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我國農民工職業代際流動理論探索與實證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849004
- 條形碼:9787521849004 ; 978-7-5218-4900-4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國農民工職業代際流動理論探索與實證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直擊當前中國勞動力市場數量*龐大但境遇卻*脆弱的農民工群體,主要探討如何讓農民工群體職業代際流動能夠更加科學合理,進而整體提升他們的職業階層地位,從而盡快實現國家提出的橄欖型人口結構的共同富裕目標。
農民工為我國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都作出了重大貢獻,也是職業流動*為頻繁的群體,本書擬從職業代際流動的研究視角入手,以農民工這一社會中龐大且弱勢的群體為研究對象,挖掘出該群體的職業代際流動現象、規律和傳承結構特征。在運用人力資本代際傳承等理論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運用工具變量法等探尋父母教育人力資本傳承對農民工職業代際流動的影響效應,并利用中介效應模型探尋社會地位感知在教育人力資本傳承對農民工職業代際流動的中介影響機理。與此同時,還運用生命周期理論,借助我國東中西部三個地區的12名農民工的典型人生歷程案例,細致剖析教育人力資本傳承影響農民工職業代際流動的影響機理。*后提出完善和優化農民工職業代際流動的對策和建議。
我國農民工職業代際流動理論探索與實證研究 目錄
一、研究背景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設計
四、結構安排
五、主要創新點與不足
第二章 文獻綜述
一、職業代際流動的測度、比較及其影響因素
二、教育人力資本對職業代際流動的影響
三、教育人力資本對社會地位感知的影響
四、教育人力資本與我國農民工職業代際流動
五、文獻評述
第三章 我國農民工職業發展的現狀分析
一、農民工的歷史由來、發展與社會貢獻
二、農民工職業生存與發展政策的演變與發展
三、農民工近十年職業發展的基本特征
四、農民工職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推動職業代際流動的必要性
第四章 理論基礎與分析框架
一、理論基礎
二、分析框架
第五章 實證模型設計與數據來源分析
一、實證模型選擇
二、數據來源與樣本選擇
三、變量的選擇和說明
第六章 教育人力資本傳承對農民工社會地位感知影響的實證研究
一、樣本描述性統計分析
二、實證結果估計與分析
第七章 教育人力資本傳承對農民工職業代際流動影響的實證研究
一、樣本描述性統計分析
二、實證結果估計與分析
第八章 基于中介變量的教育人力資本傳承對農民工職業代際流動影響的實證研究
一、指標選擇與樣本描述性統計分析
二、基于中介變量的父母受教育程度影響農民工職業代際流動機理實證分析
三、基于中介變量的農民工受教育程度影響其職業代際流動機理實證分析
第九章 基于實踐運用的教育人力資本傳承對農民工職業代際流動影響的案例研究
一、農民工職業代際流動生命歷程實踐分析
二、教育人力資本傳承與農民工職業代際流動生命歷程實踐軌跡
三、農民工職業代際流動生命歷程實踐的共同規律與作用方式
第十章 結論與對策建議
一、主要研究結論
二、對策建議
三、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后記
我國農民工職業代際流動理論探索與實證研究 作者簡介
杜興艷,出生于1982年4月,中共黨員,畢業于中國地質大學,現為福建農林大學在讀博士、福建工程學院副教授,職業生涯教練,高校創業指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農民工職業流動、大學生就業和人力資源管理。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過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福建省教育科學規劃項目、福建省教育廳科研課題等各級各類科研項目,在《行政論壇》、《教育評論》、《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等刊物上發表文章二十余篇。主要擔任《管理學原理》、《管理心理學》等課程教學工作,是省級線上線下混合課程建設負責人,也是校級課程思政建設項目負責人,參編出版教材四部,在教學中受到學生們的好評,曾獲得本科課堂教學優秀獎。比外,還獲得福建省教育廳授予的福建省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優秀指導教師”榮譽稱號,還獲得過“師德之星”、優秀教育工作者等二十余項榮譽稱號。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回憶愛瑪儂
- >
自卑與超越
- >
二體千字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經典常談
- >
朝聞道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