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保險條例(含工傷認定辦法)注解與配套 第6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637199
- 條形碼:9787521637199 ; 978-7-5216-3719-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工傷保險條例(含工傷認定辦法)注解與配套 第6版 本書特色
● 專業導引。由相關領域的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學術素養的法律專業人士撰寫適用導引,對相關法律領域作提綱挈領的說明,重點提示立法動態及適用重點、難點。
● 實用注解。對重點法條及專業術語進行注解,幫助讀者把握立法精神,理解條文含義。
● 實務應用。根據司法實踐提煉疑難問題,由相關專家運用法律規定及原理進行專業解答。
● 配套規定。擇要收錄相關的配套規定,便于讀者查找、應用。
工傷保險條例(含工傷認定辦法)注解與配套 第6版 內容簡介
為了幫助讀者準確理解與適用法律,我社于2008年9月開始推出“法律注解與配套叢書”,深受廣大讀者的認同與喜愛,成為法律工作者辦案運用和公民法律學習的有力助手。本套叢書主要包括注解、應用及配套三部分。注解部分對主體法中的重點法條及專業術語進行注解;應用根據司法實踐提煉疑難問題,并運用法律規定及原理進行解答;在主體法律文件之后擇要收錄與其實施相關的配套規定,便于讀者查找和應用。本分冊為工傷保險條例分冊,收錄近期新版工傷保險條例,含工傷認定辦法,幫助讀者學習近期新內容。
工傷保險條例(含工傷認定辦法)注解與配套 第6版 目錄
適用導引
工傷保險條例
**章總則
**條【立法目的】
1. 如何區別工傷保險與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第二條【適用范圍】
2. 一般民事雇傭活動中的人身損害是否適用工傷保險的有關規定?
3. 農民工應當如何參加工傷保險?
4. 村民委員會主任因履行職務受傷是否應認定為工傷?
第三條【保費征繳】
5. 工傷保險費由誰繳納?
第四條【用人單位責任】
第五條【主管部門與經辦機構】
第六條【工傷保險政策、標準的制定】
第二章工傷保險基金
第七條【工傷保險基金構成】
6. 法院在審理和執行民事、經濟糾紛時,能否將工傷保險基金作為債務處理?
第八條【工傷保險費】
第九條【行業差別費率及檔次調整】
第十條【繳費主體、繳費基數與費率】
7. 職工在多個單位就業的工傷保險如何繳納?
8. 特殊繳費行業工傷保險待遇的認定?
第十一條【統籌層次、特殊行業異地統籌】
第十二條【工傷保險基金和用途】
9. 什么是勞動能力鑒定費?
10. 什么是工傷預防費?
11. 什么是法律、法規規定的用于工傷保險的其他費用?
第十三條【工傷保險儲備金】
第三章工 傷 認 定
第十四條【應當認定工傷的情形】
12. 如何理解“因工外出期間”?
13. 如何理解“上下班途中”?
第十五條【視同工傷的情形及其保險待遇】
14. 如何理解與適用在工作時間、工作崗位突發疾病的情況?
15. 如何理解與適用在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情況?
16. 如何理解與適用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后舊傷復發的情況?
17. 職工見義勇為受到傷害的,是否可以視同工傷?
18. “包工頭”能否納入工傷保險對象范圍?
第十六條【不屬于工傷的情形】
第十七條【申請工傷認定的主體、時限及受理部門】
19. 如何理解“事故傷害發生之日”?
20. 申請工傷認定的“1年期限”可因不歸責于申請人的正當事由中止或者中斷?
第十八條【申請材料】
21. 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包括什么?
22. 如何出具醫療診斷證明?
第十九條【事故調查及舉證責任】
23. 如何進行職業病的診斷?
24. 如果當事人對于職業病的診斷有異議時,應如何處理?
25. 如果出現疑似職業病的情況時,應如何處理?
第二十條【工傷認定的時限、回避】
26. 如何理解工傷認定時限的中止?
27. 如何理解工傷認定的回避?
28. 《工傷認定時限中止通知書》是否具有可訴性?
第四章勞動能力鑒定
第二十一條【鑒定的條件】
第二十二條【勞動能力鑒定等級】
29. 職工因工多處受傷,傷殘等級如何評定?
第二十三條【申請鑒定的主體、受理機構、申請材料】
第二十四條【鑒定委員會人員構成、專家庫】
第二十五條【鑒定步驟、時限】
第二十六條【再次鑒定】
30. 職工對傷殘等級結論不服,能否提起行政訴訟?
第二十七條【鑒定工作原則、回避制度】
第二十八條【復查鑒定】
第二十九條【再次鑒定和復查鑒定的時限】
第五章工傷保險待遇
第三十條【工傷職工的治療】
31. 工作中受到精神傷害,能否要求工傷賠償?
第三十一條【復議和訴訟期間不停止支付醫療費用】
第三十二條【配置輔助器具】
第三十三條【工傷治療期間待遇】
32. 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的工資福利待遇如何支付?
第三十四條【生活護理費】
第三十五條【一至四級工傷待遇】
33. 傷殘津貼和基本養老保險的關系?
34. 勞動合同期滿,一至四級傷殘職工的勞動關系如何處理?
第三十六條【五至六級工傷待遇】
第三十七條【七至十級工傷待遇】
第三十八條【舊傷復發待遇】
第三十九條【工亡待遇】
35. 職工因工死亡的待遇?
36. 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享受撫恤金待遇的資格如何確定?
37. 在什么情況下,供養親屬停止或者暫停享受撫恤金待遇?
第四十條【工傷待遇調整】
第四十一條【職工搶險救災、因工外出下落不明時的處理】
第四十二條【停止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的情形】
第四十三條【用人單位分立合并等情況下的責任】
38. 違法轉包下的工傷保險責任?
第四十四條【派遣出境期間的工傷保險關系】
第四十五條【再次發生工傷的待遇】
第六章監 督 管 理
第四十六條【經辦機構職責范圍】
第四十七條【服務協議】
39. 什么情況下社保機構可以單方解除協議?
40. 在什么情況下,工傷服務協議應當終止?
41. 工傷保險協議醫療服務費用應由誰來支付?
第四十八條【工傷保險費用的核查、結算】
第四十九條【公布基金收支情況、費率調整建議】
第五十條【聽取社會意見】
第五十一條【對工傷保險基金的監督】
第五十二條【群眾監督】
第五十三條【工會監督】
第五十四條【工傷待遇爭議處理】
42. 職工與用人單位發生工傷待遇方面爭議的解決途徑?
第五十五條【其他工傷保險爭議處理】
第七章法 律 責 任
第五十六條【挪用工傷保險基金的責任】
第五十七條【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工作人員違法違紀責任】
第五十八條【經辦機構違規的責任】
第五十九條【醫療機構、輔助器具配置機構、經辦機構間的關系】
第六十條【對騙取工傷保險待遇的處罰】
第六十一條【鑒定組織與個人違規的責任】
第六十二條【未按規定參保的情形】
43. 未參加工傷保險期間用人單位職工發生工傷的,如何處理?
第六十三條【用人單位不協助調查的責任】
第八章附則
第六十四條【相關名詞解釋】
44. 本人工資中的繳費工資低于實際本人工資怎么辦?
第六十五條【公務員等的工傷保險】
第六十六條【非法經營單位工傷一次性賠償及爭議處理】
第六十七條【實施日期及過渡事項】
45. 在《工傷保險條例》施行前作出的工傷認定被人民法院判決撤銷后,又在《工傷保險條例》施行后重新啟動的工傷認定程序,如何處理?
配 套 法 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2018年12月29日)
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節錄)
(2011年6月29日)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
(2004年11月1日)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于執行《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
(2013年4月25日)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執行《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二)
(2016年3月28日)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建筑業工傷保險工作的通知
(2017年3月9日)
社會保險基金先行支付暫行辦法
(2018年12月14日)
部分行業企業工傷保險費繳納辦法
(2010年12月31日)
工傷認定辦法
(2010年12月31日)
工傷職工勞動能力鑒定管理辦法
(2018年12月14日)
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管理辦法
(2021年1月4日)
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準
(2013年8月30日)
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
(2014年9月3日)
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范圍規定
(2003年9月23日)
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一次性賠償辦法
(2010年12月31日)
工傷保險輔助器具配置管理辦法
(2018年12月14日)
部分行業企業工傷保險費繳納辦法
(2010年12月31日)
*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2014年6月18日)
附錄
1. 工傷認定申請表
2. 勞動能力鑒定、確認申請表(參考文本)
展開全部
工傷保險條例(含工傷認定辦法)注解與配套 第6版 作者簡介
中國法制出版社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主管主辦的中央級法律類專業出版社,是國家法律、法規標準文本的權威出版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