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新歷史主義文論中的“中國”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84909
- 條形碼:9787208184909 ; 978-7-208-18490-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歷史主義文論中的“中國” 內容簡介
本書從“新歷史主義文論中的中國”和“新歷史主義理論視域下的中國當代文學”這兩個維度出發,探討西方文論與中國經驗之間的復雜問題。 在上編“新歷史主義文論中的中國”中,本書首先概括了新歷史主義文論的背景和特征,探討了該流派的核心理論家及其核心理論,并以格林布拉特、海登·懷特、理查·勒翰等對中國的闡釋為中心,探討在西方新歷史主義文藝理論中的中國文化、中國經驗和中國問題,揭示出作為他者的當代中國、作為理論的東方、作為異國情調的現代中國的闡釋模式,及其意識形態內涵。 在下編“新歷史主義理論視域下的中國當代文學”中,本書以新歷史主義作為理論視角,重新解讀新歷史主義小說、新寫實主義小說、先鋒文學等中國當代文學中的歷史敘事、歷史書寫。
新歷史主義文論中的“中國” 目錄
目錄
代序“西方文論中的中國問題”的多維透視(曾軍) _i
導 言 _1 上編 新歷史主義文論中的“中國” _5
**章 西方新歷史主義文藝思潮 _7
**節 西方新歷史主義文論概論 _7
第二節 格林布拉特的“自我塑造”與文化詩學 _ 12
第三節 海登·懷特的元史學和話語的轉義 _ 19
第四節 蒙特洛斯的“文本的歷史性”與“歷史的文本性” _ 27
第五節 多利莫爾和辛菲爾德的文化唯物主義 _ 31
第六節 西方新歷史主義文論的意義與局限 _ 36 第二章 格林布拉特與詹明信之辯:當代中國的政治與詩學 _ 40
**節 政治與詩學分化或統一 _ 41
第二節 資本主義文化的虛偽性或優越性 _ 49
第三節 當代中國文化的政治性 _ 55
第三章 元史學視域中的“轉義的中國”
——紀念海登 ·懷特 _ 60
**節 海登·懷特思想中的中國因素 _ 61
第二節 作為東方文明的古代中國:海登 ·懷特對啟蒙與歷史關系的解構 _ 65
第三節 啟蒙的意識形態,或當代中國的替代方案 _ 69
第四節 元史學視域下的當代中國發展模式 _ 73 第四章 他者 ·理論·異國情調:新歷史主義文論中的“中國” _ 81
**節 作為他者的當代中國 _ 82
第二節 作為理論的“東方” _ 95
第三節 作為異國情調的“現代中國” _ 104
下編 新歷史主義視域下的中國當代文學 _ 111 第五章 “反現代性”與“個人主義”的主體性建構
——論魯迅的啟蒙與反思啟蒙 _ 113
**節 反思啟蒙與“現代性” _ 113
第二節 反思“國民性批判”與“人的文學” _ 117
第三節 反思人性解放與“個人主義”的悖論 _ 121
第四節 反思啟蒙、啟蒙者與民眾諸關系 _ 124
第五節 絕望的抗爭與主體性的構建 _ 128 第六章 “儒托邦”共同體與身體 /非身體懲罰
——陳忠實文藝思想中的儒家話語與身體話語 _ 130
**節 儒家話語的復魅與“儒托邦”共同體建構 _ 131
第二節 作為一種“規訓”的懲罰:身體懲罰與非身體懲罰 _ 138 第三節 “性武器”與身體話語的反抗 _ 144 第七章 《城鄉簡史》:個人性歷史敘事與自我他者化 _ 152
**節 個人“小歷史”敘事與城市“大歷史”敘事 _ 152
第二節 自我的“他者化”與異化 _ 160
第三節 現代化進程中的身份危機 _ 168 第八章 想象主體的方法
——從農民烏托邦、共同性窮人到諸眾 _ 173
**節 從“農民烏托邦”到構成性的主體 _ 175
第二節 從“共同性窮人”到共同性的主體 _ 183
第三節 從“工人主義”到“后—工人主義”的諸眾 _ 189 第九章 中國網絡文學影視改編的發展現狀及其問題 _ 195
**節 網絡文學改編為電視劇 _ 197
第二節 網絡文學改編為電影 _ 201
第三節 網絡文學改編為網絡劇 _ 203
第四節 網絡文學改編為網絡電影 _ 206
第五節 網絡文學影視改編的問題與癥候 _ 210
附錄 1 中國經驗的文學表達與話語創新
——“第二屆當代中國文論話語體系建設高端論壇”綜述 _ 213 附錄 2 The Negotiation between Greenblatt and Jameson: on Politics and Poetics in Contemporary China _ 223
參考文獻 _ 252
后記 _ 257
導 言 _1 上編 新歷史主義文論中的“中國” _5
**章 西方新歷史主義文藝思潮 _7
**節 西方新歷史主義文論概論 _7
第二節 格林布拉特的“自我塑造”與文化詩學 _ 12
第三節 海登·懷特的元史學和話語的轉義 _ 19
第四節 蒙特洛斯的“文本的歷史性”與“歷史的文本性” _ 27
第五節 多利莫爾和辛菲爾德的文化唯物主義 _ 31
第六節 西方新歷史主義文論的意義與局限 _ 36 第二章 格林布拉特與詹明信之辯:當代中國的政治與詩學 _ 40
**節 政治與詩學分化或統一 _ 41
第二節 資本主義文化的虛偽性或優越性 _ 49
第三節 當代中國文化的政治性 _ 55
第三章 元史學視域中的“轉義的中國”
——紀念海登 ·懷特 _ 60
**節 海登·懷特思想中的中國因素 _ 61
第二節 作為東方文明的古代中國:海登 ·懷特對啟蒙與歷史關系的解構 _ 65
第三節 啟蒙的意識形態,或當代中國的替代方案 _ 69
第四節 元史學視域下的當代中國發展模式 _ 73 第四章 他者 ·理論·異國情調:新歷史主義文論中的“中國” _ 81
**節 作為他者的當代中國 _ 82
第二節 作為理論的“東方” _ 95
第三節 作為異國情調的“現代中國” _ 104
下編 新歷史主義視域下的中國當代文學 _ 111 第五章 “反現代性”與“個人主義”的主體性建構
——論魯迅的啟蒙與反思啟蒙 _ 113
**節 反思啟蒙與“現代性” _ 113
第二節 反思“國民性批判”與“人的文學” _ 117
第三節 反思人性解放與“個人主義”的悖論 _ 121
第四節 反思啟蒙、啟蒙者與民眾諸關系 _ 124
第五節 絕望的抗爭與主體性的構建 _ 128 第六章 “儒托邦”共同體與身體 /非身體懲罰
——陳忠實文藝思想中的儒家話語與身體話語 _ 130
**節 儒家話語的復魅與“儒托邦”共同體建構 _ 131
第二節 作為一種“規訓”的懲罰:身體懲罰與非身體懲罰 _ 138 第三節 “性武器”與身體話語的反抗 _ 144 第七章 《城鄉簡史》:個人性歷史敘事與自我他者化 _ 152
**節 個人“小歷史”敘事與城市“大歷史”敘事 _ 152
第二節 自我的“他者化”與異化 _ 160
第三節 現代化進程中的身份危機 _ 168 第八章 想象主體的方法
——從農民烏托邦、共同性窮人到諸眾 _ 173
**節 從“農民烏托邦”到構成性的主體 _ 175
第二節 從“共同性窮人”到共同性的主體 _ 183
第三節 從“工人主義”到“后—工人主義”的諸眾 _ 189 第九章 中國網絡文學影視改編的發展現狀及其問題 _ 195
**節 網絡文學改編為電視劇 _ 197
第二節 網絡文學改編為電影 _ 201
第三節 網絡文學改編為網絡劇 _ 203
第四節 網絡文學改編為網絡電影 _ 206
第五節 網絡文學影視改編的問題與癥候 _ 210
附錄 1 中國經驗的文學表達與話語創新
——“第二屆當代中國文論話語體系建設高端論壇”綜述 _ 213 附錄 2 The Negotiation between Greenblatt and Jameson: on Politics and Poetics in Contemporary China _ 223
參考文獻 _ 252
后記 _ 257
展開全部
新歷史主義文論中的“中國” 作者簡介
李縉英,山東青島人,文學博士,山東大學文化傳播學院、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西方文藝理論、當代意大利政治美學研究以及文學批評,在CSSCI及擴展版期刊發表論文十余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1項、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1項。
書友推薦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唐代進士錄
- >
自卑與超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