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十九世紀英文期刊儒學譯介與傳播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163162
- 條形碼:9787101163162 ; 978-7-101-16316-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十九世紀英文期刊儒學譯介與傳播研究 內容簡介
在19世紀與中國文化密切相關的英文期刊中,中國儒學議題是一個開放性的話題,傳教士、漢學家、外交官等圍繞中國儒學人物、派別、譜系、核心觀念等展開跨越世紀的闡釋、討論和爭辯。儒學議題因為刊物生產發行的開放性而在傳播面相上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廣覆蓋性、高時效性以及作者與讀者、書與刊、中與西之間的多層互動性,客觀上塑造出迥異于16-18世紀以專著為主的傳播、接受與影響的面貌,并將儒學西傳由單一的漢學家的專業認知演變為與普通大眾的社會認知并軌的文化輸出,進而成為和合中西文化、構建中國形象的重要依據。
十九世紀英文期刊儒學譯介與傳播研究 目錄
緒論
**節本書的寫作緣起
第二節學術史梳理與內在問題概說
第三節本書的期刊視野、研究內容與論述結構.
**章儒經圣王形象的西方世界公眾傳播
**節“信古”:西班牙修士“出使報告”中的先聲
第二節“證古”:耶穌會士護教“書”中的雛形
第三節“疑古”與“釋古”:新教傳教士“刊”中的轉型
第四節傳播轉型的主體動力與文體基礎
第二章原始儒學議題的大眾化與精細化
**節儒學譯介早期議程設置的導向與動因
第二節大眾化與精細化在《印中搜聞》中的發生
第三節大眾化與精細化在《中國叢報》中的發展
第四節大眾化與精細化在《中國評論》中的深化
第五節歐德理:儒學西傳專業化與精細化的“異域之眼”
第三章朱子學英語世界公眾傳播的構型*
**節朱子學*早西傳英語世界諸說辨析與探討
第二節英語世界公眾傳播朱子學的動因
第三節朱子學英語世界公眾傳播的漢學語境
第四節朱子學英語譯介與公眾傳播的具體形態
第四章“理”概念譯釋與理學西傳的面相(上)
**節 譯“理”之爭:馬禮遜與米憐
第二節“理”與“太極”之躊躇:麥都思
第三節“理精于神”:湛約翰的譯釋拓展
第四節因“譯”之名而爭“理”之實:湛約翰與麥麗芝
第五節譯釋變通:理雅各的“理”譯實踐
第五章“理”概念譯釋與理學西傳的面相(下)
**節匯通與就簡:卜道成與卜德的共相
第二節“語義法”還是“官銜法”:卜德與卜弼德等的爭議
第三節無限接近“理”本體:20世紀的譯釋
余論 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的歷史啟示與新世紀實踐
**節客體在場與主體缺席:19世紀儒學西傳的歷史遺憾
第二節以孔子學院為中心的21世紀中國文化新型國際傳播實踐.
第三節孔子學院建設與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的主體在場路徑
附錄一 《印中搜聞》儒學主題刊文
附錄二 《中國叢報》儒學主題刊文
附錄三《中國評論》儒學主題刊文
附錄四 《教務雜志》儒學主題刊文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十九世紀英文期刊儒學譯介與傳播研究 作者簡介
蔡慧清,湖南株洲人,歷史學博士,現為湖南大學岳麓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韓國湖南大學孔子學院首任中方院長。 長期從事中國文化國際推廣的理論與實踐工作,先后主持中西文化交流史、國際漢學和中國傳統文化國際傳播領域的國家社科基金課題兩項,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與調研報告三十余篇,已出版對韓漢語教材一部、中國學生通識課教材兩部、英譯漢作品一部。
書友推薦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虎
- >
我與地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