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托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518152
- 條形碼:9787522518152 ; 978-7-5225-1815-2
- 裝幀:平裝-鎖線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托菲 本書特色
卡內基文學獎得主匠心之作,書名一語雙關,寄托美好祝愿 莎拉·克羅森于2016年榮獲卡內基文學獎。她筆觸細膩,文字技巧高超,本書的文學賞讀價值得到了業內高度認可。“托菲”的英文為toffee,直譯為太妃糖。作者選擇它作為本書標題,不僅因為這是一個貫串全書的重要人物,同時也寄托了她對于女孩的美好祝愿——希望她能成為一個如太妃糖般甜蜜且足夠堅硬的人,能夠擊碎一切困難。 別具一格的詩體小說,文風簡潔質樸,形式豐富多樣 《托菲》全文以詩一般的短語短句寫就,書寫的人事物均取自平凡日常,卻能以簡潔質樸的詞句勾勒出悲傷、憐憫、希望等情緒并存的氛圍,令讀者沉浸其中。書中選用不同字體來區分口頭對話、信件、社交媒體等情境,有助于讀者根據字體來梳理上下文。此外,作者別出心裁地運用文字搭建成圣誕樹的形狀,為讀者帶來了更豐富的視覺體驗。 過去與未來雙線并行,冷暖情緒交錯,見證一顆心從千瘡百孔到逐漸愈合 全書以女孩的**人稱口吻敘述,兩條線索交錯出現——其一是當下女孩的所見所為,其二是她因當下點滴而被勾起的舊日回憶。兩條線索巧妙地以某個意象、某種情緒自然切換,互相照應,形成了明顯的冷暖情緒對比。當二者合為一條完整的時間線時,讀者便能清晰地感知到女孩的內心從遍體鱗傷到逐漸愈合的全過程,收獲別樣的閱讀感受。 探討社會問題,核心主題直擊時下痛點 《托菲》一書探討了諸多沉重話題,直擊時下社會痛點。原生家庭帶來的傷痛以及如何療愈它,正是本書的核心主題之一。老婦人瑪拉和女孩沒有血緣關系,卻對女孩臉上的傷痕義憤填膺;父親和女孩是血脈相連的親人,那些傷痕卻都是拜他所賜。女孩的繼母、同學、老師等毫無血緣關系的人,都曾或多或少地給予女孩陪伴和關心。作者細膩溫柔的筆觸和飽含希望的結尾,充滿人文關懷,以期讓每一個曾經受傷或正在被傷害的人得到一絲心靈的慰藉。 此外,本書對老婦人瑪拉這一人物的日常展現,能夠讓更多人對于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有更加全面的認識。即便身患疾病,但他們依舊是有需求、喜惡、愿望的真正的人,不是保障他們正常活著就是“照顧”。即便他們可能下一秒就忘記了自己剛剛為什么快樂,但那有什么關系呢?一秒的快樂也很珍貴。
托菲 內容簡介
本書講述了一個令人心碎又愈合、感傷又溫暖的故事。16歲女孩艾莉森離家出走、無處可去,在海邊看到一座貌似被廢棄的屋子,藏身進去后才發現這里還住著人,一個患有阿爾茲海默癥的老婦人瑪拉——她把女孩誤認成了自己年輕時的好友托菲。為了不再居無定所,艾莉森便謊稱自己是托菲,在老婦人家里住了下來。隨著兩人的相處,她們之間的關系變得越來越緊密,艾莉森不僅發現瑪拉是多么需要一個真正的朋友、家人,自己也漸漸打開心扉,開始直面自童年起傷痕累累的經歷,并思考家庭與家人到底是什么、真正的自己是怎樣的……
托菲 作者簡介
莎拉·克羅森(Sarah Crossan),2016年卡內基文學獎得主。出生于都柏林,在愛爾蘭、英格蘭長大,擁有劍橋大學心理、文學學士學位,之后攻讀了創意寫作碩士學位,并開始教授創意寫作課程,現為全職作家。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煙與鏡
- >
史學評論
- >
隨園食單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唐代進士錄
- >
二體千字文