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中國信息科學2035發展戰略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753441
- 條形碼:9787030753441 ; 978-7-03-075344-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信息科學2035發展戰略 內容簡介
隨著人類社會從信息時代向智能信息時代發展,以及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臨近,在新的全球格局和大國競爭的國際環境下,信息科學的戰略性地位更加突出,迫切需要加強信息科學的前瞻性和顛覆性技術研究,持續推動信息科學的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為新時代我國深度參與全球競爭提供強有力的科技保障和核心競爭力,確保我國在未來全球競爭中的戰略優勢。《中國信息科學2035發展戰略》面向2035年探討了信息科學前沿發展趨勢和可持續發展策略,深入闡述了信息科學及其各分支學科的科學意義與戰略價值、發展規律與研究特點,系統分析了信息科學的發展現狀與態勢,凝練了信息科學的發展思路與發展方向,并提出了我國相應的優先發展領域和政策建議。
中國信息科學2035發展戰略 目錄
目錄 總序 i 前言 vii 摘要 xi Abstract xv **章 信息科學的戰略價值 1 **節 信息科學在整個科學體系中的地位 1 一、電子學與信息系統學科在整個科學體系中的地位 3 二、計算機學科在整個科學體系中的地位 5 三、自動化學科在整個科學體系中的地位 6 四、半導體科學與信息器件學科在整個科學體系中的地位 7 五、光學與光電子學學科在整個科學體系中的地位 8 六、人工智能學科在整個科學體系中的地位 10 第二節 信息科學推動其他學科和相關技術發展所起的作用 11 一、信息學科與數學物理學科 12 二、信息學科與化學學科 12 三、信息學科與生命學科 13 四、信息學科與地球學科 13 五、信息學科與工程材料學科 14 六、信息學科與土木工程及建筑學科 14 七、信息學科與管理學科 15 八、信息學科與醫學學科 15 九、信息學科與機械學科 16 十、信息學科與環境學科 16 十一、信息學科與其他交叉學科 17 第三節 信息科學在國家總體學科發展布局中的地位 18 一、電子學與信息系統學科在國家總體學科發展布局中的地位 21 二、計算機學科在國家總體學科發展布局中的地位 22 三、自動化學科在國家總體學科發展布局中的地位 23 四、 半導體科學與信息器件學科在國家總體學科發展布局中的地位 24 五、光學與光電子學學科在國家總體學科發展布局中的地位 26 六、人工智能學科在國家總體學科發展布局中的地位 28 第四節 信息科學對國家科技發展規劃及其他科技政策目標的支撐作用 30 一、對制造強國的支撐作用 31 二、對網絡強國的支撐作用 34 三、對新基建強國的支撐作用 36 四、對軍事強國的支撐作用 38 五、對交通強國的支撐作用 41 六、對健康中國的支撐作用 42 七、對綠色中國的支撐作用 44 第五節 信息科學滿足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國防安全的重要意義 47 本章參考文獻 56 第二章 發展規律與研究特點 58 **節 信息科學的定義與內涵 58 第二節 信息科學的發展規律和特點 63 一、學科發展動力 64 二、信息科學學科促進學科交叉 66 三、成果轉移態勢 70 四、人才培養特點 75 五、研究組織形式 80 六、資助模式 85 本章參考文獻 89 第三章 發展現狀與發展態勢 92 **節 國際上信息科學學科的發展現狀和趨勢 92 一、電子學與信息系統領域的發展現狀和趨勢 92 二、計算機、互聯網等領域的研究現狀與趨勢總結 108 三、自動化技術領域的研究現狀與趨勢總結 114 四、信息器件與光學領域的研究現狀及趨勢總結 124 第二節 我國信息科學學科的發展現狀 129 一、電子學與信息系統的發展現狀 130 二、計算機科學的發展現狀 134 三、自動化科學的發展現狀 142 四、信息器件與光學的發展現狀 148 第三節 經費投入與平臺建設情況 152 一、經費投入情況 152 二、平臺建設情況 158 第四節 人才隊伍情況 162 第五節 存在的問題與措施建議 165 本章參考文獻 167 第四章 信息科學的發展思路與發展方向 174 **節 信息學科發展的關鍵科學問題 174 一、信息獲取 175 二、信息傳輸 175 三、信息處理 176 第二節 信息學科發展的總體思路與目標 176 第三節 信息學科發展的重要方向 178 一、空天地海信息網絡基礎理論與技術 178 二、人- 機- 物信息物理系統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 191 三、新一代網絡體系結構及安全 202 四、高分多源探測與復雜環境感知 217 五、自主智能運動體和群系統 228 六、人- 機- 物融合場景下的計算理論和軟硬件方法與技術 249 七、未來信息系統電子器件/ 電路/ 射頻基礎理論與技術 260 八、超高算力集成電路芯片系統 270 九、半導體材料、器件與跨維度集成 280 十、光電子器件及集成 288 十一、應用光學理論與技術 296 十二、生物與醫學信息獲取、融合及應用 305 十三、人- 機融合的數據表征、高效計算與應用 315 十四、類腦智能核心理論與技術 324 十五、人工智能基礎理論與方法 331 本章參考文獻 343 第五章 資助機制與政策建議 355 關鍵詞索引 359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巴金-再思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山海經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