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環境法損害擔責原則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723235
- 條形碼:9787522723235 ; 978-7-5227-2323-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環境法損害擔責原則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對損害擔責原則的內涵與外延、價值與功能、歷史演進與生成邏輯、規范屬性與制度化演進等方面進行了系統且較為深入的研究。同時,針對學界對于損害擔責原則先前研究倚重經濟學成本-效益分析模式的弊端,回歸法學規范視野之內,打破公私法界限,通過法學權利(權力)-義務(責任)分析模式,創新性地提出損害擔責原則之“責”是法律義務(**性義務)與法律責任(第二性義務)耦合的觀點,并基于義務進路與責任進路的分野,對損害擔責原則的規范屬性、法律適用與制度化表達進行了條分縷析的研究和探索。
環境法損害擔責原則研究 目錄
引言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動機和目的
三 國內外研究現狀
四 研究的內容與方法
**章 環境法中的“損害”與“擔責”
**節 環境法中的“損害”
一 人身財產權利損害
二 安全、舒適、審美等環境合法利益的損害
三 環境容量損失
四 對環境與生態本身的損害
第二節 環境法中的“擔責”
一 “擔責”與環境法上的責任
二 “擔責”的問題指向與主體界定
三 “擔責”中的法律義務與法律責任的耦合
小結
第二章 損害擔責原則的歷史演變、生成邏輯與規范屬性
**節 損害擔責原則的歷史演變
一 “誰污染誰治理”的提出
二 “污染者負擔”的轉變
三 損害擔責原則的形成
第二節 損害擔責原則生成的內在邏輯
一 負外部性解決(“成本一收益”分析)與損害擔責原則的興起
二 “權利(權力)一義務(責任)”的法律構造與損害擔責原則的再造
第三節 損害擔責原則的規范屬性
一 公法與私法的雜糅
二 損害擔責原則的公私法混合與融合
小結
第三章 損害擔責原則的基礎
**節 法律的基礎觀
一 古希臘與中世紀的法律基礎觀
二 近現代的法律基礎觀
三 馬克思主義的法律基礎觀
第二節 損害擔責原則的法理基礎
一 基于經濟維度的損害擔責原則法理基礎
二 基于社會維度的損害擔責原則法理基礎
三 基于權力(意志)維度的損害擔責原則法理基礎
第三節 損害擔責與國家環境保護義務——兼析損害擔責原則在常州毒地案中的適用
一 國家環境保護義務
二 “損害擔責用盡”與“國家環境保護義務托底”——常州毒地案評析
小結
第四章 損害擔責原則的價值與功能
**節 損害擔責原則的價值
一 損害擔責原則的環境正義價值
二 損害擔責原則的環境秩序價值
第二節 損害擔責原則的功能
一 損害擔責原則的社會倫理判斷規則性表達功能
二 損害擔責原則的社會宣告功能
三 損害擔責原則的司法適用功能
小結
第五章 基于義務進路的損害擔責原則的制度化表達——稅費繳納的公法義務
**節 排污費
一 我國排污費制度的創設與演變
二 排污費的性質
第二節 環境保護稅
一 環境保護稅的創制
二 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性質與超標排污行為可稅性
三 超標排污行為的可稅性與環境法的整全性
小結
第六章 基于責任進路的損害擔責原則制度化表達——賠償與懲罰
**節 損害擔責原則的環境法律責任
一 損害擔責原則中的環境民事責任
二 損害擔責原則中的環境行政法律責任
三 損害擔責原則中的環境刑事法律責任
四 損害擔責原則中的生態損害賠償責任
第二節 當前環境政策考量背景下制度化責任進路中的法律責任擴展
一 按日連續處罰制度
二 生態環境損害懲罰性賠償金制度
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環境法損害擔責原則研究 作者簡介
劉志堅,男,1976年3月生,河南湯陰人,中共黨員,副教授,鄭州大學法學學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碩士,2019年畢業于武漢大學環境法研究所,獲法學博士學位。現任安陽工學院副教授,安陽市法學會副會長,河南省法學會理事。曾獲得2019年“中達環境法優秀學位論文獎”,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兩項,在《法學評論》等期刊發表論文10余篇。主要研究領域為環境法基礎理論、法學基礎理論。
書友推薦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推拿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