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稅法判例與學理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7766905
- 條形碼:9787507766905 ; 978-7-5077-6690-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稅法判例與學理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將主要選擇2018-2021年度中國影響力稅務司法審判案例作為研判對象,每個典型案例分析研究分為基本案情梳理、法律爭議焦點、稅法理論分析、主要對策建議、相關法條整理、延伸擴展閱讀等。本書的主要內容涉及稅務行政公益訴訟的適用條件、實質課稅原則的適用范圍、約定納稅義務的法律效力等。本書著重強調案例選題的代表性、新穎性,以及案例分析的實踐性和學理性,希望通過實際問題的剖析過程,加深讀者其對專業知識的理解。
稅法判例與學理研究 目錄
**章納稅人的信賴利益保護
——基于德天御公司案的分析
一、問題的提出
二、基本案情及法律問題
三、《鑲黃旗稅務局答復》的稅務行政允諾屬之辨析
四、納稅人信賴利益保護的適用條件之檢討
五、納稅人信賴利益損失的救濟規則之構造
六、結語
第二章征稅行政復議期限起算點的認定
——基于吉林銀行股份公司案的分析
一、問題的提出
二、基本案情及法律問題
三、征稅行政復議期限的起算點是何時
四、稅務處理決定能否改變征稅行政復議期限起算點
五、結語
第三章稅務行政訴訟案件中利害關系人的認定
——基于丁海峰案的分析
一、問題的提出
二、基本案情及法律問題
三、主體滅失后稅務行政處罰的效力辨析
四、利害關系人原告資格的判斷標準辨析
五、結語
第四章納稅人偷稅主觀故意的舉證責任分配
—基于北京中油油料銷售有限公司案的分析
一、問題的提出
二、基本案情及法律問題
三、納稅人偷稅行為是否以主觀故意為必要條件
四、納稅人偷稅主觀故意的舉證責任該如何分配
五、結語
第五章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項目的判定標準之構建
——基于二十二冶集團案的分析
一、問題的提出
二、基本案情及法律問題
三、企業所得稅前扣除項目的真實認定
四、企業所得稅前扣除項目的合理認定
五、企業所得稅前扣除項目的相關認定
六、結語
第六章稅收債務約定承擔
——基于09—年司法裁判文書的分析
一、問題的提出
二、稅收債務約定承擔的內涵界定與制度價值
三、稅收債務約定承擔的法律規范和司法立場
四、稅收債務約定承擔制度的理論依據與規范構造
五、結語
第七章稅務稽查期限不當延長的法律控制
——基于17份司法裁判文書的分析
一、問題的提出
二、稅務稽查期限不當延長的現況分析
三、稅務稽查期限不當延長的主要危害
四、稅務稽查期限不當延長形成的主要原因
五、稅收法程中有效控制稅務稽查期限不當延長的構想
六、結語
第八章實質課稅原則適用的學界論爭、司法態度與規范再造
一、問題的提出
二、稅務機關適用實質課稅原則的理論爭議
三、稅務機關適用實質課稅原則的司法立場
四、法程中稅務機關適用實質課稅原則的立法規范建議
五、結語
第九章平臺經營者涉稅信息報送義務履行障礙之克服
一、問題的提出
二、平臺經營者涉稅信息報送義務履行的規范表達與正當證成
三、平臺經營者涉稅信息報送義務履行的現實障礙
四、平臺經營者涉稅信息報送義務履行障礙的克服之道
五、結語
參考文獻
一、著作
二、期刊
三、學位論文
四、論文集
五、報紙
展開全部
稅法判例與學理研究 作者簡介
田開友,1975年生,湖南邵陽人,法學博士,現為常州大學史良法學院暨中國財稅法治戰略研究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曾任職于吉首大學法學院。主要研究領域為財稅法學、經濟法學、法經濟學。
書友推薦
- >
經典常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山海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