曾與中國、德國、美國、日本的多家知名車企合作進行智能座艙及HMI體驗設計。
楊寶玲,現任智己汽車交互設計師,一直從事汽車HMI及移動端App的交互設計等工作,擅長從用戶角度洞察問題并輸出設計解決方案,曾在騰訊、蔚來擔任交互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