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汽車構造原理從入門到精通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431417
- 條形碼:9787122431417 ; 978-7-122-43141-7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汽車構造原理從入門到精通 本書特色
本書內容在表現形式上具有如下特點:1.系統全面:與目前汽車專業院校所應用的汽車構造類教材內容相匹配,按照汽車結構特點,融入新的汽車技術,去除舊的和一些已淘汰不用的內容,便于與時俱進地學習汽車構造與原理知識。2.好學易懂:采用實物圖、三維透視圖、部件分解圖、原理簡圖等的形式直觀形象地介紹汽車的組成系統、總成及零部件;利用動畫動態的展示汽車各總成系統的組成與工作原理;通過視頻演示及講解系統的工作原理過程;這樣便可以立體化呈現專業化知識,使之更易學,更好懂。3.中英結合:我們的一些專業的汽車技術人員,包括汽車維修技師,經常要接觸各類英文的技術資料;而在汽車配件行業工作的人士,在進行外貿業務時,也時時會看到各種英文的零部件及各種專業術語,所以,對一些汽車專業術語及零部件名稱,書中采用了英漢對照的編寫方式,方便讀者在了解汽車知識的同時學習汽車專業英語。
汽車構造原理從入門到精通 內容簡介
本書采用彩圖圖解、動畫演示、視頻講解的方式全方位展示汽車的各個組成機構、系統、總成的構造、功能及工作原理。書中對一些汽車專業術語及總成部件的名稱同時標注了中英兩種文字,方便讀者在了解汽車知識的同時也學習汽車專業英語。 本書從“總體敘述”到汽車的“動力、底盤、車身、電氣”四大板塊,共分為五個部分若干章節。第1章為汽車概述,介紹汽車類型、參數及總體結構組成與基本原理;第2章介紹動力系統,主要介紹燃油型汽油與柴油發動機,并針對新能源電動汽車介紹了電動化系統(即高壓電源與電驅系統);第3章主要講解底盤“傳動、行駛、轉向、制動”四大系統;第4章介紹車身,包括安全系統與內外飾件;第5章主要講了汽車發動機、底盤、車身等的電氣系統和自動駕駛系統的組成與原理;*后附錄為汽車品牌與車標、常見英文標識釋義。 本書適用于廣大汽車愛好者、汽車從業人員以及汽車車主閱讀使用,既可作為相關汽車從業人員的培訓資料,也可作為職業院校、技校等汽車專業學生的專業教輔與補充讀物。
汽車構造原理從入門到精通 目錄
1.1 汽車類型 2
1.1.1 按用途分類 2
1.1.2 按車身分類 3
1.2 汽車參數 4
1.2.1 車身參數 4
1.2.2 性能參數 5
1.3 汽車組成 6
1.3.1 動力 8
1.3.2 底盤 10
1.3.3 車身 11
1.3.4 電氣 12
1.4 汽車原理 13
1.4.1 燃油汽車 13
1.4.2 混動汽車 14
1.4.3 電動汽車 17
1.4.4 燃料電池汽車 18
第2章 動力系統 19
2.1 發動機概述 20
2.2 發動機類型 21
2.2.1 汽油機 21
2.2.2 柴油機 22
2.2.3 轉子發動機 23
2.3 發動機組成 24
2.3.1 曲柄連桿機構 25
2.3.2 配氣機構 26
2.3.3 燃料系統 27
2.3.4 冷卻系統 28
2.3.5 潤滑系統 29
2.3.6 啟動系統 30
2.3.7 點火系統 31
2.4 發動機原理 32
2.4.1 四沖程汽油機 32
2.4.2 四沖程柴油機 33
2.4.3 二沖程汽油機 34
2.4.4 轉子發動機 35
2.5 發動機術語 36
2.5.1 上下止點與行程 36
2.5.2 容積與排量 36
2.5.3 壓縮比與空燃比 37
2.5.4 功率與轉矩 38
2.6 曲柄連桿機構 39
2.6.1 機體組 39
2.6.2 活塞連桿組 40
2.6.3 曲軸飛輪組 41
2.6.4 曲軸構造與原理 42
2.6.5 平衡軸組件 43
2.7 配氣機構 44
2.7.1 概述 44
2.7.2 氣門組 45
2.7.3 傳動組 46
2.7.4 凸輪軸 47
2.7.5 氣門正時與氣門間隙 48
2.7.6 正時鏈與正時帶 49
2.7.7 可變氣門正時與升程 50
2.8 燃料系統 54
2.8.1 概述 54
2.8.2 汽油燃油供給系統 55
2.8.3 電控燃油噴射系統 56
2.8.4 汽油缸內直噴系統 57
2.8.5 柴油高壓共軌系統 58
2.8.6 柴油泵噴嘴系統 59
2.8.7 柴油單體泵系統 60
2.9 進排氣系統 61
2.9.1 概述 61
2.9.2 進氣系統 62
2.9.3 可變進氣歧管 63
2.9.4 排氣系統 64
2.9.5 渦輪增壓器 65
2.9.6 機械增壓器 66
2.9.7 廢氣再循環系統 68
2.9.8 曲軸箱通風系統 69
2.9.9 燃油蒸發控制系統 70
2.9.10 三元催化轉換器 71
2.9.11 排放顆粒捕集器 72
2.9.12 柴油機后處理系統 73
2.9.13 柴油機廢氣凈化模塊 74
2.10 潤滑系統 75
2.10.1 概述 75
2.10.2 潤滑油路 76
2.10.3 機油泵 77
2.10.4 干式油底殼 78
2.10.5 機油濾清器 79
2.11 冷卻系統 80
2.11.1 概述 80
2.11.2 冷卻原理 81
2.11.3 節溫器 82
2.11.4 熱量管理模塊 84
2.11.5 電動汽車高壓冷卻系統 85
2.11.6 高壓電池冷卻與加熱 86
2.11.7 電驅總成冷卻系統 87
2.12 電動化系統 88
2.12.1 純電動汽車 88
2.12.2 混合動力汽車 89
2.12.3 氫燃料電池汽車 95
2.12.4 動力電池 96
2.12.5 高壓充電 101
2.12.6 電驅系統 103
2.12.7 整車控制器 107
第3章 底盤系統 108
3.1 底盤概述 109
3.1.1 傳動系統 110
3.1.2 行駛系統 111
3.1.3 轉向系統 112
3.1.4 制動系統 113
3.2 傳動系統 114
3.2.1 概述 114
3.2.2 布置形式 115
3.2.3 離合器 116
3.2.4 變速器原理 117
3.2.5 手動變速器 118
3.2.6 換擋同步器 119
3.2.7 五擋手動變速驅動橋 120
3.2.8 五擋手動變速器結構 121
3.2.9 五擋手動變速器原理 122
3.2.10 自動變速器 123
3.2.11 液力變矩器 124
3.2.12 行星齒輪組 125
3.2.13 六擋自動變速器結構 126
3.2.14 六擋自動變速器動力流 127
3.2.15 七擋濕式雙離合變速器 128
3.2.16 六擋濕式雙離合變速器 129
3.2.17 雙離合器結構 130
3.2.18 雙離合變速器原理 131
3.2.19 七擋雙離合變速器動力流 132
3.2.20 無級變速器結構 134
3.2.21 無級變速器原理 135
3.2.22 四輪驅動 136
3.2.23 適時四驅 137
3.2.24 全時四驅 138
3.2.25 分時四驅 139
3.2.26 分動器 140
3.2.27 耦合器 141
3.2.28 傳動軸與驅動軸 142
3.2.29 差速器與減速器 143
3.3 行駛系統 144
3.3.1 懸架概述 144
3.3.2 懸架類型 145
3.3.3 麥弗遜懸架 146
3.3.4 扭轉梁懸架 147
3.3.5 雙叉臂懸架 148
3.3.6 多連桿懸架 149
3.3.7 穩定桿與減振器 150
3.3.8 空氣懸架 151
3.3.9 車輪與輪胎 152
3.3.10 車輪定位 153
3.4 轉向系統 154
3.4.1 概述 154
3.4.2 循環球式轉向機構 155
3.4.3 齒輪齒條式轉向機構 156
3.4.4 液壓助力轉向系統 157
3.4.5 電動助力轉向系統 159
3.5 制動系統 160
3.5.1 概述 160
3.5.2 液壓制動系統 161
3.5.3 盤式制動器 162
3.5.4 鼓式制動器 163
3.5.5 制動助力器 164
3.5.6 駐車制動器 165
第4章 車身系統 166
4.1 車身概述 167
4.1.1 車身 168
4.1.2 白車身 170
4.1.3 汽車車身材料 171
4.2 安全系統 172
4.2.1 碰撞能量吸收及測試 172
4.2.2 行人保護系統 173
4.2.3 安全帶 174
4.3 車身內飾 175
4.3.1 概述 175
4.3.2 座椅 176
4.3.3 儀表中控臺 177
4.4 車身外飾 178
4.4.1 概述 178
4.4.2 保險杠 179
4.4.3 天窗 180
第5章 汽車電氣 181
5.1 電氣概述 182
5.2 發動機電氣系統 183
5.2.1 啟動系統 183
5.2.2 點火系統 184
5.3 底盤電氣系統 185
5.3.1 防抱死制動系統 185
5.3.2 行駛穩定系統 187
5.3.3 電控轉向系統 188
5.3.4 動態轉向系統 190
5.3.5 全輪轉向系統 191
5.3.6 電子駐車制動系統 192
5.3.7 胎壓監測系統 194
5.3.8 電子懸架系統 196
5.3.9 電子穩定桿系統 197
5.4 車身電氣系統 198
5.4.1 電源系統 198
5.4.2 照明系統 201
5.4.3 電動裝置 202
5.4.4 電熱裝置 203
5.4.5 電聲裝置 204
5.4.6 空調系統 205
5.4.7 信息娛樂系統 211
5.4.8 安全氣囊 212
5.4.9 防盜系統 213
5.4.10 車身模塊 214
5.4.11 車載網絡 215
5.5 自動駕駛系統 216
5.5.1 概述 216
5.5.2 系統組成 217
5.5.3 系統功能 218
附錄 219
附錄1 汽車車標與品牌名稱 220
1.1 歐洲汽車品牌 220
1.2 美國汽車品牌 221
1.3 日韓汽車品牌 221
1.4 國產汽車品牌 222
附錄2 汽車英文標識含義 224
2.1 動力技術及性能標識 224
2.2 車型配置及版本標識 225
參考文獻 226
- >
經典常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