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重構:人工智能時代的產業發展與就業前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088091
- 條形碼:9787513088091 ; 978-7-5130-8809-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重構:人工智能時代的產業發展與就業前景 內容簡介
人工智能(AI)的飛速發展和廣泛普及把人類社會帶入一個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智能時代,正在深刻改變著產業發展圖景和職業游戲規則。本書采取跨學科研究方法,從AI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高度、AI產業發展歷史的長度、各國AI產業現狀及發展之路的廣度、人與AI協 進與突進的深度,系統探討了人工智能時代的產業發展和就業前景,展示了個人致勝AI時代的動能與勢能,助力在這個嶄新的時代更好地生存和發展。
重構:人工智能時代的產業發展與就業前景 目錄
**章 助手與殺手:人工智能影響下的產業與就業變革
人工智能已經成為世紀前兩個年里*引人注目和發人深省的概念之一,而且作為一種生態系統,其已演變出自身的行為模式,形塑著與人類的社會關系,從而更加深刻地影響著新千年的**個百年。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已席卷全球,任何人都不能置身事外。我們應理解人工智能與產業的關系,知悉智能時代就業的前景,踏上自我賦能的升級之旅。
一、從艾倫·圖靈開始:人工智能夢想照進現實
二、先發先試和后發先至:中國的人工智能產業化之路
三、G、人工智能、區塊鏈:未來工作圖景的重新定義
四、產業發展與就業前景:本書的目的、內容與結構
**部分 人工智能時代的產業發展
第二章 平衡與失衡:人工智能顛覆社會價值鏈
人工智能助力社會生產,重塑經濟形態,顛覆社會價值鏈,產業和就業也將隨之發生顛覆性的變革。新的產業將朝著更加智慧化的方向轉移,新型雇傭關系也將隨之產生,我們應該提前做好準備,迎接人工智能時代的機遇和挑戰。
一、新式工作內容:共享與眾包
二、新型雇傭關系:去中介化和再中介化、用戶化和機器化
三、同類的錯覺:人工智能是可被信任的嗎
四、人工智能重塑知識經濟:持續協助和顛覆挑戰
第三章 只能與至能:人工智能重塑社會產業規則
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超級計算、云計算、區塊鏈等新理論、新技術的驅動下,人工智能正在對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它將解構部分經濟社會產業,重構部分經濟活動環節,催生新技術、新產業和新業態,重塑社會產業規則。
一、技術樂觀主義:人工智能的溢出效應和頭雁效應
二、終極算法:超越達爾文的機器進化論
三、工具和對象的跨界:未來的勞動關系和組織管理
四、雇傭和分配的革新:未來的產業鏈和價值鏈
第四章 跨界與限界:產業智能化與智能產業化
近年來,我國加大了對科學技術的扶持力度,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的運用隨處可見。我國的產業結構在這些智能技術的賦能下展現出新的發展模式,智能技術與產業的融合日益緊密,產業智能化和智能產業化的全新產業版圖正初步顯現。
一、農業的集成:人工智能讓地球再次美麗豐饒
二、工業的躍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基礎
三、服務業的共振:財富渠道的顛覆性重塑
四、智能產業化: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產業崛起
第二部分 人工智能時代的就業前景
第五章 勢能與動能:關于人工智能的競爭、職業與社會滲透
在這個由技術引領產業發展的時代,在人工智能技術飛速發展及快速產業化的時代背景下,智能技術一方面在淘汰陳舊、落后的產業,使得與這些產業相關的就業人員面臨失業危機;而另一方面,在人工智能的沃土中出現了一些新興產業,一大批新的就業崗位需要人去填補。
一、核心技術:PK體系與WINTEL體系
二、新職業:人工智能工程技術人員
三、從產業宏觀到就業微觀:透視人工智能在社會中的深度滲透
第六章 技術與醫術: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下的人工智能應用與醫生職業
在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中,人工智能醫療從導診、問診、確診到急診都得到了應用。在后疫情時代,公共衛生行業面臨重新定義,醫生應成為人工智能醫療的參與者、實踐者乃至創新者,在快速的智能技術變革中干出自己的一番事業。
一、抗“疫”超限戰:人工智能的敏捷開發和高速應用
二、醫療的轉型:人工智能讓人重新活了一次
三、醫療人工智能和醫生的有趣競爭:導診、問診、確診和急診
四、疫情之后:人工智能對公共衛生行業的重新定義
第七章 加速與失速:人工智能時代的職場關系
人工智能在工作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職場關系正在被重構——機器人已涉足人類職場,甚至招聘、培訓、績效管理和獵頭這些“人力”資源方面的工作也在變得“機器”化,原有的職場平衡被打破——“和則雙贏”,一個人機合作工作的新時代正在加速到來。
一、“你好虛擬”:你能接受機器人同事嗎
二、招聘、培訓和績效管理:機器是否更公平
三、獵頭也智能:人工智能與獵頭的耦合效應
四、人類學到什么:接受以任務為模塊的社會角色
第八章 就業與失業:人的機遇與挑戰
人工智能帶來了新的挑戰,會導致“技術性失業”,但同時也會帶來嶄新的機遇和無限的可能。面對呼嘯而至的人工智能時代,我們必須加速奔跑,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利用新資源、新平臺、新渠道不斷提升自我。
一、硅基智能和碳基智能:人工智能為何會替代人
二、人的不可替代性:人工智能帶來的人口紅利
三、技術性失業:凱恩斯預言
四、失業的態度:“等待”只能讓現實更糟
第三部分 人工智能時代的就業準備
第九章 導航與續航:我們現在應該做什么
在人工智能時代,編程是一種“全球語言”,如果孩子在母語之外只能學習一種語言,那就應該是代碼——人工智能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構建人工智能從幼兒教育至中小學教育,再到高等教育和專業教育的完整體系,對提升一個國家的人工智能“續航”能力是至關重要的。
一、人工智能要從娃娃抓起:代碼是孩子的第二語言
二、智能時代的青少年:中小學的人工智能教育
三、我是人工智能大一學生:中國高校的探索
四、綢繆智能藍領時代:人工智能的職業教育培訓
第十章 控制與反制:你、我、他的后職業時代
隨著人類社會步入人工智能時代,智能技術成為推動新一輪產業革命的重要驅動力。智能機器在各產業中的運用,給勞動者的就業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引發了人類對于智能機器與勞動者之間的控制與反制的思考,使人類社會進入你、我、他的后職業時代。
一、逆襲與超越:職業中的人工價值
二、沖擊與挑戰:人工智能將形影不離
三、人機協作:全新的工作思維
四、培養智能素養:突破人不可替代的邊界
第十一章 畸變與創變:人在人工智能時代的就業準備
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孕育著新生的希望,也帶來了“失業”的危機。當很多人還在關注智能畸變的負向束縛時,很多人已經在智能創變的路途中找到了新的就業方向,并在為之進行著持之以恒的努力和準備。人工智能時代的失業與就業,與其他任何一個時代沒有決然的區別,都需要人們重拾信心,做時代的主人。
一、被折疊還是被延展:人的蛻變與發展
二、智能下沉,人工升格:為自己贏得未來的實踐
三、“后人類時代”:人類智能與人工智能的共生
四、重拾就業信心:做智能新時代的主人
重構:人工智能時代的產業發展與就業前景 作者簡介
刁生富(1964- )河南南陽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教授,佛山市網絡空間研究院院長,國家生態大數據研究院研究員。主要從事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數字孿生和元宇宙的跨學科研究。 在《自然辯證法研究》《自然辯證法通訊》《學術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150余篇(其中CSSCI論文 40余篇),出版《重估:大數據與人的生存》(電子工業出版社2018年)、《重估:人工智能與人的生存》(電子工業出版社2019年)、《重塑:人工智能與智能經濟》(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20年)、《區塊鏈與產業新機遇》(電子工業出版社2021年)、《新基建下人工智能的未來》(電子工業出版社2022年)、《“智能 ”與制造業轉型研究》(中山大學出版社2023年)等著作50余部。
刁生富(1964- )河南南陽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教授,佛山市網絡空間研究院院長,國家生態大數據研究院研究員。主要從事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數字孿生和元宇宙的跨學科研究。 在《自然辯證法研究》《自然辯證法通訊》《學術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150余篇(其中CSSCI論文 40余篇),出版《重估:大數據與人的生存》(電子工業出版社2018年)、《重估:人工智能與人的生存》(電子工業出版社2019年)、《重塑:人工智能與智能經濟》(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20年)、《區塊鏈與產業新機遇》(電子工業出版社2021年)、《新基建下人工智能的未來》(電子工業出版社2022年)、《“智能 ”與制造業轉型研究》(中山大學出版社2023年)等著作50余部。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推拿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與地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隨園食單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