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新經學(第十一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83841
- 條形碼:9787208183841 ; 978-7-208-18384-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經學(第十一輯) 本書特色
一百多年來,隨著西力東移與西學東漸,經學遭到國人蔑棄,僅僅成為新的以西方文化為參照系的歷史研究的對象。由此造成的*大的后果之一,則是中國文化自身的失語,中國文化失去了表達自身的能力。幾年前,中國學術界重提有關“中國有無哲學”的話題,便是這一失語仍在延續的一個表征。
經學的失語首先影響了中國文化的自我意識。潛藏在晚清以來古今中西爭論背景之后的,其實是建立在經學體系之上的傳統學術無法在短期接納西學,從而引起的文化上的心理緊張。這種緊張在國力不振之際表現為文化上的盲目自戕,在國力稍蘇之時則表現為觀念上的盲目自大。如何擺脫這兩種盲目狀態,有賴于從學理上改造經學的歷史形態,使之在現代重現煥發生機。這是需要幾代人為之不懈努力的事業,絕非如時下所謂儒學在大陸的復興,更多地只是一種立場上的自我宣示。其尤下者,則把經學重新打造成一種宗教式的意識形態,只許信仰,不許質疑,這不利于時下中國文化的重建。
經學的缺位還影響了對中國文化的歷史理解。新文化運動以來,科學主義逐漸在中國思想界甚囂塵上。反映在人文領域,則是以科學派新史學為中心的整理國故運動以及種種以論代史、自命科學的歷史研究。這些研究盡管不無所見,但總的來說用一套與原有知識系統相異的理論或方法對經學加以剪裁,扭曲了經學自身的表述邏輯,妨礙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理解。因此,即便只是正本清源,也同樣需要加深對傳統經學的研究。
新經學(第十一輯) 內容簡介
本書由復旦大學歷史系鄧秉元教授主編,分學術遺札、經學義理、經學歷史、圓桌會談等部分。學術遺札收錄張爾田致陳槃庵的多通信札,為首次整理公布。經學義理中,《觀象思維的早期形式》從方位、算術、音律幾個角度討論上古時期中國人的“象”思維,《沒有鯤鵬的逍遙游》則以“游”為核心對《莊子·逍遙游》一篇進行了重新疏解。經學歷史主要為對近代經學目前的重要問題予以討論,如康有為經學的思想來源,其《新學偽經考》是否抄襲廖平,蒙文通的史學、諸子研究與其經學研究的關系,等等。各文依據文獻,議論扎實,體現了較高的學術水準。
新經學(第十一輯) 目錄
新經學(第十一輯) 作者簡介
鄧秉元,原名鄧志峰,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經學、經學史、思想史,著有《王學與晚明的師道復興運動》、《新文化運動百年祭》、《孟子章句講疏》、《周易義疏》等。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虎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推拿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隨園食單
- >
煙與鏡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