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變化環境下城市暴雨洪澇災害成因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611563
- 條形碼:9787522611563 ; 978-7-5226-1156-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變化環境下城市暴雨洪澇災害成因 內容簡介
本書系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變化環境下城市暴雨洪澇災害成因”的部分研究成果,主要針對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我國城市洪澇災害日益嚴重的問題,從北到南以北京、濟南、深圳和成都四個城市作為典型城市,重點開展變化環境下典型城市暴雨特性及其時空演變規律、城市降水徑流特性及控制機理以及典型城市洪澇成因分析等相關研究工作。本書全面分析了典型城市長、短歷時雨型變化特征并給出了典型城市的暴雨強度公式,結合室外水文觀測實驗和數值模擬試驗,揭示了城市復雜下墊面條件下降雨-徑流關系及其調控機理,實現了城市流域降雨-產流物理機制的定量描述,闡述了變化環境下城市暴雨洪澇災害的形成機制,剖析了氣候變化和城市化對暴雨特性和產匯流機理的影響。本書對于科學認識城市流域雨洪形成過程及其致災機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對我國海綿城市建設亦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參考價值。 本書既可以作為我國城市暴雨洪澇災害研究領域的參考書,也可作為水文學與水資源、城市給排水、環境科學等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和研究生以及高年級本科生的參考用書。
變化環境下城市暴雨洪澇災害成因 目錄
序二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進展
1.3 研究內容與技術路線
1.3.1 研究內容
1.3.2 技術路線
第2章 研究區概況
2.1 研究區范圍
2.2 自然地理概況
2.2.1 北京市
2.2.2 濟南市
2.2.3 深圳市
2.2.4 成都市
2.3 水文氣象概況
2.3.1 北京市
2.3.2 濟南市
2.3.3 深圳市
2.3.4 成都市
2.4 河流水系概況
2.4.1 北京市
2.4.2 濟南市
2.4.3 深圳市
2.4.4 成都市
2.5 經濟社會概況
2.5.1 北京市
2.5.2 濟南市
2.5.3 深圳市
2.5.4 成都市
第3章 我國典型城市洪澇問題
3.1 我國城市洪澇災害類型
3.2 我國城市暴雨洪澇災害的基本特點
3.3 典型城市洪澇災害特征
3.3.1 北京市
3.3.2 濟南市
3.3.3 深圳市
3.3.4 成都市
3.4 本章小結
第4章 典型城市暴雨特性及其時空演變特征
4.1 北京市
4.1.1 暴雨空間分布特征
4.1.2 暴雨年內變化特征
4.1.3 強降水日變化特征
4.1.4 暴雨長期變化特征
4.2 濟南市
4.2.1 暴雨空間分布特征
4.2.2 暴雨年內變化特征
4.2.3 暴雨長期變化特征
4.3 深圳市
4.3.1 暴雨空間分布特征
4.3.2 暴雨年內變化特征
4.3.3 強降水日變化特征
4.3.4 暴雨長期變化特征
4.4 成都市
4.4.1 暴雨空間分布特征
4.4.2 暴雨年內變化特征
4.4.3 強降水日變化特征
4.4.4 暴雨長期變化特征
4.5 本章小結
第5章 典型城市短、長歷時雨型變化特征
5.1 典型城市暴雨強度公式
5.1.1 北京市
5.1.2 濟南市
5.1.3 深圳市
5.1.4 成都市
5.2 典型城市短歷時雨型變化特征
5.2.1 北京市
5.2.2 濟南市
5.2.3 深圳市
5.2.4 成都市
5.3 典型城市長歷時雨型變化特征
5.3.1 北京市
5.3.2 濟南市
5.3.3 深圳市
5.3.4 成都市
5.4 本章小結
第6章 城市化對產流影響的機理特性
6.1 城市化對徑流影響的室外觀測實驗
6.1.1 實驗目的
6.1.2 實驗場地
6.1.3 實驗觀測項目
6.1.4 數據采集方式
6.1.5 實驗研究方案
6.1.6 實驗結果
6.2 基于一維垂向土壤水分運動方程的雨洪模型
6.2.1 基于Richards方程的非飽和土一維下滲模型
6.2.2 二維坡面匯流模型原理
6.2.3 模型耦合計算
6.2.4 模型參數率定和驗證
6.3 匯水單元尺度城市降雨徑流響應關系
6.3.1 不透水面空間位置對徑流的影響
6.3.2 不透水面積比與徑流系數響應函數
6.3.3 匯水單元面積對徑流系數的影響
6.3.4 坡度與徑流系數響應函數
6.3.5 入滲率與徑流系數響應關系
6.3.6 土壤前期含水率與徑流系數的響應關系
6.4 本章小結
第7章 城市化流域產匯流模型研究
7.1 基于有效不透水面積識別的涼水河流域雨洪模擬研究
7.1.1 研究區概況
7.1.2 數據資料
7.1.3 設計降水情景
7.1.4 研究方法
7.1.5 模型設置
7.1.6 結果分析
7.1.7 結論
7.2 北京市暴雨洪澇模擬與分析——以楊洼閘排水片區為例
7.2.1 研究區概況
7.2.2 數據與方法
7.2.3 模型構建
7.2.4 結果分析
7.2.5 結論
7.3 濟南市暴雨內澇模擬與分析
7.3.1 研究區概況及數據處理
7.3.2 模型與方法
7.3.3 模型構建及耦合
7.3.4 結果分析
7.3.5 結論
7.4 深圳河流域洪澇災害模擬與分析
7.4.1 城市洪澇成因分析
7.4.2 暴雨與潮位組合分析
7.4.3 深圳河流域暴雨洪澇模擬
7.5 本章小結
第8章 典型城市洪澇成因分析
8.1 典型城市土地利用變化分析
8.1.1 北京市
8.1.2 濟南市
8.1.3 深圳市
8.1.4 成都市
8.2 城市洪澇影響因素
8.2.1 自然因素
8.2.2 人為因素
8.3 城市洪澇成因
8.3.1 城市暴雨變化
8.3.2 城市產匯流特性變化
8.3.3 城市排水格局及設計標準
8.3.4 城市雨洪調蓄能力變化
8.3.5 城市規劃與建設問題
8.3.6 城市洪澇應急管理問題
8.3.7 特殊影響因素
8.4 變化環境下城市洪水演變驅動機理
8.4.1 研究區概況
8.4.2 數據與方法
8.4.3 結果與討論
8.5 本章小結
第9章 結論與展望
9.1 主要結論
9.1.1 典型城市暴雨特性及其演變規律
9.1.2 城市降雨徑流特性及控制機理
9.1.3 城市化流城產匯流模型研究
9.1.4 典型城市洪澇成因分析
9.2 成果應用前景與展望
9.2.1 應用前景
9.2.2 展望
參考文獻
變化環境下城市暴雨洪澇災害成因 作者簡介
徐宗學,北京師范大學水科學研究院,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水文學和水資源的研究,科研前瞻性強,具有多本專著的編寫經歷。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自卑與超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隨園食單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