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湖山學叢:中國畫之認識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4083235
- 條形碼:9787534083235 ; 978-7-5340-8323-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湖山學叢:中國畫之認識 本書特色
《中國畫之認識》聚焦于鄭午昌先生1926年至1948年的重要文章,涵蓋了各個方面的畫學思想和藝術探討,從宋代畫學思想、山水畫師資、書法的重要性等畫史畫論的重要問題展開,既包括發表在民國刊物上的文章,也包括畫學專著的序言,共十七篇,按時間順序排列。附錄部分精選了鄭午昌先生的26幅作品,為讀者提供欣賞鄭午昌作品的機會。 《中國畫之認識》的排版流暢清晰,封面采用了瑪歌超感紙,內頁采用了東方書紙,給讀者帶來愉悅的閱讀體驗。本書內容不僅具有教育性和學術性,還蘊含著研究近現代畫學文獻的深刻意義,對于美術學等
湖山學叢:中國畫之認識 內容簡介
本書為浙江人美“湖山學叢”系列之一,為美術史論家鄭午昌從1926年至1948年發表的文章之結集,由中國美術學院當代藝術與社會思想研究所博士張雯編纂,以“畫學”中心,討論了中國繪畫思想、山水畫師資、畫家之學養、展覽的意義與作用等畫史畫論的重要問題,其中既包括發表在民國刊物如《鼎臠》《蔥嶺》《美周》等上的文章,也包括《中國畫學全史》等畫學專著的序言,共17篇,按照發表時間排列。附錄中配有鄭午昌先生作品精選26幅。學界對鄭午昌的關注主要集中在他的美術活動和著作方面,而他的身份也不免被貼上了“國粹”“保守”的標簽,實則他不僅具有深厚的舊學根底,也對西方文化有著較為完整的認知,他散落在民國期刊上的大量文章中不乏精彩論述,尚待學界予以關注。本書的出版,既能夠滿足一般美術學習者和藝術愛好者的需求,也能幫助鄭午昌的研究打開更多元的面向,進而為二十世紀的美術史研究找到更寬廣的理路。
湖山學叢:中國畫之認識 目錄
——論鄭午昌的現代知識分子屬性/張雯
說皴001
畫家之學養007
《中國畫學全史》自序013
宋人對于畫學之真解020
答文秉敦學弟033
現代國畫家應有這種覺悟038
不可忽視之問題——書045
國畫術語釋要047
中國畫之認識055
現代中國畫家應負之責任078
中國山水畫的師資080
《畫論叢刊》序088
歷代書畫展覽會之意義與作用090
一畫釋義093
從史的立場檢討近百年畫展之啟示097
中國繪畫思想到宋代100
國畫在世界藝壇之展望104
附錄鄭午昌先生作品精選114
湖山學叢:中國畫之認識 作者簡介
鄭午昌(1894—1952),名昶,以字行,號弱龕、絲鬢散人,浙江嵊縣(今嵊州)人。美術史論家,歷任中華書局美術部主任,及上海美專、杭州國立藝專、新華藝專、蘇州美專等校教授,著有《中國畫學全史》《中國美術史》等理論著作,亦善繪畫、詩詞和書法,被黃賓虹贊為“工詩文,善繪畫,方聞博雅,躒古逴今”,也被稱為是“中國美術史研究不該忘卻的一個人”。鄭午昌反對當時甚囂塵上的、中西調和等論調,以發揚美術、研究美術、保存文化為目的,將中國畫作為一種事業,來踐行自己提倡的文化復興,本書便是他這種理念的一個集中體現。
- >
推拿
- >
自卑與超越
- >
朝聞道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